缬沙坦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论文_陈雪君

缬沙坦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论文_陈雪君

(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 海口 570311)

【摘要】现如今,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缬沙坦视为治疗高血压的首选降压药,其疗效好,安全性高。本实验以文献综合阐述的方式,首先阐述了该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药动力学特征,后对其临床应用展开全面分析,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材料。

【关键词】缬沙坦;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药物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008-02

血管紧张素II(AngII)为人体肾素-血管紧张系统的重要活性物质。AngII在引致靶器官受损和高血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几年,随着多项临床实验的展开,AngII受体拮抗剂(ARB)也已经被推崇为治疗高血压的首先药物。ARB不但是新类抗血压制剂,且其可以经过抑制局部RAS作用,对靶器官起到保护效果,这种门类药物具有有效性高,作用时间长,安全性好等特征,进而被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结合实际情况,本文现就对ARB经典药物-缬沙坦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现报告如下。

1.缬沙坦药理作用以及药动力学特征

缬沙坦为一种特异性AngII类AT1受体拮抗剂,其能够选择性的作用在AT1亚型之中,进而中断AngII和受体结合,进而起到抑制醛固酮释放和血管收缩的效果。该药物特异性拮抗AT1受体的效果比拮抗AT2受体高出2万倍之多。

药物经口服后迅速吸收,服用2h后达到峰值。以双指数下降的方式,降低血药浓度。药物消除相和分布相半衰期分别为6~7h以及1h以下。多次给药后,药动力学无改变,经单剂量注射之后,人体稳定分布容积为17L,血浆清除率为2.2L/h。进食不会对药动力学产生显著影响,且不受年龄限制。

2.缬沙坦临床应用

2.1 心衰

有实验选择5010例年龄在18岁以上[1],心功能为Ⅱ~Ⅳ级的患者展开研究,以常规治疗为基础,使用剂量为160mg/次,2次/日缬沙坦治疗,并以安慰剂为对比组进行对照研究。随访时间为23个月,结果证实,虽说联合使用ACEI以及ARB不能显著降低总病死率,但可降低27.5%的住院率,由此可见,缬沙坦可视为心衰不耐受ACEI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2.2 高血压

将年龄6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者[2],使用剂量为80mg,1次/日的缬沙坦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平均SBP下降19.2mmHg,对照组(安慰剂)降低5.2mmHg。P<0.05.且两组病患治疗期间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证实对于EH者,使用缬沙坦治疗,可稳定血压。值得说明的是,这种药物可实现全天候稳定血压,且不会令变化节律发生变化,降压TP值以及SI值均较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心梗

对于心梗后左室功能不全合并心衰者分别使用卡托普利组、缬沙坦和联合法治疗[3]。经2年随访后,三组病患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证实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在治疗该疾病方面,效果相似,单独使用缬沙坦的患者耐受性更高。

QT间期的离散度表示心室肌复极不均衡,发生AMI后,离散度显著加长,在使用缬沙坦后,可以降低并校正离散度,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2.4 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为血管壁炎性症状。发生该疾病后,患者血液内hs-CRP含量急剧上升,且和冠心病发生存在正相关性。

缬沙坦可以降低hs-CRP水平,但缬沙坦氢氯噻嗪却无此效果,因此认为该药物与具备抗炎作用。缬沙坦能够对AngII与AT1结合产生影响,进而削弱脂质氧合酶基因表达量以及降低超氧化阴离子形成量,另外也可弱化OX-LDL受体活性,进而降低该物质水平。还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内皮损伤程度,起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效果。这一机制的发挥与缬沙坦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置支架术后预防二次狭窄相关。

2.5 保护脑血管

缬沙坦可以提升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突触重塑,全面改善认知能力,提高突触素表达量。其也能够对RAS系统加以阻滞,在避免发生脑卒中。

缬沙坦对于AT2受体无直接性作用,但因为其能够和AT1受体相互结合,进而消除了RAS负反馈,提升AngⅡ含量,后者有可能会作用在AT2内,该受体被激活后,可保护心脑血管。该研究还证实,阻断AT2受体敲除动物模型大脑内动脉创建脑缺血模型,和对照组相比,经过处理的小鼠脑缺血面积更广,对所有小鼠使用一定剂量缬沙坦后,野生型小鼠的脑缺血面积更低,但Agtr2-小鼠的受损面积无显著变化。由此可见,阻滞AT受体,活化AT2受体,可降低脑损伤程度。

2.6 保护肾脏效果

糖尿病肾病者随着疾病的进展,肾脏组织内RAS活性增强,进而提升AngII水平。令肾脏组织内的AngII水平远远比血循环高。AngII可以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其为构成肾损伤的重要缓解。联合使用贝那普利与撷沙坦可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和单一使用贝那普利相比,使用撷沙坦更能够起到阻断RAS活性上升对患者肾脏损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其24H尿蛋白,稳定血压,全面延缓疾病发展,保护患者肾脏功能。

3.小结

综上所述,以缬沙坦为代表的ARB类药物应用于临床时间不过20余载,作为一种临床新药,其应用需要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在此同时也要强化基础性研究,进而促进ARB类药物的临床实践。当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缬沙坦视为首选降压药和其他降压药物相比,缬沙坦不良反应轻微,;临床效果显著。其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衰,肾病,心梗,脑卒中方面,有着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青.分析应用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1):108-109.

[2]许龙豪.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3).135-136.

[3]钟日祥.卡托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18):4112-4113.

论文作者:陈雪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  ;  ;  ;  ;  ;  ;  ;  

缬沙坦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论文_陈雪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