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回顾与展望_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世界经济回顾与展望_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世界经济的回眸与前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将全球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一体,并纳入其运行轨道。顺应国际潮流并且成效显著、经验丰富的中国改革开放及经济起飞已有十几年了,实践证明,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当然世界也不能没有中国参与。值此岁末之际, 回顾1995 年展望1996年世界经济的状况,这对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不啻有其现实意义。

一、各类国家经济的回顾与展望

1、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在最近一轮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美国于1990年下半年首先陷入衰退,与以往危机中美国充当的“火车头”作用一样,美国也率先于1991年的第二季度走出谷底,为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市场,以美国的需求刺激其西方经济伙伴的出口增长,从而带动经济回升。此轮危机在美国战后的危机史上并不算很深重,虽然存在失业率偏高、经济增长率下降等问题。走出此轮危机之后,美国已连续实现4个年头的经济高涨。1993 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3.1%,这在美国已是体面的正常年景,1994 年达到近年的高峰,实现4.1%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在美国更是相当可观的经济高涨。 为了对付开始抬头的通胀,以及抑制美元汇率的贬值趋势,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系统自1994年上半年起至今年7月初连续7次提高利率,此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产生的效应是使1995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预计将降为3%左右(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为2.9%,按经合组织的预测则为3.2%)。必须指出的是, 西方国家推行的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调控通常有“时滞”,即是说自1994年起,联储7 次调高利率的行动对其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不仅仅在今年7 月改变利率政策之前有效应,仍可延至1995年底甚至到1996年尚有余效。反过来说,今年7 月改提高利率为降低利率的美央行货币政策也不一定会立即产生刺激经济的影响。综合多种预测,1996年美国经济尚不致于陷入新的危机,虽然其经济增长会放慢。据分析,1996年美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应可达2%至2.5%。目前美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财政赤字高、国际收支逆差大、国内需求不旺,这些问题不仅今年仍会在明年依然困扰美国经济。所幸的是,今明两年其通货膨胀率大致可以保持在年率2%左右, 失业率今明两年可保持在5.5%左右,较之大多西方国家为低。估计1997 年后,美国的经济增长会降至2%以下,但仍在1.5%以上,目前亦尚无迹象表明近期美国会再进入新的一轮经济危机。

欧盟国家的经济。欧盟国家陷入这一轮世界性经济危机比之美国迟好几年,除英国外的欧盟国家基本上在美国经济进入繁荣阶段时才出现衰退,这足见西方国家经济虽有同步性,但也有一定的时差。英国陷入危机较之其他西欧国家早,走出困境却也早得多;1992年英国出现负增长0.5%;1993年经济开始回升,年增长率达2.2 %, 可谓中上年景;1994年进入高峰期,GDP达3.8%的增速;1995年预计可达3.4%, 依然是可观的增长;1996年稍逊,经合组织预测仍可达3.0%的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为2.9%,牛津经济预测所也估计可达2.8%的年增长,三者的估计均可算是正常年景。一向被称为“英国病”的英国经济近几年运转不错。

德国在这一轮危机中最严峻的年份是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1%, 1994年走出谷底年增长率达2.9%;1995 年经合组织预测国内生产总值可实现与上年一样的2.9%增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则保守些,亦可达2.6%,而牛津的预测95年竟可达3.5%的年增长率。近两年来,由于德国经济的正常运作,尤其是东德部分年增长率近10%,推动了全德的复苏、高涨。德国目前通胀率不高,对外贸易看好,财政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下降,只是失业率1995年仍会高达9.2%, 1996年会稍降些。据经合组织预测,德在1996年仍可达2.7%的增长率 ,牛津所的预测则可高达3.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介于前二者之间为2.9%,1996年之后仍可继续增长一段时间, 暂时不会进入新的一轮危机。

法国的经济状况在此期间与德国出现了惊人的同步性,这也说明欧盟两大轴心国家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法国在1993年负增长率为1.5 %,1994年不仅走出谷底且出现不俗的增长率达2.7%,1995年和1996 年按经合组织的预测,可分别达3.0%和3.2%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对这两年牛津的预测亦分别为3.0%和2.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则各为2.9%、2.7%,1996年之后仍可实现经济增长数年,虽然增幅可能较德国稍低些,却无进入新的一次衰退的迹象。

日本经济。自1992年以来日本经济就一蹶不振,不仅与80年代的快速增长无法相提并论,比之90年代初期的两年各达4 %以上的增长率亦相去甚远。1992年只实现1.1%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993 年陷入危机,为负增长0.2%;至今经济仍不死不活,依然未真正摆脱经济衰退, 1994年增长率只有0.6%,1995年预计也只有1.3%。这是80年代“泡沫经济”时期后遗症的表现,不仅与经济空心化、日元相当时期呈持续升值趋势有关, 也与日本政局不稳定不无关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1996年日本可达2.2%的经济增长率,而牛津的预测只有1.7%的增速,经济合作组织的预测最为乐观,即可达2.3%的经济增长。 国际上大多预计1997和1998年后日本才可真正实现复苏,尔后再进入高涨。

2.亚太、拉美等发展中国家。1994年亚太地区的国家大多奉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对付这一地区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一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平均经济增长为7%,实现了软着陆。据世行1995 年年度报告,东亚地区1994年的增速平均为9.6%, 这是世界上目前最富有生气的地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表明,1994年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平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为8.5%,1995年预计可达8.7%,1996年可能降为7.9%,仍是世界增长最快的地区。 该地区目前的棘手问题还是通货膨胀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均告诫应继续奉行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经济过热降温,恢复较为稳定的增长。在东亚的发展中国家,除中国外发展最快的当数泰国,1995年预计可达 8.8 %的年增长率,1996年预计亦有望达8.5%。按经合组织的预测,马来西亚、 新加坡今年分别可实现8.5%的增速,1996年则分别可望达8.2%和7.5 %的年增长率。

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尽如人意,1995年估计平均增长率为3.0%,只及当年发展中国家预测数6.0%的一半, 也比同年发达国家预测的平均增长率高出0.5%个百分点。 在基数远比发达国家为低的情况下,此种增长速度难以脱贫。虽则如此,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1996年非洲国家平均增长率可达5.2%, 此数字与预测的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速6.3%相去不远。

拉美的经济形势比非洲更不如,主要导源于墨西哥年初的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对拉美国家产生的不良效应,致使墨西哥负增长,阿根廷、乌拉圭、委内瑞拉零增长。整个拉美国家今年平均的年增长率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预测约为2%,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则只有1.8%。只有智利、秘鲁在拉美国家中“鹤立鸡群”,据预测1995年可达7 %的经济增长。 目前, 困扰拉美国家的经济难题有二:一是拉美的外债总额1995年约达5450亿美元,占第三世界总外债的四分之一强,依然是世界的“重债区”;另一是拉美国家的通胀水平平均数依然偏高,墨西哥、委内瑞拉、乌拉圭尤为严重,通胀率逾40%。

可喜的是,在这一轮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中,大多发展中国家基本未陷入此次衰退。当然,拉美、非洲的部分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低速增长甚至更槽,固然源于诸种原因,其中与发达国家因衰退而致市场需求萎缩不无关系。

3.俄罗斯及东欧、中欧国家。前苏联及“东欧国家”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政体发生剧变之后,经济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最初的几年,普遍出现的情况是经济大滑坡,通货膨胀如脱缰野马,公众收入下降,财政收支、国际收支逆差严重,本币贬值幅度惊人。近几年,诸国的经济状况普遍趋于好转, 1994 年除俄国外, 大多出现正增长,1995年预计比之上年进一步回升,即便是俄罗斯其负增长率也有下降。在上述国家中,经济形势最好的当数波兰和斯洛伐克:前者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之上年预计增长5.5%,增长速率也比1994 年的5.0 %、 1993年的3.8%为高; 该国的财政预算逆差预计今年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在上述国家中也较低;预计1995年的通胀率下降至23%, 比1994年的32%、1993年的35%为低。斯洛伐克1995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5.0%,也较1994年上升;1995 年预测财政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将进一步降至3.0%, 较大多“前东欧国家”同年同一指标为低;预计今年可消灭国际收支经常帐户的赤字;通胀率也将降至10%,比之1994年的13%为低。 据经合组织的预测, 波兰和斯洛伐克1996年仍可实现各5.0%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 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分别将降至2.5%、2.0%,通胀率将分别降到18%和8 %。斯洛伐克的国际收支经常帐户依然可在1996年达到持平,而波兰的此项逆差却由1995年的9亿美元增大至14亿美元。 其他东欧国家如保加利亚1995年、1996年均可保持2.0%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但其致命弱点是通胀依然惊人,1994年高达125%,1995年预计降为60%,1996 年可能降至30%,发展趋势尚可令人欣慰。捷克、匈牙利、罗马利亚均在1994年走出负增长的泥坑,其中罗马利亚于1993年就出现转机,1995年捷、匈、罗估计均可分别达到4.0%、1.0%和3.0 %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计1996年更为可观,分别是:捷5.0%、匈3.0%、罗4.5%。

这类国家中仍有些麻烦的是俄罗斯,但经济走势亦朝渐佳的方向发展。俄在1994年尚有15.0%的国内生产总值负增长,1995年预计只余5.0%的负增长,经合组织预测在1996年可实现2.5%的增长。 比较棘手的是俄之通胀水平依然高,虽然年通胀率下降相当快:1993年俄通胀率高达840%,1994年为226%,预计1995年为102%,而1996 年将可能为60%。

二、国际经济关系的回眸与前瞻

1.国际贸易。近几年国际贸易的状况是:1993年由于不少西方国家仍处于这一轮衰退的谷底,故而在国际贸易上的反映是停滞或低速发展,当年比之上年的国际贸易总值仅增加3.6%;1994 年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复苏或繁荣的经济增长阶段,所以这一年的国际贸易总值比上年增长率高达9.8%;1995年由于上半年美国在1994 年基础之上继续奉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以对付抬头的通胀,仅在1 年半的时间里美联储连续7次提高利率,所以预测国际贸易总值比之1994 年的增长率会稍稍下降些,但仍可达8.9%左右的年增速。1996年由于美国、澳大利亚、 丹麦、芬兰等国预测的国内需求的下降,如美国将从1994年4.7%、 1995年的3.3%下降为1.8%的内需增长率,所以一般估计国际贸易总值的增长率将下降为7.8%的增幅。

国际贸易中迄今依然存在一个问题是不对称、不均衡问题,在这一方面美日尤为典型。1993年,经常帐户美国逆差1040亿美元,日本顺差1320亿美元,1994年,美逆差1560亿美元,日方顺差1290亿美元,日元顺差仍逾美逆差额的80%;预计1995年美逆差可能高达1930亿美元,日虽经济回升乏力却仍有1350亿美元的顺差;据经合组织预测,1996年美仍还有1880亿美元的逆差,而日本则将有1270亿美元的顺差。 1995年5月初,美日汽车贸易谈判一度破裂,美国一是列出制裁清单,二是状告世界贸易组织,一时间双方剑拔驽张,贸易战在即。究其原因,美国对日贸易赤字太大,且汽车贸易的逆差又占大头,日方也确对国内市场开放不够,最后终于戏剧性地达成汽车贸易协议。美日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今后亦会再发生。不仅美日,而且美欧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时有出现。甚至美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也有贸易争端,如中美贸易摩擦等。然而,从实证的角度看,贸易关系的合作与发展才是主导面,尽管有矛盾,经争论后达成协议比之拼得两败俱伤远为明智,这也说明当代国家间相互依赖是主要的。

2.国际金融。1995年整个国际金融状况显得动荡不定,1996年及本世纪最后几年也依然会呈现出起伏波动的局势。此种局势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

汇率波动。今年以来日元、美元的升降变化是本论点之最有力的佐证。1995年2月至5月,日元飙升,美元狂跌,此种汇价走势是1994年及以前汇率趋势的继续,但变化图形陡峭,出许多国际经济学家预料之外,日元的最高值是JP79=US$1。8月至10月间,汇率反其道而行之,亦同样令人瞠目,曾达$1=104。近日美元回落,日元略有反弹何因?影响因素颇多,最主要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性、短期资金流动性在作祟,也与美、日、德等央行干预心齐与否密切相关。自布雷顿体制崩溃之后,大多西方国家奉行管理浮动汇制,汇率浮动本不应惊奇,但如上所述的迅速变化,在战后汇率变动史上可谓罕见,此种局势必然延至明年。

金融危机。此点以1995年初墨西哥比索危机最为典型。比索大幅度贬值,内资外逃,外资撤退,墨经济濒临崩溃。由于与其经贸关系颇为密切的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帮助,也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支持,墨本身也奉行紧缩性的经济计划,近期的状况是:资金回流,外贸由逆转为顺差,比索汇价回升,外汇储备增大。墨的金融危机既有必然性的一面,也有突发性的一面。

债务危机。1982年8月, 以墨西哥公开宣布无法偿债为标志的国际债务危机爆发,十几年来虽经“紧急救助计划”、“贝克计划”、“布雷迪计划”等的努力,以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为特征的这场危机有所缓解,但至今隐患未除。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由发生危机的0.8万亿美元已升至近2万亿美元,仅拉美国家的负债总额今年底可达5.5千亿美元。虽则负债总额增大,但由于发展中国家大部分近几年出口收入增长较快,偿债率、负债率等衡量指标都有下降,加之西方国家的担忧和帮助,新的债务危机近年爆发的可能性不大。

银行危机。1995年的突出国际金融事件是银行的危机及倒闭案例接二连三地发生。1995年2月,已有238年历史的商业银行一巴林银行一夜覆舟,导因是利森炒卖日本股票,3年里亏损13.9亿美元,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银行监管制度的缺陷所致。此外,日本银行业的坏帐高达40万亿日元,占日本GDP的近9%。还有,法国的银行业、美国部分商业银行也出现危机和困境。上述一是说明对银行缺乏多国央行乃至国际监管,二则从一角度反映出国际金融的动荡形势。此种银行的危机及倒闭的事件1996年仍会继续发生。

银行兼并。此点与银行危机有密切联系但又不尽相同。今年来美国银行业兼并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参与合并的银行之大,实属罕见。美银行兼并风潮的动因主要是竞争的需要,籍此可降低成本,增强实力,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在美国银行兼并高潮迭起之际,日本金融界亦在重组。除美、日之外,英国、法国、墨西哥等国家均出现改组潮流,使其商行数目呈下降趋势。此种银行业向规模增大方向改革的趋势1996年仍将继续下去。

三、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效应

1.各类国家的继续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营造了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如上所述,1996年及其后几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东欧国家仍会有不俗的经济进步,这对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总的来说是有利的。因为经济、科技愈进步,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愈强,世界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同步性更为突出。

2.国际贸易的继续扩张及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抑制,对中国的外贸乃至整个经济拓展有利。近几年国际贸易仍将继续增长,强调贸易自由、抑制保护主义已成大多数国家的愿望和国际贸易政策的主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不断增大,在外贸依赖性增强的情况下,国际市场需求状况至关重要。

3.国际金融关系对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正负效应参半。国际金融关系依然在发展,这在某一方面有助于中国在国际上融通资金以弥补资金缺口。但国际银行业的重组及倒闭风潮对融资者却是弊大利小。

4.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双重影响。欧盟的深化与泛化,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东盟的扩大,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非成员国在市场准入问题上弊多利少。但亚太经合组织多国对之重视及有限会谈进展,对华经济的发展却利大弊小。

5.发展中国家、东欧国家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不利效应。发展中国家和东欧国家的发展及其投资环境改善,增强其作为跨国公司东道国的地位。中国与其同为受资国,彼方对国际直接投资吸引力的增强,对我进一步吸引外资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标签:;  ;  ;  ;  ;  ;  ;  ;  

世界经济回顾与展望_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