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错别字现象反思小学识字教学论文_王爱玲

从错别字现象反思小学识字教学论文_王爱玲

王爱玲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井镇中心小学 236826

摘要:小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汉字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错别字的现象,针对这类现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理应分析造成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原因,促进小学识字教学。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原因以及减少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有效措施,希望对小学生的识字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性意义。

关键词:错别字现象;反思;小学识字;教学

针对义务教育时期的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且工整地书写汉字,但是在批改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会经常发现学生出现错别字的现象。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合称,错字就是学生的汉字写的不正确,别字就是没有写应该写的字,却用别的字来代替所写的字。当然,小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出现错别字的情况在所难免,作为语文教师,理应帮助学生找到写错别字的原因并加以纠正。

一、错别字成因分析

小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别字,理应帮助他们找到造成错别字的原因并加以纠正。一般来说,造成小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产生错别字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跟汉字本身的特点有关。因为本身汉字的结构比较复杂,笔画较多,笔画的组合形式也比较多样,这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小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从而使得小学生非常容易写错别字;其次,就是在汉字中,普遍存在着同音异形的现象,有很多汉字的汉语拼音的读法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却是不同的汉字,表达的意思也完全不同,很多小学生对于这些同音异形的汉字不能很快地理解,这就很容易造成错别字现象的发生;再次,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因此,教师讲解汉字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的影响很大,如果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很快领会教师的意思,那么写错别字的几率自然就会变小。

二、解决错别字现象的有效措施

(一)调动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关注生活中的汉字,如校园、教室中的宣传语,商店招牌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下意识地关注汉字,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也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所学的汉字,从而有效减少出现错别字的现象。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学生对汉字的综合理解

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单方面地让学生去认字,在识字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边看、边读、边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譬如,教师在讲完关于汉字的基础知识后对学生刚刚所学的汉字进行巩固,可以选择把较为生僻的字藏在词语或者句子里,让学生把这个词语或者句子读出来并且要求找出其中的生僻字,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能够模仿这个句子应用生僻字词进行造句,这就综合考查了学生对该孩子的认知,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运用能力。

(三)鼓励学生多做笔记,把容易写错的字摘录下来经常练习

这就需要每个学生都能够准备一个笔记本,当学生遇到错别字的时候,让学生能够随时把它记录下来,在错别字旁边备注字的正确写法,并经常翻看自己的错别字笔记本。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经常犯错的错别字以板报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时时看到,促进学生对错别字的纠正。

(四)促进学生的规律识字

教师在讲解汉字的过程中的教学方式不正确是学生产生错别字的重要原因。教师应当应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规律识字。譬如,教师正式给学生讲解汉字之前,可以先给学生简单讲解关于汉字的识字规律。一个汉字由声音、图像、意义、符号四个基本要素共同构成,并且这四个基本要素之间都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在给学生讲解一年级下册《识字3》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丰富教学形式 ,展示改课中需要学习的主要汉字,如“杨、李、雾、霜、碟”等,并在这些字的下面配上相应的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除了展现这些之外,还给学生简单演示这些汉字从古字到现在发展的演化过程,让学生能够对汉字结构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只有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现象的发生。

(五)规范学生对汉字的书写

书写汉字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必经过程,只有正确地书写汉字,才能够帮助学生记住汉字的字形,也能够帮助学生体位汉字的美。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汉字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对汉字的书写并辅导学生认真书写汉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由于汉字本身的繁杂性、教师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别字的现象。为了尽量减少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的发生,促进学生对汉字的认知与了解,教师应当调动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学生对汉字的综合理解、鼓励学生多做笔记,把容易写错的字摘录下来经常练习、促进学生的规律识字、规范学生对汉字的书写。

参考文献:

[1] 赵中侠. 从学生的错别字现状反思小学识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 2015(08)

[2] 蔡梦彤,霍生玉.不同年级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对比研究[J]. 教育导刊. 2014(08)

[3] 苗彦贞. 从小学生错别字看识字教学之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13(26)

论文作者:王爱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9

标签:;  ;  ;  ;  ;  ;  ;  ;  

从错别字现象反思小学识字教学论文_王爱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