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第二小学 511340
摘 要:增城区新塘镇第二小学是一所坚持走“科研兴教,质量强校”的学校。几年前,我们学校又开展了“单元整合,以读引读”的教学教研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教研活动,还开展了学校的公开课,真是感受颇深,收益良多。
关键词:单元整合 精读略读课 以读引读 阅读兴趣 读书卡
语文“单元整合,以读引读”教学策略研究是我校语文科在“立足教材,以读引说,以读引读,以读引写”教学改革上的又一次乘胜追击,提出整合单元这个教学课题,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策略、找到了方向。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读透教材,重新整合内容,用读带读,还能更好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一、通过了解各单元的题材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习每单元的内容之前,要先引导学生细读导学,填好单元导学卡,通过了解各单元的导学,明确编写意图、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组成单元主题教学的理念,以“单元整合,以读引读”为主题,以作阅读指导。如我教六年级第七组的课文是这样设计的:单元主题导学卡:
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起来就更加有兴趣了。事实也真是如此,学生看过了课文内容《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后,知道了原来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有思想,也有善恶,也有感情,就很想知道课文是怎样讲动物有感情的,很盼望开始学习课文了。
二、通过品读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自信心”,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丰富的词汇和语言积累,注重个人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体现,能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能初步做到理解文学作品、鉴赏文学作品,受到美好情操与高尚趣味的熏陶,发展各自的天性,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在学习课文中,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重点词句进行反复品读,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填好读书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就能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品读文章的鉴赏力,从中提高学生的美好情操。
如我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七组《走进动物世界》的课文是这样设计的:
课内动物故事读书卡:
因此我们的语文“单元整合,以读引读”教学就是基于这种思路,把课堂和阅读教学的视野结合起来,将阅读教学统一在单元主题的情境中,充分重视个性体现,培养学生美好的感受,提高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高雅的人文精神,积淀丰富的民族文化。
三、通过拓展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在开展语文“单元整合,以读引读”的教学中,每学习完一篇课文,就要帮助学生找出阅读的方法,再运用这种方法指导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在教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走进动物世界》时,我就帮助学生归纳出阅读的方法是“画句段,写批注,谈感受”。同样,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也帮学生设计了一个课外阅读的读书卡,要求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填写,帮助学生提高读书的积极性。
这样通过学习课文,通过帮学生总结阅读的方法,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要领,促进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我们还教会学生多种有效的方法,如精读法、摘读法,并教会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成读书笔记、做精美的读书小报等积累的方法。
我们对语文课内课文进行单元内容整合学习,让学生进行大量同一题材的课外阅读,探讨新的科学阅读方法,阅读量不断增大,多读好书,读好整本的书,培养了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独立阅读的能力。
四、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中加深兴趣
1.建立课外阅读学习小组。
开展课前5分钟故事会,要求学生介绍本单元主题的课外读物,主动交换阅读,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成功感、自豪感。
2.师生一起读一本书。
把看书的体会在课间讨论。如教整合单元“走进动物世界”的时候,我们班就掀起了“沈石溪热”,师生一起阅读《狼王梦》,一起交流,学生觉得与老师之间有共同话题,讨论很激烈,阅读氛围非常浓厚。
3.组织小组读书活动。
要使学生围绕单元主题进行大量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开故事会,进行佳作欣赏会,展开读书体会交流,读书笔记展示交流。我们班还通过做小报,在评比活动中,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加深了对读书的兴趣。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论文作者:吴细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单元论文; 课文论文; 学生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语文论文; 兴趣论文; 方法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