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航道整治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马文锋

浅析航道整治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马文锋

马文锋

广州港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730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航道整治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不断加强对于航道的建设和管理力度,令我国的航道能够提高等级,增加里程,还可以让航道的整治和管理工作方面变得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

关键词:航道工程;整治;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航道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我国对加大航道整治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对航道整治的工程投资规模逐年加大,对工程投资控制和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岸工程作为航道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的得到重视。目前航道护岸工程施工工艺相对比较简单,也没有复杂的施工过程,但是想要做好航道护岸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文针对航道工程施工的质量等内容进行探讨。

1.航道整治工程施工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1支流航道实施中低水整治原则

支流航道在洪水期时,由于各个洪峰的互相遭遇和组合,这必然会给支流河口水流带来交互顶托的情况,由于这种交合顶托的规模往往非常宏大,冲撞也非常激烈,具有巨大的能量,也是泥沙淤积最严重的时候,因此不适合这个时候进行航道整治。

1.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航道整治工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坚持“生命重于一切”的准则。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坚持持证上岗,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尤其是一些跨汛期的整治工程,施工单位要与水利防汛部门密切沟通,及时掌握施工河段的汛情及洪水特点,在此基础上安排施工内容,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人员以及工程的安全。

2.施工方法

2.1场地清理

填筑施工围堰及基槽土方开挖前,先采用挖掘机和推土机并用人工配合清除工程用地范围内的草皮、树根、构造物等。

2.2施工排水

基坑开挖时采用纵向明沟排水,每个施工段设置一个集水坑,配备水泵抽水,以确保护岸干地施工。对于局部地下水丰富地段,则设置前后两侧单排井点降水。井点降水的井点设置是保证底板质量,确保干地施工的关键。井点安置的位置、高程、间距及安插顺序都直接影响到降水效果,必须做到合理安排,严格把关。布设井点时加强测量控制,确保井点高程、线型符合相关要求。

2.3测量放样

例如护岸线型很大部分为曲线,测量控制有一定难度,所以组织精干、经验丰富的技术力量承担测设任务。采用GPS进行导线复测和控制网的布设。工程开工前,对勘察设计人员所提供的导线点及水准点的基本数据,采用精密水准仪和全站仪进行加密并复核测量,确定提供的坐标点及水准点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能满足施工控制的需要。

2.4基槽开挖

(1)上层土开挖

降低地面高程,降低施工难度;剔除上层土中含有的杂质及腐蚀农作物,为回填土料进行筛选;为现场缺土的地段进行调土;为施工期的测量放样提供通视条件及作业便利。可与场地清整同时进行。采用挖掘机开挖,将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地面统一降低至设计标高1.7m左右。

(2)下层土开挖

下层土开挖应严格按照前沿线、结构段长度、基坑设计底宽开挖;基坑边坡比按照施工图设计标准开挖。为防止破坏原状土,挖掘机开挖底高程应控制在基础底面以上30cm左右,剩余土方(保护层土方)采用人工突击开挖整修。挖掘机结束时应在末端加长开挖1~2m,适当放坡至地面,防止土方坍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钢筋混凝土小方桩基床施工

钢筋混凝土方桩严格按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预制和储运,在现场整理场地进行预制后运至现场。

钢筋混凝土方桩严禁设施工缝,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吊运,吊运应使各点同时受力、徐徐起落,减少震动,防止桩身裂损。移动到成品堆场继续养护至28天,达到100%强度之后,经由船运至各施工班组施工作业地点。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测量定位放线→验收合格→就位桩机→起吊预制桩→稳桩→开始施压→中间检查验收→移桩机考虑到本工程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径小、自重轻,沉桩时采用静压法。利用液压机的无振动静压力将预制桩沉入土中,在施工中采取一次性将桩体压入的工艺。

2.6驳岸基础混凝土底板施工

混凝土浇筑:必须满足施工需要,原材料质量、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坍落度等均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混合料拌和时除严格做好配比制约外还需经常查坍落度,掌握好拌和时间以防止生料或过拌现象。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埋(底板面积15%)大块石作石笋以增加墙身基底的摩擦阻力及墙身与基础的咬合作用。按照施工图设计要求:石笋外露高度不小于80mm,净距不大于500mm,石笋直径不小于200mm。

3.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3.1加强设计审查力度,保证工程施工的可实施性进一步加强航道整治工程前期设计工作的管理力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收集地质勘察、地形测量等基础资料等已成为当前丁坝、护岸工程设计的重中之重。作为工程质量政府监督部门的质量监督站,有必要在工程项目早期介入,监督和督促建设、设计单位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避免由于建设、设计单位原因造成的工程项目先天不足的情况,保证工程施工的可实施性。

3.2建立完善各级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增强参建单位履约监管的能力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的主体,是项目实施管理总牵头单位,必须以项目批复文件、合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设计、施工方案等为依据,加大对施工队伍、现场监理人员的履约管理和自身管理体系的完善,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并及时解决问题,切实落实质量安全管理措施。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合同的约定设立现场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符合相应要求的工程管理人员,做好各工种的岗前培训、施工交底和安全教育等工作,明确各工种的工作目标,制定适合工程特点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各专项施工、安全方案,杜绝流于形式的施工管理模式。

3.3施工工艺是关键

应编制有针对性、科学、先进、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及时进行交底。方案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施工人员应进行岗位培训,特殊工种应具有上岗证;对设备及时进行校核和检修;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操作规程等施工技术,并采用自检、互检、交接检等手段予以保证。

3.4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完善检验制度

在航道整治工程中,对于抛石干砌的丁坝、护岸,若块石原材料把关不严,往往造成干砌块石的表面平整度、相邻块石顶面高差、三角缝、通缝、宽度、边坡坡度、实体质量等指标达不到设计和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作为完善工程项目原材料检验制度的前提,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原材料进场台账和送检台账等检验制度,监理单位必须建立监理平行检测、抽检台账等检验制度,建设单位应委托第三方进行实体抽检,工程质量政府监督部门要进行突击检查、抽查,以达到杜绝不合格材料流入工程实体的目的。

4.结语

航道整治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航道的安全运行,决定着航道的实际运输能力,因此,以设计要求作为航道整治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才能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最终使航道整治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服务于国家和人民,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昕.内河航道船舶定线制条件下的航标配布探讨[J].水运工程,2010.

[2]段文扬.护岸工程的关键工序与质量控制[J].江苏交通,2001(12):28-29.

[3] JTS 257-200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马文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6

标签:;  ;  ;  ;  ;  ;  ;  ;  

浅析航道整治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马文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