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刘玉林

探讨中医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刘玉林

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骨伤科收治的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使用自拟中医药消肿法辅以推拿按摩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甘露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骨折肢体肿胀消除天数与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医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各大医疗机构推广采用。

关键词:中医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甘露醇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limb swelling at early stage of fracture.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early limb swelling admitted to our orthopaedics department from September 2015 to September in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In the observation group,3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swelling therapy and massage therapy,while 3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annitol.The number and extent of swelling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 TCM treatment of early limb swelling in fracture has a very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by major medical institutions.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early limb swelling during fracture;mannitol

骨伤科的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是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症状,不管是手术治疗还是手法复位,骨折患者都经常性伴有肢体肿胀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动脉供血或静脉回流。若不对其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伤口感染、伤口愈合时间增长、引发骨髓炎,甚至出现筋膜室综合征[1]。目前,医学界对于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方法有许多种,我国中医学通过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前人的学术观点,在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上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骨伤科收治的60例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对中医治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骨伤科收治的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60例作为探讨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患者30例。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35.12±3.2)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16~66岁,平均年龄(36.23±1.2)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患者中15例患者上臂骨折,10例患者肘关节骨折,12例患者手指骨折,6例患者急诊手外伤,5例患者股骨骨折,6例患者胫腓骨骨折,6例患者前臂骨折;其中15例患者开放性骨折,45例患者闭合性骨折;15例患者粉碎性骨折。依据肿胀程度划分,10例患者重度肿胀,40例患者中度肿胀,10例患者轻度肿胀。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术后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给予对照组患者注射甘露醇250ml,注射50g/d;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具体操作有:采用桃仁、蒲公英、当归、茯苓、郁金、青皮、路路通、泽兰与乌药各10g,香附、泽泻与柴胡各8g,陈皮与甘草各5g,生黄芪25g,若患者上肢肿胀加用15g桂枝与羌活,患者下肢肿胀加用10g川牛膝与独活;用开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同时按摩患者肢体远端,局部采用药酒揉擦,缓解患者肿胀。两组患者均观察1w。

1.3疗效判断标准 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患者肿胀消除天数与程度进行疗效判断。显效:治疗前后患者肢体差值小于0.2cm,消肿天数小于3d;有效:治疗前后患者肢体差值为0.4~0.8cm,消肿天数3~6d;无效:治疗前后患者肢体差值大于0.9cm,消肿天数大于6d。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评价两组患者治疗1w后的临床效果,按照上述疗效判断标准进行评定,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肢体肿胀对于骨折患者来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度,并且可能会对患者的静脉回流与动脉供血造成影响,导致患者肢体缺少足量的血液与营养供给,局部产生的代谢产物得不到及时地排出。组织肿胀患者不适合采用石膏或夹板进行外固定,所以应时刻注意调节夹板松紧度,定期更换石膏,否则将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及时对患者的肢体肿胀进行消除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治疗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方法是使用甘露醇,实行脱水治疗。由于甘露醇属于渗透性脱水剂,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肾功能与水、电解质平衡。若甘露醇出现外渗,可能会造成患者组织水肿与皮肤坏死,甚至造成患者失血性休克,导致不良后果发生[2]。

中医学认为肿胀是由于津液输布或者瘀血滞留异常所致,其发病机制是受肢体外力所伤,经脉受到破损,血溢脉外,造成肌腠筋骨滞留,导致经脉受瘀血阻滞,肌腠留滞而引起肿胀[3],常用方法有清热凉血与行气活血法。骨折患者早期肢体肿胀造成原因是由于血瘀、气滞与热毒。本次研究中,采用的主要中药药物包括柴胡、郁金、陈皮和青皮等,将这些药物依据适度比例煎服,具有疏肝行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与疏通经脉等功效,有利于消除骨折患者肢体肿胀。对骨折患者除了服用中药汤,还应根据实际病情对骨折患者行中医按摩法。采用推、拿、捏、揉等专业手法,指导患者患肢行主动或被动活动,推动患肢的血液循环,达到缓解肿胀的目的。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治疗骨折患者早期肢体肿胀要优于采用西药甘露醇的治疗。甘露醇属于脱水剂,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损害患者肾功能等不良反应。中药治疗具有经济实用、副作用小等特点,辅以对患者推拿按摩和合理的功能训练,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中医治疗骨折前肢体肿胀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智.中医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4):40-41.

[2]黎圣田.中医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7):14-15.

[3]刘玉芬,黄志嫦.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的原因分析及中医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3):380-381.

论文作者:刘玉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探讨中医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刘玉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