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检测和质量控制论文_谢卫东,龚宏新

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检测和质量控制论文_谢卫东,龚宏新

贺州市贺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广西贺州 542800

摘要:工程质量是人们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各类建筑工程暴露出的质量问题,使人们在建筑工程质量上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最为基础的材料,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更需要满足质量要求。此时人们应通过借助质量检测来进行严格控制。文章针对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促使人们对此方面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配合比;水泥的质量控制;外加剂

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类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也暴露出许多质量问题,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工程质量。调查研究表明,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是工程质量问题出现最主要的原因,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与质量进行控制,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的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 混凝土配合比原料检测

为了让我们的建筑更加安全,政府出台了许多的条规,来检测原材料的质量,来应对我们工程建筑的质量问题。避免出现因为原材料而发生的质量事故,来提高我们的民生。a.这些检测方法中最重要的是检测混凝土配合比和原材料。主要测试项目是混凝土的耐久性,物理性能和混合物性能;原材料成分指标,物理指标,耐久性指标。比如:混凝土抗裂性,坍落度,抗冻性,强度,抗渗性等指标。b.沙子主要用于检测Cl含量,泥含量,轻质物质,云母含量,粒度分布等指标。c.机加工碎石,破碎面,硬度值,泥含量和粒度分布等指标。d.检查粉煤灰主要成分碱含量,含水率,CaO含量和细度等指标。e.主要检测水泥稳定性,Clˉ含量,强度,碱含量,SO3含量,凝固时间等指标。f、减水剂主要检测Na2SO4含量,泌水性,Clˉ含量,抗压强度比,碱含量和减水率等指标。

2 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首先,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工程建设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因此,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的内在品质。其次,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质量控制是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影响施工顺利进行因素包括很多,就原材料方面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材料采购不及时影响施工进度;不合格的原材料被应用于工程施工中而造成的返工,对施工进度造成不利影响;材料质保材料不齐全影响施工进度。因此,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的质量对于保证施工进度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质量控制是企业良好信誉的重要保证。调查研究表明,原材料质量问题是导致工程质量事故发生最主要的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原材料方面出现质量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强调,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就是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如果不合格的原材料被用于工程施工中,那么必然会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产生,从而对企业的形象和信誉造成影响。因此,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有助于从根源上杜绝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度,从而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 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质量控制分析

在对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时,需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3.1 水泥的质量控制

根据建筑工程本身的需求,选择符合施工要求的水泥,并在水泥采购时还需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保障水泥的质量。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的选用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按不同厂家、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分批存储,并采用防潮措施;水泥厂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d内,寄出除28d强度以外的各项检验结果,32d内补报28d强度的检验结果。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应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3.2 砂的质量控制

当对混凝土中砂进行选取时,天然砂应选择中砂。天然砂中所含杂质将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当对天然砂进行检测时,其中所含有的杂质应满足相关规定当中的要求.根据相关规定:天然砂中含泥量应为:当≥C60混凝土,砂的含泥量应<2.0%,当混凝土强度为C55~C30时,砂的含泥量应<3.0%,而当低于C30的混凝土,砂的含泥量应<5.0%;天然砂中氯离子含量应符合:(1)对于钢筋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0.06%(以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2)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0.02%(以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

3.3 碎石的质量控制

碎石的粒形和级配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较大。当对混凝土中碎石进行选取时,初次使用某个石场的碎石应测定其压碎值,压碎值大的石子不能用于生产高标号混凝土。针片状多、级配不好的碎石空隙率大,导致混凝土可泵性差,需要较多砂和水泥填充,经济性差,应避免使用。采用同一石场的碎石,平时应重点检测其级配,注意针片状含量。

3.4 粉煤灰的质量控制

当对粉煤灰进行检测时,应重点检测细度和需水量。细度小、活性大、需水量小的粉煤灰掺入混凝土中可节约水泥,节约外加剂用量,而需水量大的粉煤灰会向混凝土中引入大量水,造成水灰比过大,强度下降,若使用则要增加外加剂用量,例如在某一个工程项目当中其所使用粉煤灰的类别为Ⅱ级F类,从以往建筑工程施工经验能了解到,粉煤灰的细度为23.5%,需水量则为98%。

3.5 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在选用外加剂时应考虑几个问题:应用范围;对水泥的适应性;控制掺量。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掺入外加剂时,外加剂与水泥具有良好时适应性,其种类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如此才能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

3.6 掺合料的质量控制

目前,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常用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矿粉、硅粉等。加入掺合料的目的在于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水泥的各项性能[4]。例如,粉煤灰的需水量与其细度、品种和生产工艺都等都有直接关系,研究表明,粉煤灰的需水量与其细度是呈正比的,因此,检测人员可以将其细度作为需水量评估的重要指标。

3.7 用水的质量控制

水是混凝土制备中常备忽略的原材料,含杂质较多或含碱量较高的水源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不利影响。首先,应用拌合水、蒸馏水时,需要对水泥净浆的初凝和终凝时间进行检测;其次,检测拌合水中的氯离子,控制氯离子的含量;再次,对拌合水的质量进行检测,水中不得含有硫酸盐、油脂等杂质,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最后,事先未经过处理的海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不得直接作为拌合水应用于混凝土制备,对处理后水源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达标后方可使用。

4 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国家重难点建筑项目越来越多,这就让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被突出的显现,因此质量检验部门在检测原料质量时要认真,科学。建筑材料混凝土年用量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天然粗骨料资源日益枯竭。将废弃混凝土破碎成再生粗骨料用于混凝土中可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到从源头保证工程质量,并按照实际的需要来选择最经济实用的原材料和配合比,来满足工程建设的混凝土质量。这样就完成了工程建设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了。如果有任何材料的品质不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必须禁止使用,以免造成质量隐患。这样才能对我们民众的安全负责,对我们的工程负责。

参考文献:

[1]管宇晨,张雄.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7(01):39-43+47.

[2]张子艳,王永刚,薛惠娟.基于工程统计资料的水工流动性混凝土配合比定额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05):51-57.

[3]蒙元燕.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检测和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7):47~48.

论文作者:谢卫东,龚宏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  ;  ;  ;  ;  ;  ;  ;  

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检测和质量控制论文_谢卫东,龚宏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