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中自然景观特征的展现论文_舒小军

风景园林设计中自然景观特征的展现论文_舒小军

身份证号码:330622197612168015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风景园林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环境和人们生活质量,而风景园林中的自然景观能够充分展现生态活力,使人身处其中,心旷神怡。因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保持生态平衡和凸显自然景观特征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风景园林设计中自然景观特征的展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环境;现代化建设;生态平衡;自然力量

引言

风景园林文化的形成受到社会历史因素和地域自然景观的影响,好的风景园林文化能够对地域自然景观特征进行集中的体现。因此在对风景园林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地域自然景观特征,对风景园林文化形成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

1风景园林设计中凸显自然景观特征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优美的自然环境更加向往,风景园林规划的作用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要有着深刻的认知,风景园林不只是一处景观,而是承载生命的载体,要充分尊重生态环境和自然生命的演化规律,给予动植物生命自由生长、生活的权利。园林景观能让人们充分的放松心情,具有重要的调节身心的作用。园林设计需要在尊重其生命演化的过程中,给予有力的现代化技术规划,增强景观园林的自然力量,保持景观园林长久的生命力,为现代城市中注入自然的清风。

2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

2.1地域特色

地域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相互结合的综合体,针对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进行分析。此外考虑到地域以及其他之间的差异,在评估过程中要对连续性和相似性掌握,各个地域之间相互联系,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根据环境因素的具体情况,在分析阶段需要做好环境评价工作。

2.2设计要求

考虑到地域自然景观形成的具体情况,在后续设计阶段要对各类内容进行评价,传统设计形式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提前进行设计和指导,则造成不良影响。从历史遗留的相关因素入手,考虑到具体情况,要做好节能环保设计工作,传统园林设计中采用的就地取材的思维模式,根据管理科学化和具体化要求,在整个利用阶段需要充分利用地域环境,展示人文思维形式。根据人为思维设计要求可知,在融合设计阶段,要从当前视角入手,注重绿色环保和自然景观的融合,只有做好协调统一工作,才能提升稳定性。

2.3景观特色

景观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能察觉到的事物都是景观。自然景观分为人为景观和天然景观,在景观特色分析阶段,需要做好具体分析工作,经过长期作用后,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综合分析后,了解基础。地域景观指的是一定范围内的景观特点和景观类型,在实施阶段将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融合在一起,在是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一种景观类型。地域景观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有一定的稳定性。我国气候变化多样,比较复杂,形成了丰富的景观视野,因此需要做好具体分析工作,避免孤立存在。

3风景园林设计中自然景观特征的展现

3.1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文化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能够将地区文化集中的反映出来,也可以彰显不同地区的地域自然景观特色,让人们在欣赏风景园林景观、感受风景园林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对地域自然景观特色的深刻认识,确保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为风景园林文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所以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对我国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风景园林文化的发展和风景园林的创作进行系统化的解读,应该注意坚持人工和自然有机结合的原则,打造宜居生活环境,凸显风景管理的价值,保证风景园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实际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具体探索风景园林创作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南北方地域差异,把握南北方地域特点和风景园林所在地的地区自然景观特色探索相应的设计和创作措施,凸显风景园林文化传承和传播效果。在具体创作实践中,应该明确认识到南北地域自然景观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在风景园林的创作实践中,应该尊重南北地域自然景观的差异。如北方地区地域辽阔,一般在风景园林的设计和创作过程中规模都相对较大,建筑的设计往往会突出厚重的特点,设计人员喜欢使用鲜艳的色彩表现出富丽堂皇的文化艺术效果。而南方的园林面积一般都相对较小,建筑也更加注重细腻纤巧的特征,设计人员力求在青灰色的淡雅色调中将南方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艺术充分的展现出来,确保所设计的风景园林能够彰显出一定的艺术境界。以具有代表性的苏州园林为例,其是典型的南方地域自然景观特点作用下创作的自然景观,可以彰显出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在苏州园林的创作方面,其受到南方园林景观创作思想的影响,为了将南方自然景观特色充分的展现出来,其所有设计都将自然和人工进行有机结合,在人工设计的基础上将“自然美”充分展现出来,成为南方自然景观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蕴含着深厚的风景园林文化内涵。由此可见,在对风景园林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结合地域自然景观特色能够对风景园林文化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对研究工作的深入推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能指导现代风景园林创作活动,切实推动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和创作事业的蓬勃发展。

3.2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移植的规划

一些景观植物的生命力较为脆弱,移植过程中很难成活,在移植风景园林植物前应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确保生态环境平衡。科学合理的植物移植,既能体现自然景观的特征,又能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根据区域的地理环境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移植,进行相应的美化,使最终的视觉效果呈现自然化。

3.2.1植物移植种类选择

在移植自然景观植物时,应当综合分析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比对备选种类植物的优势和劣势,实现植物移植既能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又能有效提升社会效益的目标。在植被选择上充分应用生物学科知识分析植被性质,尊重植被的生长特征,使其能对环境进行有效净化。

3.2.2尊重物种多样性

景观园林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体现自然特征,应当模仿生态环境的植被分布情况进行规划,物种的多样性是对群落和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以及群落的动态稳定性的一个反映过程。在进行自然特征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设计群落结构较为复杂的景观园林,能够有效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际设计建设中,充分保障物种的多样性,使最终的建造结果不仅是一处园林景观,更是小型生态环境系统,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3.3展现地域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创作

风景园林可以充分地展现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所表现出的文化追求,在园林建造过程中,应体现这一时期文化的发展趋势。在世界优秀园林建造中都体现了这一特点,世界园林三大体系包括东方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以及西欧园林体系。其中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代表。如中国的承德避暑山庄,庄园的建设体现了中国人所倡导的山水意境,以自然为主,幽静典雅,让人深陷其中流连忘返。以波斯、伊拉克为代表的西亚园林体系则体现了当地人们的信仰,有浓厚的伊斯兰教风情。如古波斯的天堂园,建造者在建造中融合了《古兰经》中对天堂的描写,让天堂园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心中的天堂,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情怀。而以英国、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西欧园林体系则体现了严格的规则性,如古罗马园林,其建造中伴有有规则的列柱以及规则式的花床来体现了当时的文化追求。

3.4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环境的规划

风景园林本质上还是作为人造景观,但在长期自我更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人为因素的消极影响,自然景观是能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进化,模拟程度无限接近于真实自然生态系统,长久稳定地进行生命循环。在改造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现代化景观园林具有自然景观的生态特征,实现风景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风景园林中的自然景观能够愉悦身心,展现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我们不仅要树立科学的设计理念,更要学会尊重生态环境,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完美融合,丰富风景园林内涵,使其保持长久健康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运玉.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探析[J].门窗,2014,(01):176.

[2]朱建宁.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J].中国园林,2011,27(11):1-4.

论文作者:舒小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风景园林设计中自然景观特征的展现论文_舒小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