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的增长,土木工程的建设项目也在不断地增加,人们对于土木工程的标准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对土木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土木工程从业者应当在技术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进,对于一些土木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尽力的去解决。
关键词:创新;建筑工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1建设工程监理现状与施工技术创新管理
1.1 建筑工程监理现状
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受业主单位的委托对工程建设实施监督管理。必须将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有效整合,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质量,不辜负广大业主的信任。当前,监理企业都会从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中选拔出一部分人来担任相应的监理工作,这部分人员不仅工作能力不足,而且不具备相应的监理从业资格
,所以,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建设工作的需要;为了省钱,一些建筑企业聘请了一些工作经验不足的应届毕业生作为管理人员。虽然他们有相关的理论知识,但他们缺少实践经验。
1.2 技术创新方面
许多施工企业都是凭借以往的施工经验进行施工,并没有到实地现场进行调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会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不利影响。施工技术应用缺少创新精神,新旧技术衔接不充分,在资金管理方面经常暴露出一些问题,抑制了企业发展步伐。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现有问题
2.1施工技术理论与实际情况有着一定的出入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指导分析,对相关人员的指导是为了保证每个从业人员都能够提升一定的工作品质,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实际上并不容易,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特殊的培训才有可能达到这一效果。而当前的施工理论与实际情况有着一定的出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施工过程中,技术理论的指导力度并不够,这就可能在某些情况下降低了建筑施工的品质。不仅如此,施工现场的监管人员进行监管很大程度上靠的也是技术理论的支撑,而这里所说的施工技术理论与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出入,就导致了监管人员不能够完完全全按照施工的技术理论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的监管,降低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影响着施工质量,更严重可能导致扰乱正常的施工流程,导致无法按照原来的既定时期按时完成工程,也给建筑工程的投入运行埋下了潜在的风险。
2.2施工技术发展对施工过程造成的影响
现有的施工技术已经较为完备,但远远不能够止步于此,施工技术方面仍需要不断的发展,唯有发展才能够使施工技术更加的贴切当前乃至今后建筑行业的需求。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今建筑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当今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中,相关理论知识还远远不能包含所有的新式技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从业人员有时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施工。没有了理论支持的施工过程,很可能导致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和效率的降低,也就给建筑施工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损失。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理论及经验指导仍是比较旧的理论和经验,他们已经习惯了使用旧有的经验理论,这就给施工人员在学习新技术上造成了麻烦,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施工人员学习过程也很不容易,对新技术的学习和适应时间太长也会导致该技术应用的难度增大。同时,一些从事建筑施工时间较长的员工对新技术的一知半解,导致其无法熟练合理地使用各种新型技术,也会降低建筑施工的施工效率及品质。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3.1 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地基施工是基础施工的主要部分,当前建筑施工中主要都是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低型建筑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少了,而在地基设计中,通常会采用桩体承力的方法,在桩体的建设过程之中,建设人员需要按照建筑的用途以及重量进行桩体的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比如超高层建筑的重量级大,也就要求了所能承载力必须足够大,由此主要采用的是钻孔灌注桩结构。桩体的建设过程主要如下,它涉及了基桩挖到持力层、灌浆填充、回填几个过程,对于含水量相对较大的土层,则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既是采取防渗漏措施降低土层水分对桩体强度的影响,因而在该过程中必须先要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认真勘察,包括观察施工地的降水量、土壤含水量等方面,其他的就是在桩体的建设前需要对建设地点进行定位,基础地质雷达检测、超前钻等,以保证桩体所承受力的合理科学性。
3.2 钢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各类建筑之中都存在着钢结构,也就是说钢结构的应用几乎是在各类建筑中都极其重要。这其中的重难点是钢结构框架的设计和建造,在进行钢结构的施工时一般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①钢材的选择和处理,钢材的选择过程需要对钢材的长度和横截面积进行确定,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钢结构的设计,保证钢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处理的过程主要是钢材的防锈处理,主要是通过涂防锈漆或是烧制氧化层的方式来防锈。另外还要做的是对钢结构加装一些防火材料,由此保证钢结构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其力学的特殊性能;②节点的设计,钢结构的设计过程之中必然要涉及到刚性节点的使用,正式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保证节点的强度高于被连接件的强度,且对于一些使用螺栓进行连接的节点,施工中还需要螺栓的紧密型,以使节点的强度来满足设计的要求。
4建设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
4.1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创新
应用混凝土的配置过程要求严格,既需要保证温度、湿度等条件来满足混凝土的配置要求,同时因为一些特殊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就要低吸水性的特点,要满足所有的这些要求,则需要采用创新工艺进行混凝土的配置和灌注过程。这里以清水混凝土为例,这种混凝土常常使用于墙面的装饰,也是当前最高规格的混凝土。在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必须先要对水泥打料块,且将水泥振捣的均匀,在仪器的检测后才能够继续进行配置,同时需要严格把控温度。由于混凝土结构具有极强的吸水性,且在吸水后会发生颜色上的改变,所以才需要对喷涂了清水混凝土的墙面进行处理,以降低干燥清水混凝土的吸水能力
4.2采光技术创新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围绕着采光技术进行创新研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关注点,这种采光技术的创新发展主要就是为了较好实现光源的充分利用,借助于直接以及间接等不同方式,确保光线可以更好作用于建筑工程项目内部空间。这种采光技术的创新优化不仅仅需要关注到太阳光的充分利用,往往还需要重点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内部不同空间结构的具体需求,如此才能够进行有效设计处理,确保采光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舒适度。当然,采光技术的创新必然还需要关注于一些先进材料以及技术的灵活运用,比如各类先进的反射装置以及门窗玻璃材料的创新发展,都可以表现出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4.3健全建筑监理制度
现如今,监理制度影响越来越大,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极其复杂多变,不但有效提高相应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而且还有利于科学合理地组织工程项目,充分利用合理的管理模式,来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同时针对项目技术问题和优势加以分析,及时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更好的解决方案,纠正员工的操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各类技术手段的应用都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应该确保相关技术手段的选用合理,操作规范可靠,避免形成较为严重的质量隐患。另外,未来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往往还需要关注于各类技术手段的创新发展,促使其可以较好符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卢鹏胜.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与创新研究[J].河南科技,2016(19):108-109.
[2]连淑芳.土木工程建筑技术的方法探讨[J].门窗,2015(12):105.
[3]王艳艳.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J].现代交际,2015(12):94+93.
[4]章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J].住宅与房地产,2015(S1):66.
论文作者:余官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钢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过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