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论文_卢福成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论文_卢福成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崔家集镇中庄中学 26672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的不断改革,在新形式的要求下,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我们构建并实践了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概括提炼了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初中“探究性教学”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研究气氛与环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探究去“发现”知识,通过群体间的交流与反思去领悟教学思想方法,而教师在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也获得了教育体验。探究性教学是以“活动——探究——交流——反思”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活动指的是教学的实验活动。探究指的是去探索、研究、发现、想象,获得新知识的情感体验;交流是指多面性的群体交流,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平等、民主、有序的交流;反思是指在活动、探究、交流过程中学生形成的数学知识与教学思想方法,最终是需要经过学生的积极反思而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与自己的思想方法。

探究式学习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的演讲时提出的,他主张教师应引导学生直接用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即“设定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它既可作为一门课程或专题的“探究式学习”,又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改革突出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倡导教师的教不仅应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所以,在教学中体现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是探究性学习所关注的目标。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创造一种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轻松和谐的研究气氛与环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探究去“发现”知识,通过群体间的交流与反思去领悟数学思想方法,而教师在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教育体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上述的“活动、探究、交流、反思”只是教学模式的主线,操作中并非四个环节逐个进行,而是可以经历多次循环上升;而且这四个环节在顺序上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操作中应注意其精神实质确非固定的程序。一节课应以学生学习时思维的自然流畅为标准。从操作的层面看,“活动、探究、交流、反思”的教学大致还有以下的几种变式:

变式1:“活动、探究”型。教学中以活动、探究的环节为主,一般适用于新授课。其关键在于活动方案的设计与课堂的组织。例如:在《圆柱、圆锥、圆台》一章教学中,我们按“认识圆柱、圆锥、圆台→研究圆柱、圆锥、圆台→应用圆柱、圆锥、圆台”的思路展开,让学生制作模型,在活动、探究中学到相应的知识。

变式2:“探究、交流”型。教学中以探究、交流的环节为主,一般适用于习题课。在习题课中,教师精选一些好题让学生上讲台来进行讲解,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的可向讲解的同学发问,其关键在于教师精选习题并能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教学中常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把许多的知识与思想方法贯穿起来。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交流能力,我们开展了探究活动,建立了问题征答的开放平台。

变式3:“探究、反思”型。在教学中以探究、反思的环节为主,一般适用于习题课或复习课,教师针对一些疑点、难点、迷惑点设计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并让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反思。教学中常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探究,以写反思日记或心得体会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反思与总结。如以“-a一定是负数吗”为题让学生写一篇小论文。

我们注重了以下几点:问题作为教学出发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应只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应把教材上的例题、习题和公式、定理等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教师教的过程设计成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大量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

要从不同材料的实际出发,构建探究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

一、把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设计成“尝试——探究”的学习过程。

二、把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设计成“猜测——探究”的学习过程。

三、把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设计成“实验——探究”的学习过程。

四、探究性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环境的创造。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在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其次是让学生“作”起来,即以探索、研究的姿态进入到教学中来。从这样的角度来说,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教学环境的创造,而教学过程便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与思考的过程。数学同物理、化学一样,正在成为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如学习一元二次函数时,可将学生分组,在电脑上用几何画板等数学软件画出函数图像,并不断改变参数(如变动二次项系数),观察记录图像的影响,并进行验证、猜测,然后证明,写出实验分析报告。这种教学的步骤是:从实例出发——进行实验操作——分析验证、发现规律——提出猜测假设——进行证明——完成实验报告。这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新教学理念的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论文作者:卢福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6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4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论文_卢福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