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论文_徐孝勇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论文_徐孝勇

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徐孝勇

摘要:《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本文针对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和建议,以期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方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中涉及到低级语言,且与硬件紧密结合,学生们感到学习困难较大。教师在教学过中,能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准课程的重点、难点,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恰当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的根本所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以及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笔者的一些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教学的方法和建议,以期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的分析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主要目标是经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教学,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掌握微型计算机组成结构和各部件的工作原理,熟悉常见外围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适应就业需求和职业变化奠定基础。

1、先行课的设置

该课程的学习涉及到很多先行课程,比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汇编语言》等,这些课程的学习效果往往对本课程的学习有一定影响。但是在我校的相关专业教学中并不开设《汇编语言》课程,有时往往还没有开设前导课程,就直接开设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从而导致教学矛盾突出,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老师讲解费时,效果较差。

2、实验性教学内容太少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而且比较抽象,如果没有相关的实验做指导,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另一方面抽象理论学习,让学生找不到实用的感觉,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概念性、理论性过强,实训内容较少,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造成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一味的模仿教师,不理解其真正的工作原理,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分析课程地位,提高学习动力

《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晦涩难懂,学习它有什么实际意义,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什么作用呢?针对学生中“学这门课有什么用?”和“只管学,不管用”两种思想,在教学实施中提出学生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是我们在讲授课程之前就应该让学生明确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讲述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微机系统与输入输出设备的典型接口电路和接口技术三部分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微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有深入的了解,掌握它也有利于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比如《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并且这一部分内容中介绍到的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结构又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第二部分介绍的汇编语言是我们和计算机沟通最直接的方式,它运算速度快,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的性能。由于汇编语言和硬件密切相关,所以第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定要打好基础。第三部分内容是一些常用且典型的芯片,使学生能深层次的理解微机系统,为以后学习其他芯片打下基础。只有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程的学习确实能对自己的就业和未来发展有用,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主动学习的热情。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在教学手段上,完全采用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强化教学效果。所以该课程我们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材内容经过精心的组织,添加声音、图片和动画等信息,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直观的、形象的演示出来,加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授课效率,使学生精力集中于知识的理解,避免了抄笔记造成的精力分散。例如讲解指令周期的概念时,播放flash动画演示从取指、译码到执行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并记住了指令周期的概念、特点,又避免了死记硬背。

3、注重实践环节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重点面向基层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门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对于大多学生来说,许多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真正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改进教学内容,把实践课教学放到和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中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所以实验基本上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学生只需输入现成的程序,连接较少的导线,客观为缺乏自觉性的学生提供了偷懒的机会,结果实验虽然做了,学生却没有多少收获,所以指导教师的要求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针对验证性实验许多学生完成以后不愿深入思考和理解的现象,教师根据实验情况,设计实验思考题,这些实验思考题需要仔细思考对实验程序和连接线做出修改后才能得到实验结果,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完成。通过这样的做法,在以后的实验和实训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结语: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长期过程,我们广大教师应该立足于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出发点上,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有不断思考、总结、创新,才会设计出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邵淑仪《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9.10

[2]任向民《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中国科技信息》2009.16

论文作者:徐孝勇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论文_徐孝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