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外少儿思想道德教育中自主性发展问题论文_李丽

浅谈校外少儿思想道德教育中自主性发展问题论文_李丽

李丽 黑龙江省儿童中心150036

摘要 在校外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坚持主体性原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和强化道德教育的德育功能,以实现道德教育的最佳效益和达成道德教育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 校外教育 少儿思想道德 教育者主导性 受教育者主体性

校外教育是在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范围之外由校外教育机构或社会团体领导和组织实施的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育活动的教育。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教育目标、工作任务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相互的关系怎样?回顾校外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少年宫、少年之家发端,即以配合学校教育为主要职责,其基本任务是补充校内教育的不足:“配合学校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产劳动教育以及体育、美育,旨在帮助少年儿童巩固和扩大课堂知识,丰富课外文化生活,培养和发展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以便达到提高少年儿童的各种能力的目的”,在开始的三十多年里,后者成为实践的重点,“兴趣小组式”的教育成为校外教育的基本形式,为学校的课堂、课外活动作辅助性工作,服务于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基本任务。其时,在地位上,校外教育处于“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延伸”的从属性地位。

少儿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是在道德教育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是主导性和受教育者是主体性的作用,从而达到培育和造就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的普遍要求。它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相互关联的实质性要求:(1)是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2)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3)是始终把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

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是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决定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具有教育、组织、管理、协调、研究等基本功能,是规定和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塑造完美人格的主导因素。诚然,少儿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活动,但这种交流需要调动、呼唤和诱导,需有一种"动力源",而这种"源"的性质如何、力量大小取决于教育者,取决于他们在道德教育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因为,只有教育者具有高度的主导性,才能深刻认识道德教育的时代要求,从而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束缚,自觉地发掘和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只有教育者具有高度的主导性,才能正确评价、引导、影响受教育者。只有教育者具有高度的主导性,才能增强自身的人格力量,从而去激励、感染受教育者。道德教育既是教育者说服受教育人的活动,更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来实现其对受教育者理想的人格塑造而形成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而教育者主导性,显然是教育者人格力量的实质体现和基本构成,它也是作为一种人格力量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教育作用的。

充分尊重并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达成道德教育目标的关键。在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既是客体也是主体。作为客体,受教育者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的对象,他们的知识、智能、道德品质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形成和完善。道德教育之所以存在,正是建立在它的对象需要和可能教育的基点上的。但是受教育者绝不是被动、消极、机械地承受教育者影响的客体,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有意识、有目的地活动着的人。在教育中,受教育者具有主体性,是指他们也有不同层次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并会形成动机展开自觉的活动。他们对教育者的作用常常会给予有选择地反应,而这种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会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进程。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对于教育目标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他们接受什么教育或不接受什么教育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往往取决于他们内在的自我教育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教育主体地位,使教育过程转化为自我教育过程,是道德教育过程的最完善的体现形式,也是达成道德教育目标的关键。道德教育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能与不能的矛盾,而且还有信与不信、爱与不爱、知与行的矛盾。如此诸多矛盾的解决,仅靠外在力量的驱使是不行的,道德教育归根到底还得依赖于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作用。

把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是现代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现代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不同于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是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是培养和完善人的独立人格的教育。而现代人的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固然仍然有赖于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塑造,但受教育者自身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却起着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因为人的独立性在现代社会获得日益充分的发展而更为突出。现代道德教育不同于传统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要培养的不是道德的执行者,而是自由的、有创造个性的道德人。这就要求不只是简单地把道德教育的重心放在"化理论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方面,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培养这种"化理论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的主体理性、主体智慧和主体能力。只有造就了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目标才可能从根本上达成。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我们强调必须把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作为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中心任务。

那么,在校外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坚持主体性原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和强化道德教育的德育功能,以实现道德教育的最佳效益和达成道德教育的理想目标,但要达到这一初衷,还必须克服以下三种可能出现的偏向。

第一,教育者要避免离开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去发挥自身的所谓"主导性"。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主导性"的发挥,并不是教育者离开道德原则的任意妄为,而是要在引导受教育者接受道德原则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创造性,其中包括根据具体对象和特定情境设置特定教育内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选择和设置教育内容,而是要求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必须把坚持教育内容的原则方向性、严肃性和纯洁性与设置具体教育活动内容的针对性、灵活性、创造性结合起来,避免可能出现的那种在教育内容设置中的随意性倾向。

第二,不应忽视必要的道德启蒙教育,防止出现极端淡化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和教育责任。人的主体意识是由弱趋强的,这在个体道德的发展中,便表现为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道德的他律性决定了道德教育离不开道德启蒙教育。因此,在他律阶段,教育者采取外部调控诸如各种赏罚、评价命令等手段是必要的。同时,也正是因为人的道德发展必须经过"他律"阶段的特点,所以要求教育者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并在启蒙教育中始终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把调动受教育者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一项中心任务来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道德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那么,当一个人的道德发展进入自律阶段以后,道德启蒙教育是否还有必要呢?实际上个体道德的他律和自律内容是随着社会文明进步而逐步丰富和升华的,因此,道德启蒙教育和自我教育是同时并存的,只是在不同阶段二者的程度不同而已。作为教育者有责任将启蒙教育与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因为强调自我教育而忽视应有的启蒙教育,致使淡化教育者自身的作用与责任。

第三,力戒把严格的"规范化"教育和独立人格教育对立起来。在道德上严格要求受教育者并不是要抹杀受教育者的独立性、自立性和创造性,更不是要泯灭受教育者的"自由意志",而是按照道德原则规范的要求来规范受教育者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的选择,防止个性的任意发展和行为选择的"任性"。因此,严格的"规范化"教育并不是扼杀个性,相反,它有利于促使受教育者实现合乎社会道德要求的个性发展,塑造符合道德理想的独立人格。

参考文献

【1】 《少年宫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

【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 版社,1985年

论文作者: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6

标签:;  ;  ;  ;  ;  ;  ;  ;  

浅谈校外少儿思想道德教育中自主性发展问题论文_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