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不断的加快,对城市电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的负荷不断的加大。随着我国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发展,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速度都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进行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进展
引言
就目前而言,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说是很多先进技术综合为一体的先进管理系统的技术。伴随着社会发展,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所集合的各种技术在不断的努力下,终于将配电自动化技术取得了新的高度。离线数据、用户数据、网线数据这三种数据融在一起构建了完整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从而能够实现配电系统控制、监测以及保护等功能。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大限度的提升服务水平、电力管理的能力,也可以把人工成本降低,有效的是运行效率的提升。
1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分析
1.1FTU技术
FTU技术是实现配电自动化实用化的关键性技术之一。FTU即馈线终端装置,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被用于对配电线路运行情况进行控制和监测。FUT捕捉、记录、分析事故信息的能力、自我检测、自我恢复的功能、远程辅助能力、人工模式切换功能等,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的关键。FuT可通过改善算法强化捕捉故障信息的能力,使用性能更为先进的微电脑芯片,可以使其分析与记录信息的能力升级,完善系统测序可帮助其优化自我检测与自我恢复的能力。蓄电池蓄电能力及使用年限直接影响FTU功能的实现,若FUT的运行没有可靠的蓄电池作为保障,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缺电、断电、短路等现象。不仅会造成FTU无法运行,同时还可能引起整个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因而蓄电池蓄电技术也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的关键性技术之一。
1.2通信技术和平台支撑技术
提高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的使用有效率,需要对通信可靠性以及通信速率等方面进行优化处理,使其能够实现自动化和实用化的集中与统一,广泛支持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系统的各项性能,维护其自动化运行效率。通信技术和平台支撑技术应用中能够获得更加开放的平台,掌握配电系统运行的数学状况,并进一步实现数据的相互转换。但是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配电人员对于技术一体化建设要考虑全面,使用DMS建模的办法对信息源头的数据进行重新编码,使SCADA信息和CIS信息能够在拓扑信息系统中保持一致性,另外对于客户用电信息、服务信息能够良好接入配电主站系统中,从而实现信息全局一体化,使CIS信息软件系统能够与SCADA信息系统保持互通,维护网络安全,使配电网能够在DMS流程化管理下完善信息系统的工作交流方式和中间软件技术的使用效果。
2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现状
就我国而言,配电网自动化起步并不早。1998年之后,城市电网建设以及改造范围持续扩大,我国很多省份、直辖市掀起一股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试点以及应用浪潮,但对配电网自动化并没有全方位的认识,配电系统与设备技术还有待提高,配电网架基础薄弱,一次配电设备、通信手段等不完善,某些自动化系统处于闲置与废弃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也有一些地区通过不同途径加强配电网建设管理以及运行维护,在提高配电网运行水平的基础上,供电也更具可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步伐,比如广州、杭州。
3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进展情况
3.1智能分布FA的发展方向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我国电力企业面临着不断的改革,而对此我国电力单位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和方案使得我国的配电阶段越来越开放,同时也被分散发电装置更为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电力单位改革的深入,我国配电网能够在合理的地点进行能源的提供,进而有效的降低线路损耗,提升电能的转化效率。FA体系是一个智能化的电力体系,通过该体系的应用可以将区域协调器与智能体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保持一定的协调性。在研究配电自动化主站协调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电网的运行方式以及拓扑结构的变化等,进而保证智能体通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2配电网运行决策优化系统发展方向
在配电自动化的有效投运的情况下,不仅可以缩小停电范围和停电时间,而且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然而为了使得配电自动化系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不断优化电网结构与运行方式,这样可以降低线路损耗,提高供电质量。在配电网中,要不断优化运行决策支持系统,这样可以提高供电的经济性、优化运行方式。在配电网优化运行决策支持系统中,不仅要对建立配电网优化运行决策模型要进行研究,而且要对各种配电网的在线和离线参数信息进行合理的利用。在配电网优化运行决策支持系统中,要借助优化运行决策模型,从而可以实现输入输出的关系,有利于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3.3信息一体化背景下配电实施信息引擎机制的发展
在整个电力企业信息统一化合拼系统中,在系统中DMS与配电自动化是很重要的组成结构,DMS与配电自动化并不是独立存留的,且两者之间有着互相的关联。在将来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要同步于互联网,不单单要支持企业集成总线系统,还有公共信息模型,与此同时要持续满足电力二次系统的网络安全构造方案,这样有益配电网自动化实用化的进步。目前,在信息一体化趋势下,配电实时信息引擎机制已被列为重点研究项目,该信息引擎机制可支持IEC61970CIM(公共信息模型)和IEC6198UIB(企业集成总线),实现系统应用层互联。同时还可以满足二次系统中,对网络安全框架构建的需求,为其提供数据安全引擎机制,保证数据应用环节的安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的进展与实现,对于我国电力事业的规划建设至关重要。在实现配电自动化实用化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顺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潮流,不断改进和创新技术。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配电自动化实用化的实现,进一步保证我国电力建设事业与社会经济建设事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屈志坚,李立帆.图库一体生成的配电自动化图元实时编码存显技术[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16):118124.
[2]刘健,张小庆,张志华等.继电保护配合提高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22):10-16.
[3]刘健,张志华,张小庆等.配电自动化主站的容错故障定位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20):6-11.
论文作者:曹鑫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信息论文; 技术论文; 配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关键技术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我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