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型”供电所劳动定员探索论文_宗敏

“全能型”供电所劳动定员探索论文_宗敏

徐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沛县分公司 221000

摘要:在新时期,深化国家供电系统改革,建设全能型供电所符合国家电网发展新形势。国家大力实行全能型供电所,不仅保障了用户的用电安全,而且提高了供电所的服务质量,因此,各供电所都需要明确建设全能型供电所的意义。文章针对现在供电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并结合全能型供电所建设的基本工作任务,为供电所制定全能型发展管理策略,促进全能型供电所的优质转型。

关键词: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分析

引言

我国工业发展表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工业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在逐渐加大,在供电所的规模和数量增长的同时,管理水平和建设质量也需要得到提升,以应对市场上激烈的竞争。因此,国家对乡镇供电所提出了全能型建设要求,不仅要促进乡镇供电所的企业发展,还要促进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文章针对市场中供电所在管理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为建设全能型供电所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1开展“全能型”供电所建设的意义

1.1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向经济强国高速迈进,国内的科学技术水平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乡镇住户的日常生活也向着智能化迈进,特别是用电基础性建设得到了提升,再加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用电技术也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得到发展助力。在新时期下,供电所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需要对供电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人员进行优化配置,而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正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1.2有利于满足乡镇住户需求

电力是乡镇住户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如果人们的生活中缺少了电,那么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建设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正是由于我国对电力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乡镇供电所的供电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供电所建设已经不适应现如今的发展和乡镇住户的需求。因此,建设全能型供电所能够更好地满足乡镇住户各类需求,全能型供电所的建设必须受到高度重视。

2供电所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人员业务水平专而不全

当前,乡镇供电所中,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阻碍乡镇供电所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很多管理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专业素质水平不过高,受传统的供电所管理模式的影响不能及时更新电力新知识。特别是网络信息化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乡镇供电所人员的服务质量都要得到一定的提高,不仅借助乡镇工作经验的积累,适当的培训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供电所建设水平。

2.2营配业务需深度配合

由于乡镇供电所领域的特殊性,乡镇供电所不能有专注于自身职能机构的领导而忽略了信息互通的情况,如果供电所长期处于信息孤立的状态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工作,增加企业在市场上的信息传递效果和传递成本,对供电所内部的管理协调工作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供电所的管理体制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出更加完善的业务制度。

2.3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函待改进

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市场的乡镇住户对用电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多,再加上现在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用电乡镇客户的需求整体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供电所的服务重心和服务模式都要有所改变,对乡镇住户的服务,不仅要满足供电多要求,还需要注重对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致力于为乡镇住户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内容,获得乡镇住户更加积极的服务反馈。

2.4安全管理基础不牢

首先,大多数供电所人员能够清楚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却没有落到实处,安全活动的推行仅停留在学习通告层面,全员没有切实参与进来。其次,针对“两票三措”供电所还存在一定认知偏差,致使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落到实处。最后,供电所安全警示等标志未能及时更新或不齐全,导致存在安全隐患,没有将安全管理作为每日必检的工作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全能型供电所的管理策略

3.1供电所优化设置的细节

对供电所实行优化设置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妥善考虑并处理好。合并后的供电所硬件设施改善问题。供电所合并后,人员集中办公,办公区、宿舍及食堂可能无法满足员工需求,需要扩建改建。建议在积极争取供电所小型基建项目的同时,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对供电所进行改建扩建,满足需求,相关费用可从农维费列支。供电所撤消后管理人员安置问题。供电所撤消后,一般员工集中到合并后的供电所,原所长可能面临岗位重新分配问题,处理不好易引起人员思想波动,影响供电所优化设置工作。建议对被撤销供电所的所长,在保留原有岗级及待遇不变的前提下,由县公司妥善安排工作岗位。供电所合并后的经费问题。供电所合并后,数量减少,但业务量增加,不能简单地按照所的数量核算开支,否则会影响正常业务开展。建议在经费划拨方面充分考虑供电所业务开展情况,将经费与供电所职工数、客户数、线路长度及地理特征等因素挂钩,使之趋于合理。

3.2合理定员明确分工

根据各单位设备台账情况和国家电网公司定员标准(国家电网企管[2015]591号)测算供电所劳动定员,对配电运检、营销服务、综合业务等进行测算,核定供电所农电用工定员人数。定员测算结束后,将定员分解到供电所。城镇供电所按照“营配合一”的要求设置运维采集班和营业班两个平行班组,并实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运维采集班和营业班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互为支撑、又相互监督。营业班是中枢大脑,提供后台支撑、数据支持、解决方案和供电服务信息等,并监督运维采集班工作质量;运维采集班是供电所的多能触角,收集客户用电需求、供电设施状况等现场信息反馈到营业班。县所有供电所都有“四大员”岗位,强化安全、运检、营销的日常管理、控制与督导。在营业厅推行综合柜员制,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内部协调机制,融合业务咨询、受理、查询、交费等综合职能,实现营业窗口的“一口对外”“一站式服务”。

3.3深化绩效考核机制应用

对乡镇供电所劳动定员深化应用进行考评,监督检查应用效果。将定员能否适应生产经营需要、人员配置能否满足供电所生产经营要求、班组设置是否规范、薪酬分配能否起到激励作用、能否按考核结果制定改进措施、供电所能否及时送培、员工能否及时参加培训、员工素质能否有提升设为考核指标。通过这些考核指标,促进乡镇供电所劳动定员深化应用成效,促进供电所“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实现。

3.4“全能型”建设取得成效

建立统一,科学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地促进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让电力自动化走上更广阔的道路,真正实现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劳动定员深化运行,推动了供电所基础管理、业务协同、营销服务、队伍建设的转型升级,促进供电所由“管理末端”向“服务前端”转变。城镇供电所,从夯实基础全方位、网格管理全覆盖、服务触角全延伸、队伍素质全提升四个方面,成功探索并实践了国家电网公司“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打造出了海门经验。2017年城镇供电所同业对标中,城镇供电所“户均配变容量”“配变三相不平衡率”“满过载配变比率”“台区线损合格率”“电费回收率”“客户联系信息准确率”等指标均位前列。

4总结

综上所述,建设全能型供电所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也是促进我国乡镇电力企业服务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随着电网的发展,国家逐步加快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的步伐。全能型供电所更加注重职员与岗位的结合,采取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供电所进行管理,从而满足乡镇住户的各项需求。

参考文献:

[1]剖析万头猪场劳动定员定酬与经营管理[J].卿俊英,肖和良,刘红军,王雅婷,李云.中国猪业.2017(04)

[2]电力企业如何有效开展劳动定员管理工作[J].严晓琴.电子世界.2017(07)

[3]煤炭企业劳动定员定额管理的开展与相关思考[J].冯华.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3)

[4]突出特色推动“全能型”供电所上星级[J].董睿.农村电工.2019(03)

[5]全能型供电所“复合型”员工队伍建设[J].林永红.低碳世界.2017(26)

论文作者:宗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1

标签:;  ;  ;  ;  ;  ;  ;  ;  

“全能型”供电所劳动定员探索论文_宗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