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产党宣言》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启示意义论文

论《共产党宣言》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启示意义论文

论《共产党宣言》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启示意义

仰义方,戴立兴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065;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100732)

摘要: 《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直面政党的阶级属性问题,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宗旨与任务,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新时代一以贯之推进党建设的伟大工程,切实提升党的建设质量,需要继承《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科学原理,发扬《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完成所肩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政党;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一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经典文献,集中展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思想的精神实质,科学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原则要求,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注入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不竭的精神动力。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1]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起点上,学习《宣言》这篇纲领性文件中蕴含的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感受其真理力量,对于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宣言》所揭示的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提供基本遵循

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宣言》诞生的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工业大发展的客观趋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共同倒逼着无产阶级由分散的自发力量转变为统一的自觉力量。《宣言》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的深刻逻辑,对于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优势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三)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问题在近期成为了社会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严格管理资金用途是保障资金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事业单位贡献社会和服务人民使命的重要途径。随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所占用资产数额的增加和比例的上升,社会各界对于这方面的关注就更加密切。资产管理也显得更加重要。

第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马克思一直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事实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强调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分析资本主义时代阶级斗争的新特点时,《宣言》强调:“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2](401)基于群体生存遭遇的现实困境、贫困生活改变的利益诉求、先进思想引导的客观需要,无产阶级必须变碎片化局部斗争为联合的群体斗争,“只要有了这种联系,就能把许多性质相同的地方性的斗争汇合成全国性的斗争,汇合成阶级斗争”[2](409),最终实现无产者由各自为战走向群体联合,促成全国性工人团体联合为无产阶级政党。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洞察分析,《宣言》直面政党的阶级属性问题,论证了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亮明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组建无产阶级政党的鲜明立场,为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契合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时代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由我国国体性质、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坚定党的领导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政治保证。我国宪法对党的领导地位有着明文规定。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3](43)因此,必须坚定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驳斥敌对势力鼓吹的“历史终结论”“中国崩溃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错误论调,增强党的执政自信,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地位,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第二,以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宣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政治纲领,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涉及的政治立场、政治目标、政治策略等重大问题,成为共产党人政治建设思想的理论源头。《宣言》坚决反对资产阶级对劳苦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主张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实现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为了实现无产阶级政党为劳苦人民谋利益的政治主张,《宣言》强调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2](413),这是对共产党人的组织纪律性的特殊要求,蕴含着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建设思想,对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关系到党的建设方向与质量,新时代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建设,要将政治上的各项要求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必须时刻坚守人民的政治立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宗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守党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发展健康积极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推进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为实现党的政治目标和完成政治使命提供政治保证。

第一,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宣言》高度重视生产力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承认生产力在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针对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后的重大任务,《宣言》提出“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421)的要求,这为无产阶级政党肩负历史使命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国际地位仍然没有发生改变,就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而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面对一系列严峻挑战,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10](72)。因此,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仍然是发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依然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抓住经济建设这个“牛鼻子”,解放和激发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潜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保护好生产力,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二、《宣言》所确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为坚守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提供理论支撑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关系到党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实现。《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分析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生存环境与发展未来,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为无产阶级政党确立了新的科学世界观。这启示我们必须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项党的固本工程与铸魂工程,以思想理论建设引领和促进新时代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第二,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宣言》批判了剥削阶级坐享其成、脱离群众的腐朽思想,强调“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2](411),这为新时代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思想理论遵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社会革命要同过去一切剥削阶级做最彻底的告别,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7](367)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新时代持之以恒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一方面,需要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新问题,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定力,大力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建设清明的党内政治生态;另一方面,需要拓宽党群联系的新渠道,创新监督方式,推动党内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的主体互动、内容互通与形式互接,实现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的精准融合,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宣言》指出共产人的基本特点,“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的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2](413),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411),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人民性和阶级性问题,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性质与宗旨的总基调。党的十九大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6](50),继承发展了《宣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人民性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不是按照宗派主义原则结成的、代表一党一派之利的政治组织,没有自己特殊利益。新时代党的建设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坚守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恪守民意为重的评判标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位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破除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制约瓶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党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同向共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始终不渝地抓好党的建设主线。《宣言》强调:“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2](413),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问题。党的十九大基于“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新要求,明确提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新时代党建主线,是对《宣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要求的积极响应与创新发展。党建主线明确了党建发展的主心骨和大方向,贯穿党建总体布局全过程。贯彻新时代党建主线,回答好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答卷,需要处理好党建主线与党建科学化、党建总体布局、党建目标、全面从严治党的相互关系,需要有效化解党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挑战与矛盾阻力,跳出“历史周期律”,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发展提供精准“导航仪”,确保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

三、《宣言》所阐明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建设的重大意义,为推动党的理论宣传与普及提供思想保证

政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着政党的目标和行动准则,反映“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政党立场的根本性问题。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在明确“是什么”的问题之后,关键要解决“怎样建设”的问题。《宣言》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揭示了共产党同过去工人政党的根本区别,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与特点,确立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人民立场,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这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为了确立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科学纲领,马克思恩格斯将正义者同盟“人人皆兄弟”这个超阶级的抽象的旧式口号,改造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国际主义精神的战斗口号,从而使共产主义者同盟区别于一般的无产阶级政党。在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对当时存在的各种假社会主义或半社会主义思潮给予了科学剖析和有力批判,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各种社会主义的界限,坚定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毛泽东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8](554)由先进思想孕育而生、用科学理论指导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之本”写在旗帜上,使之成为全党的共同语言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彰显其生命力,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魂”和“本”。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思想上首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认清各种错误思潮的本质,坚决克服错误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冲击,从理论上加以批判、行动上加以抵制、法律上加以监管,铲除其生存土壤,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在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第三,推动党的理论宣传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自发的工人运动依然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工人仍然难以摆脱资产阶级和小资阶级思想的消极影响。鉴于此,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阶级教育在组织建设中的地位给予了极大关注,《宣言》指出:“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2](434)理论宣传教育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党的理论创新,运用创新成果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使之内化为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外化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拥护支持和自觉践行,是推动党的理论宣传教育实效性的必然举措。在社会利益复杂化、生活方式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应着力解决宣传理念偏差、宣传形式单一、宣传队伍滞后等问题,将党的理论宣传教育与具体实际工作融于一体,组建理论高深、学科互补、思维敏捷的党的宣传队伍,善用现代传播手段,增强党的话语传播的生命力亲和力感染力,满足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大众化的诉求,增进对党的执政理念的认同与支持。

无产阶级政党以其理念的先进性、行动的实践性、使命的崇高性赢得人民群众拥护。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与其历史使命具有高度统一性。《宣言》对共产党人近期远期目标的阐释,为怎样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式方法,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目标实现的路径原则,对我们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武装全党。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对待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2](413)这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求实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老祖宗”,也要敢于讲“新话”,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坚持、在发展中创新。邓小平指出:“马克思有他那个时代的语言,我们有我们时代的语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新时代总有新语言。”[9](390)在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孕育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理论与实践等多维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加强思想建设并巩固其基础性地位,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全党共识,促进党内思想团结统一,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贯彻与执行提供思想保证。

四、《宣言》所论述的无产阶级政党奋斗的目标任务,为党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提供方向指引

囊性淋巴管瘤的病理学主要显示为明显扩张的少数淋巴管形成,以类圆形或圆形的囊性病灶为主,边界比较清楚且囊壁菲薄,囊内存在淋巴液,乳糜液占少数。CT的表现主要为具有均匀密度的囊性肿块,边缘比较清楚,囊壁比较薄,多囊者清晰可见分隔,囊内CT值接近水,增强扫描后清晰可见囊壁、纤维分隔轻度强化现象。临近组织出现被包绕或受压移位的情况,但浸润并不明显。位于盆、腹腔内者常可发展巨大,本组1例直径达15cm。

第三,发扬党的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与政治优势。恩格斯指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4](1003)。《宣言》对于新时代党的建设启示意义不限于所提出的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科学理论原则,其彰显出的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精神犹存。《宣言》以“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2](435)为革命目标,强调“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2](421),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特点和彻底性,展现了敢于打破旧世界、创造新社会的革命勇气。勇于自我革命表现出革故鼎新、向新向善的精神面貌,是党的政治品格、政治能力的集中呈现,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与最大优势。新时代党的建设需要弘扬《宣言》蕴含的革命精神与革命气质,继承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进程中自我革命的优秀基因与精神品质,“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5],既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本方针,以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各项工作,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性和纯洁性;也要将党的自我革命的精神文化资源内化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之中,着力克服执政过程中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消极因素,以实际行动助推党的各项建设,实现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向前发展。

第二,坚决践行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标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2](413),在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消灭了旧有的生产关系之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就成为共产党人的最终奋斗目标,“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422),这为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好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无产阶级政党纲领规定的奋斗目标,关系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是大非问题。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前进与发展的总方向,是其为之不懈奋斗的最高纲领,而党的基本纲领是实现最高纲领的具体行动目标,两者统一于实现共产主义的全部历史过程。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目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仍处于低谷期,实现共产主义依然是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我们党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展了路径,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共产党人必须做践行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坚决反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蹴而就论”和“虚无缥渺论”,既要坚定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又要自觉践行党的基本路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章基本要求。

设点C和点D的坐标分别为(x1,0)和(x2,0),则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化简得即x1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

第三,自觉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宣言》的七篇序言与《宣言》正文一道构成《宣言》思想的完整表达。《宣言》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和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明确使用了“民族复兴”的概念,谈论到波兰、意大利和德国的民族复兴问题,例如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指出:“一个独立强盛的波兰的复兴是一件不仅关系到波兰人而且关系到我们大家的事情。欧洲各民族的真诚的国际合作,只有当每个民族自己完全当家做主的时候才能实现”[2](395),这为被压迫民族实现民族复兴指明了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6](16)。在探索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6](15)。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定“四个自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神经系统特别是脊髓富含脂质,是减压病重要的靶器官[26];Ⅱ型减压病可出现脊髓损伤,表现为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可通过行为学量化评分,评估肢体运动功能;通过脊髓显微病理亦可反映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27]。

综上所述,《宣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对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宗旨以及任务的科学阐述,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新时代党的建设既要汲取《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科学原则,也要继承《宣言》所彰显的彻底的革命斗争的精神品格,牢记《宣言》所阐明的为人类谋幸福、为人类求解放的初心,将《宣言》精神与时俱进地融入党的建设之中,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自觉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

轻量级、大众化 原生应用是专门针对某一类移动设备而开发的,下载并安装到设备里进行使用;轻量级应用是指基于微信等应用软件,以一定形式为用户提供的应用服务,具有上手容易、发展迅速的特点[3]。教师采用轻量级形式的全民学习共享平台,花费更多心思在教学设计上,深耕教学内容,打磨出高品质的智慧课堂。教师可以零成本地开发课程资源,对制作好的PPT添加语音讲解,引入学生投票、提问、评论功能,促使学生更加专注。教师可以登录微信完成课件的移动查阅、实时推送,可以通过雨课堂或微信群的形式建立立体交流、互动互助的共享空间,又能实现点对点的个人交流空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8-05-05(0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5]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18-01-06(01).

[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1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8.

[8] 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 湖南出版社, 1990.

[9] 邓小平文集: 中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10]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 学习出版社, 2018.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to the building of CCP in the new era

YANG Yifang, DAI Lixing
(College of Marx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China; Academy of Marxism,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Abstract: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 as the first party platform of the proletarian party, scientifically expounded the nature, purpose, and tasks of the proletarian party, straightforwardly faced class attribute of the party, and lai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letarian party.In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consistently promote the great project of party building, it is necessary to inherit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the Decla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letarian political parties and carry forward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contained in the Declaration, and this will make our party stronger and more powerful, and fulfill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carrying out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 communist manifesto; proletarian party; new era; quality of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04(2019)02-0114-05

DOI: 10.11817/j.issn.1672-3104.2019.02.014

收稿日期: 2018-06-25;

修回日期: 2018-10-20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网络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研究”(16CDJ016)

作者简介: 仰义方(1986—),男,安徽安庆人,中央党校博士,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基本理论,联系邮箱:yangyifang1986@163.com; 戴立兴(1969—),男,安徽宿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党史党建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基本理论

[编辑: 游玉佩]

标签:;  ;  ;  ;  ;  ;  

论《共产党宣言》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启示意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