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刘莲女,刘,慧

任丘市人民医院,内一科 062500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维生素D3的疗效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来本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符合要求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维生素D3,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维生素D3可以有效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维生素D3;肺功能;血气指标;运动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作为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其同时也是当前呼吸内科的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1]。COPD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完全可逆性气道平滑肌痉挛,气流受损,多种肺功能损伤[2]。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辅以维生素D3,其可以有效的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患者的肺功能,为后续患者的提供思路[3]。因此维生素D3与COPD之间的关系渐渐收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作为辅助手段,可以使得患者的病情发展受到阻止[4]。鉴于此,本研究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维生素D3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来本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符合要求的患者120例,诊断标准:ATS与ERS联合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指南》[5]。根据随机数字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39-85岁,平均年龄(50.5±9.5岁。观察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8-84岁,平均年龄(55.4±9.8岁。两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研究项目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常规治疗方案主要为供氧、抗感染、祛痰及合理的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维生素D3,其具体方法如下:在患者急性发作期给予维生素D3肌肉注射,每天1次,达到稳定期后给予维生素D3口服剂,治疗周期为6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并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血气指标:在患者本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血气分析检测,分别为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运动功能:主要记录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6MWD),在室内进行检测,并由医护人员进行监测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比较

我们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质变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s)

2.2 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指标进行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s)

2.3 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指标比较

我们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为(412.16±50.32)m,明显高于对照组(356.34±44.34)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研究表明[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整体病情呈现进行性发展的趋势,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骨质疏松及维生素缺乏等情况。同时也有相关研究显示维生素D与患者机体内的多种代谢息息相关。本次研究我们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研究可知,但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时会导致患者的肺部炎症反应及相关反应时空,从而造成COPD病情的加重,因此提示着我们在今后的COPD治疗中,适时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是提高COPD患者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7,8]。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及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也提示着维生素D可以有效的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及运动功能。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维生素D3可以有效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彭丽慈, 黄河, 方智野,等. 血清游离维生素D3及总维生素D3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比较[J]. 中国医学工程, 2016(4):89-90.

[2] 申黎艳, 林存智, 张少燕,等. 血清总Ⅰ型氨基末端延长肽和维生素D3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罹患骨质疏松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 38(12):894-897.

[3] 王永生, 刘洪, 李群英,等. 血清维生素D3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功能的相关性[J]. 四川医学, 2016, 37(11):1276-1279.

[4] 赵美芳, 王月花, 宋昱晨. 25二羟维生素D3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影响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2):135-136.

[5] 潘辉, 范临夏, 王小军,等. 血清25羟维生素D3或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的Meta分析[J]. 国际呼吸杂志, 2016, 36(12):885-892.

[6] 毛佳斌, 孙培英. 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影响[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7):629-633.

[7] 施静, 罗勇, 邓桂胜,等. 血清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海军医学杂志, 2016, 37(3):225-228.

[8] 王宏, 努尔古丽·哈普勒. 分析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采用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价值安全性[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9):1-2.

论文作者:刘莲女,刘,慧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维生素D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刘莲女,刘,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