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南公司,广东深圳,518045)
摘 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思想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享受,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行业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一部分。受全球化经济形势和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影响,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唯一法宝就是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企业的经营者需要把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地位,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质量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对企业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目标进行控制的全过程,是从建筑工程的整体利益出发,对于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实施,可以实现对材料采购供应以及存放的合理安排,并能够依据施工现场对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的材料统计与补充,让材料供应跟进工程的进度;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实施,能够明确工程所需的设备与材料,明确工程各项内容的配合,对每一道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优化,避免各项工程之间发生位置冲突;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实施,能够对施工现场不定因素进行及时的检查与调整,保证工程进度;
4、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实施,能够保证工程技术条件与装备的有效运行;
5、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实施,能够保证施工不会因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和工序搭接多而变得混乱,以此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有序进行。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计划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找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十分必要。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1、施工管理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力度
很多施工单位观念过于保守,不敢尝试新事物,害怕冒险,片面认为引进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都是浪费,结果使施工团队一直停留在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上,在质量检测手段和方法上不能与时俱进,仍然运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而这些方法早已被先进的、专业的施工企业所摒弃,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举措,致使施工管理的水平不高,管理能力低下。
2、仍然采用事后控制的管理模式
事后控制管理模式的弊病是众所周知的,应用这种模式很容易导致工程质量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从而埋下质量安全隐患,以致在后期频发各种建筑工程事故,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赶工程进度,明知这种情况还继续采用此种管理模式,可谓害人害己。
3、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保障企业顺利施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而确保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但是当前很多企业似乎对这方面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存在体制制度不健全,项目责任管理不明确等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在一个施工团队中一人身兼数职,试想一下,这样又怎么能真正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呢。
三、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
1、人为因素
现如今我国对建筑行业实行了各种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制度、职业资格注册制度、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以及市场准入制度等。从本质上来分析都是管理控制人的素质和能力。我国目前的施工组织基本上都是由农民工组成的,由于他们对于建筑知识的缺乏以及专业技能较差,从而无法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2、材料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施工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多企业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以获得更好的利益,因此不断的压缩建筑材料的成本,导致了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甚至出现了“豆腐渣”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间接的影响了人们居住的质量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等。目前国内的建筑工程基本上都是以分包的形式将整个工程分包给各个施工单位,这也造成了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求的不统一,有些施工单位甚至忽略了对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造成各种质量隐患问题;施工场地建筑材料未按要求来堆放,从而使得材料因为各种外界的因素而发生变化;在加荷过程中没有按照材料的标准和正确的操作过程来进行;检测结果因受到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的熟练度,以及环境等原因的影响,使得最终的检测数据误差较大;施工单位与检测单位是相互独立的,检测单位往往只对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因此不能反映所有建筑材料的实际情况。
3、管理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管理,有效的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强有力的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主要包括两大类:组织与决策。组织因素可分为管理组织和任务组织。管理组织是由运行方式和制度两个方面组成的,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项目最终目标的实现;任务组织主要是工程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的发包与委托,以及项目进行的策划、调度、监督和检查等一系列过程。决策是业主对整个工程项目实施中的管理决策和技术决策。大量的实践证明,盲目的重复建设或者一味的追求工程的速度而忽略质量的监管会对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以及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严格控制和管理工程质量
为了提高整体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工地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测。首先,施工单位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明确施工质量责任归属,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各个管理负责人的质量和责任意识,在开始施工工作之前,必须先落实相关的质量技术交底,确保各个基层施工小组收到质量技术交底和相关的施工方向指导文件,使其没有疑问地进行施工工作。此外,对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权限进行明确界定,使各层级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其次,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所谓事前控制指在开始施工工作之前,明确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施工规划;事中控制即是在施工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严格监控工程施工质量;事后控制实际上是在完成建筑施工工作之后,根据相关的标准对施工结果进行验收和质量的评估工作。最后,对施工的流程和工序有严格的把握。通过专业管理人员的严格控制,按照既定的施工流程严格施工,这对工程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2、加强对工程进度的控制
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进度严格控制,保证建筑施工项目按期按质地完成,从而杜绝拖延施工进度的现象。首先,施工单位在开始进行施工工作之前,应对相关施工进度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比如,在开始施工前应落实的准备工作,建筑施工材料的供应到位,对如何施工的明确等。在完成对施工工作的规划后,保证施工工作严格按照所设定的施工规划进行,对各项资源材料进行合理及时的分配,保证建筑工程的正常有序。另外,还需要对各种潜伏在工程施工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严密监视,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对施工时间的科学分配和对施工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也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进度的关键。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立足的命根子,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快速发展,创建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王键海.建筑施工工程质量与控制措施[J].科技传播,2013(6).
[2]陈瑞科.建筑施工工程中技术管理重点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4(6):61-61.
论文作者:周永星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