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分析_心理学论文

新闻心理学分析_心理学论文

新闻心理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心理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此文所阐述的观点,在目前我国的新闻论著中很少见到。新闻心理学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欢迎对此有兴趣的同志参与研究。

面对人世间的新闻现象,犹如仰望夏夜的银河星海,令人神往而又困惑。随着人类思维空间的开拓、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新闻领域的探索反而愈加无穷无尽。比如新闻是什么,这个原先认为已经很清楚了的问题,若跳出单一封闭研究的旧框框,引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站到不同的观测方位,运用不同的探究方法,采取不同的表述方式,进行综合开放研究,就会得出不尽相同的新闻观念。其中,用心理学的眼光看新闻,新闻就焕发出一种人的心灵之光。

(一)

在人类生活中,存在着两个显著不同的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对于人来说,物理世界是一个客观的物质存在,心理世界则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

人的大脑当然也是一种物质,但它又是从物质母体中分化和生长出来的心理世界的花朵。

在物理世界中,地球不过是宇宙间一粒微尘;而在心理世界中,地球却是一个被人类情感紧紧拥抱着的广阔天地,人类则是天地间至高无上的万物之灵。

当然:“存在决定意识”,心理世界终归是物理世界的反映,客观存在的物理世界是一切主观的心理活动赖以产生的基础。但是,人们在强调这一唯物论的基本命题时,往往忽视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事实上,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有两种规定性,一是各种社会关系对人的客观制约性,二是人的自主创造性。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客观制约性与自主创造性是一个相互作用、双向对流的过程,看不到或不承认前者,就会把人变成虚无缥缈的幽灵,同样,看不到或不承认后者,就会把人变成毫无生气的木偶。

现代心理科学成果告诉我们,外界客体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主体内部机制和条件来实现的。在复杂的心理活动中,外界物理刺激与内在心理反映决不是一种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也不是单一的同步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心理世界的主体是人,而每一个具体的人,由于所处的社会关系和各自经历的不同,又由于遗传的原因(如染色体的某种隐性基因),人脑的结构和高级神经活动特征各有差异,其思想、感情、气质、资禀、学识、才能、兴趣、习惯也就各不相同。同一性质、同一强度的刺激,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情境中,会引起大相悬殊的心理反映;而不同性质、不同强度的刺激在不同个体身上或同一个体的不同境况中,也可以产生庶几相似的心理反映。

马连良的一口“空城计”,令“老北京”如痴如醉,而不少“小青年”却无动于衷。一位名记者荣获全国“好新闻”奖,家人团聚,神采飞扬,而一个小通讯员的一篇小稿子首次发表,也会呼朋唤友,欣喜若狂。

外部刺激引起的心理反映,很大程度上是由活动主体的心理因素和心理品格决定的。主体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主体的文化教养和审美理想,主体的需要和动机、习惯和兴趣、气质和能力以及主体眼下的情绪和心境,主体先前的经验和记忆,包括主体潜意识中的心理定势,都将对外界的刺激发生反馈作用,从而使反映结果自然而然地发生倾向于主观的心理变异。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记者在新闻实践中对客观事实的一种能动反映。这种反映不是“有闻必录”,不是“纯客观的报道”,而是要经过记者头脑的选择和改造,因而也存在着“变异”现象。另外,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反映”客观事实的真实内容,虽说是基本的,第一目的,但光有“反映”还不够,还要根据主体的需要,就客观事实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价”,抒发主体的意志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即在观念上确定实践活动所追求的理想蓝图。这也就是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新闻报道只有经过“反映”、“评价”和“创造”这三个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环节,才能不仅反映从客体到主体,主体在头脑中再现客体的活动,也反映从主体到客体,主体评价和创造客体的活动。新闻报道在本质上是“反映”、“评价”和“创造”的统一。如果说新闻报道在对客观事实的“反映”环节上也存在着“变异”现象,那么在“评价”和“创造”这两个环节上,其“变异”现象则表现得更为强烈。

同是一件新闻事实,同是一个新闻人物,不同的记者采写的新闻,无论是角度还是立意,都不会完全相同,有时甚至完全不同。比如,关于“市长电话”,有的记者赞扬,有的记者就反对。赞扬者说,这是市长体察民情,关心百姓,是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反对者称。这是市长越俎代疱,助长了职能部门的官僚主义作风。

不光在新闻活动中是这样,一般人差不多也总是在这种发生了主观倾斜的“心理场”中从事他的日常活动的。新闻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其实是一种包括“评价”和“创造”在内的人各不同的“个性化反映”。它反映的是经过记者心灵折射的现实生活,是灌注了记者生命气息的现实生活,是一种心灵化了的现实生活。现实生活只有首先成为心理的,才能成为新闻的。新闻的天地其实也是一个“心理的世界”。

(二)

马克思说过,人类社会中现实存在着的一切,都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显然,人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也在表现着自己的心灵。新闻作为一种精神创造活动,更是充分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

大家知道,蜜蜂采花酿蜜,春蚕食桑吐丝,是一种生命活动。记者采集事实,构思和表达新闻,同样也是一种生命活动,而且由于人的能动性,更是一种高级的生命活动。如果有人问蜂蜜是什么?我们回答说蜂蜜是花粉,一定被人笑话。因为这个回答混淆了蜂蜜和花粉的区别,或者用哲学的语言说,是掩盖了蜂蜜之所以为蜂蜜的特殊矛盾。然而,当人们问及新闻是什么时,我们却一直在回答,新闻是生活事实的选择和再现,是生活事实的纪实和写真。作为一门科学,这种简单粗浅的回答,难道不更是可笑吗?因为它似是而非,根本没有说出事实和新闻的本质区别。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不是单纯起因于主体,也不是单纯起因于客体,而是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起因于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社会实践是主体和客体统一和相互转化的基础。新闻作为一种观念,一种认识,它不象被报道的事实那样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也不能从现实生活中直接产生,,而有赖于记者对现实生活的感觉,有赖于记者的新闻实践与现实生活的相互作用和统一。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而不是新闻本身;新闻只是事实的报道,而不就是事实。割断新闻与记者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新闻就不能产生。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指出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

在新闻创作中,客观事实并不象物质生产的自然材料那样可以直接进行加工,就象布料制作衣服、砖石建造房屋那样,如此“工匠”式的物理意义上的加工,是远不足以把事实变成新闻的。新闻必须经过人的感知,先把事实转化为概念、表象,使之进入人的意识系统,然后才能进行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客观事实要经过“内在孕育”和“外化表达”两级飞跃。“内在孕育”,就是客观事实与主观心灵的不断碰撞结合,孕育出新闻作品的内心形象。“外化表达”,就是将内心形象用文字、声音、图象完美地表达出来。这种加工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记者的一种“灵性”。

看不到或者不承认新闻中凝结着记者创造性的劳动,这是我们一些同志的老毛病。这种见物不见人的毛病,马克思早就批评过。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说: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新闻之所以能够自立于科学之林,关键就在于它的创造性。新闻是记者在事实基础上的创造,而创造,首先是从摆脱对生活事实的被动依附开始的。只有摆脱了被动状态,重视事实与新闻的矛盾,记者才可能获得创造所必需的内在的自由。

新闻创作,要求记者具有社会科学的抽象能力和文学艺术的感受能力,其心理结构应是理性文化心理结构和感性文化心理结构的结合。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记者要充分地感受生活、理解生活,把微观的生活事实放到宏观的社会背景中去“显影”,从而准确地把握生活事实的新闻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鲜明的态度和独到的见解,完成新闻作品的创造。在这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实践活动中,记者的情感是热烈而又厚重的,思想是敏锐而又深刻的,最后完成的新闻作品也是合情合理的。这种新闻作品能够引起受众的共呜,赢得受众的信任。

新闻作品的创作过程,也是记者的自我超越过程。所谓自我超越,就是记者对自己原有心理结构的一种重新组合。前面已经说过,在新闻创作中,记者要表现自我的思想感情,但新闻所表现的,并不是记者现实中的自我思想感情,而是这种思想感情的升华,是记者主体的创造。记者现实中的自我思想感情没有多大的魅力,影响别人的是他的创造。

就象蜂蜜和花粉有着质的不同,蚕丝和桑叶有着质的不同一样,记者要将生活的事实掺和自己生命的汁液才能化合成新闻。这一创造过程,不只是记者跑腿、动嘴、动手的活动过程,更是一个包括记者的需求、欲望、感觉、知觉、思维、情感、注意、记忆、直觉、想象等心理功能在内的极其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记者的气质、人格、个性之上的立体的、流动的、完整的、有序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记者作为创造的主体,在创造中,他一直起着能动的、主导的作用。这一创造的复杂性也只有复杂的生命活动才可以与之相比并。

用心理学的眼光看新闻,新闻作品必然是记者的实践活动、心理活动、生命活动的结晶。新闻作品的品位高下,总是由记者心灵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新闻的奥秘在这里,新闻的本质也在这里。

标签:;  

新闻心理学分析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