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评价研究-以湖北省开发区为例论文

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评价研究
——以湖北省开发区为例

张爱华1 俞 侃1 袁 华2

1.文华学院 2.荆州市人事考试院

【摘要】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推动开发区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对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进行研究,构建全面、系统、可操作的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德尔菲法分两阶段确定指标权重,再用综合指数法对湖北省16个国家级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水平进行评价,以科学反映湖北省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并通过“以评促建”方式,推动各开发区进一步完善管理,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开发区;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绩效评价

一、引言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区域竞争力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判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显著成效,在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跃升至第17位,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3)根据植被指数等遥感数据产品,提取9种图像特征,并结合DEM生成的地形参数数据,利用计算机自动分类法,对土壤类型进行系统分类。最终获得了34个土壤亚类,分类的总体精度达到74%。

湖北省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其经济发展状况对国家战略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湖北省一直把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作为长期目标。湖北省的开发区是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湖北”的重要依托。开发区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创新能力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而且是湖北区域创新能力的体现,进而影响到全省的经济实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湖北省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基地,作为全国首批高新区,也是湖北第一个开发区,在科技、金融、环境、机制等创新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本质要求,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仅靠传统动力产业已难以发展,创新成为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1]。从近年湖北省企业创新调查数据可知,规模以上制造业中有近一半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并以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为主,其中小型企业开展创新的数量最多,而大型企业的创新意识最强,且湖北省的创新投入规模一直在持续扩大,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创新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的条件下取得更好的绩效。开发区建设有助于企业发展,开发区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是其示范性效果的重要标志。湖北省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为旗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那么,带动全省开发区创新发展的效果如何以及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在哪里,成为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客观、科学、系统地评价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对湖北省创新资源配置、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将双极性 DVB/CAR/PDMS(50/30 μm)固相微萃取头置于GC-MS仪进样口进行老化处理,老化温度250 ℃,老化时间为30 min,载气流速为1.3 mL/min,载气为氦气。

由于清洗节气门后,没有对其进行匹配,所以导致进气量、喷油量、点火正时严重偏离了正常范围。该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比较奇特。由于积炭导致的节气门开度过大,发动机电脑记忆的初始节气门位置就会过大,在针对节气门进行清洗作业后,如果没有进行节气门初始化的话,其节气门开度不会自动减小,使通过节气门的进气量过大,相应的喷油量也会过大,导致清洗后的短时间内发动机转速急剧增加,达到2 000r/min左右,但由于此时的加速踏板位置信号处于全闭状态,电脑又不允许出现转速过高的情况。

二、相关文献概述

具体实施时采取了两个步骤。首先运用德尔菲法重新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其次按熵权法计算的二级指标权重比例重新分配。由于熵权法仅考虑到数据自身的内部联系和变化,计算的一级指标权重各不相同,对按熵权法直接计算的二级指标权重比例进行重新分配,得到各指标新的权重后,再根据专家意见逐个对二级指标权重进行调整和修订。具体见表2。

近年来,学术界一致认为创新会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Antonelli(2006)提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相互影响,技术创新会促进产业发展,而产业发展也会影响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方向。Varum(2009)认为通过技术创新推进行业生产率高速增长,从而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Lucchese(2011)从创新差异对产业结构的促进程度进行了研究。程强(2015)、王桂月(2016)等国内专家学者通过大量定性与定量分析也认为创新对产业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有显著影响。

对创新驱动发展绩效水平进行评价有助于提升创新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欧洲等发达国家已建立较成熟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体系[2],如欧洲创新记分牌(EIS)(程如烟等,2018)。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一套符合国家要求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体系,对创新驱动发展绩效方面的研究也较少。容美平、王斌会[3],王珍珍(2014),徐银良、王慧艳[4]从投入和产出等不同视角分析了中国不同省域创新驱动发展绩效[3-4]。刘川(2015)以中东部地区为例,对其制造业的创新驱动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孙理军、严良(2016)则通过GVC的制造业发展评价指标,对比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绩效水平。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可知,权威机构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创新评价进行了研究,总体来说,目前就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方面的研究尚不系统、不全面,且缺乏开发区层面创新驱动发展的评价。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湖北省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探索制约绩效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决策依据,对湖北省实现创新驱动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设计

单项指标指数=单项指标实际值/标准值*权数

(一)指标设计原则

1.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指标体系应考虑开发区的近期与远期、开发区的规模与环境容量的相互关系。

前瞻性原则指的是要综合反映开发区未来发展的要求,并与当前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相结合,重视经济质量、结构优化、生态环境等长期发展目标。

可行性原则指的是指标设计应充分考虑是否符合湖北省开发区的运行规律和特点,评价方法是否可实施,指标数据是否可获取,并对指标的框架、适用范围和时间范围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3.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指的是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反映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的真实水平,数据资料准确、严谨,指标体系清晰、明确,具有相对稳定性。

4.前瞻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二)指标设计内容

根据指标设计原则,在创新理论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湖北省开发区进行深入调研和专家访谈,提出了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式中:TFD表示订单任务交货时间;T0表示当然任务时间;tMAi表示第i个制造活动的完成时间;对于n个串联形式的制造活动完成时间求其总时间;φi表示第i个制造活动的完成时间影响系数,该系数考虑制造活动中的转移、设备故障等的时间系数;表示对m个并联形式的组织活动完成时间求其交集时间。

1.经济产出指标

3.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总指数计算方法

开发区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转变在于经济效益方面不再仅重视速度和规模,而是更重视质量和效益。为提高开发区的经济产出绩效,应重点选取全员劳动生产率、亩均生产总值、亩均税收总额、亩均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等反映开发区经济产出效率的指标,以提高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作为开发区真正的发展目标。

2.结构优化指标

结构优化是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攻方向。为推进开发区结构优化升级,应重点选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亿元以上项目占比、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高新技术企业增长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比等反映开发区结构效益的指标,推动开发区产业结构合理化。

第二,个人演唱会是流行歌手(含组合)的音乐才能与风格特色的展现与进一步宣传。演唱会的整场演出由歌手(含组合)一力承当。演唱会有时会邀请嘉宾助阵,或单独或与歌手共同演绎歌曲,以丰富演唱会的内容及形式,但嘉宾的参与程度纯属点缀与调剂。因此,这一类型演唱会仍以举办者为主,充分彰显其才艺及特色。

3.科技成果指标

科技成果是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为使开发区取得更丰富的科技成果,应重点选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率、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率等反映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由主要依赖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7]

Preliminary Study 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of Discussion-based Teaching: CAD/CAM Course

4.开放合作指标

开放合作是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促进开发区改革开放,应重点选取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高新产品出口交货值占出口总额比重等反映开发区开放合作水平的指标,打造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先导区”。

5.绿色发展指标

绿色发展是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坚持绿色发展引领,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应重点选择土地利用效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能耗、规模以上工业电耗等反映开发区绿色发展的指标,推进开发区绿色工厂建设,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发展,加快开发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

四、湖北省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方法的实证分析

(一)权数的确定

对于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采用两阶段法进行确定。第一阶段,从数据自身内部联系出发,根据数据离散程度,采用熵权法确定基础权重;第二阶段,在基础权重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做进一步调整,从而确定最终权重。

1.熵权法

采用熵权法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熵权法是一种客观的赋权方法,利用信息熵计算出的各个指标的熵权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开发区发展指标评价体系中,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该指标的熵值越大,说明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越小,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小,不确定性越大,在综合评价中该指标所起到的作用越小,其权重越小;反之亦然。

熵权法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构建原始指标数据矩阵R:以开发区m年、n个评价指标数据构建原始数据矩阵R=(rijm×n

表1 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rij为第i个待评价的第j项指标的值(i=1,2,…,m;j=1,2,…,n)。

由于各项指标的计量单位和量纲并不统一,因此计算综合指标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同时由于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大越好)和负向指标(指标值越小越好)数值代表的含义不同,需要对原始数据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极差正规化处理。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就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构建生态化的小学数学知识教学课堂。让学生们能够以自由、独立的姿态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

2.德尔菲法

2.维生素B1治疗。轻症患者:给予口服维生素B1。重症(如心型、脑型)及消化道功能紊乱者:对症治疗,如纠正心力衰竭、抗惊厥治疗等。应注意静脉注射忌用葡萄糖溶液稀释,以免因血中丙酮酸增加而加重病情。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过量的烟酸和叶酸均妨碍维生素B1的利用,均应避免。

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很多的老师都能够听见学生发出抱怨之声:唉,又是写作文;这题目怎么写等等。因为面对作文,学生都不知从何处下手,经常是一篇作文布置下去很久,还需要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催促才能够交上来。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他们的认知水平非常有限,导致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写作失去兴趣,在加上老师在教学写作的时候使用的不恰当的教学方式,这更是导致写作成了师生心中共同的迫切需要解决一个难题。

由于熵权法赋权重仅考虑到数据自身的内部联系和变化,未考虑开发区的经济意义和发展战略的指标方向,因此在熵权法计算出基础权重的基础上,需要采用德尔菲法进行进一步调整。为了保证权重分配的合理性,特邀请9位绩效评价专家及部分开发区管理人员分别给出调整权重,再把汇总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专家在知晓其他专家权重情况下重新考虑,再次给出各指标权重,最后综合各位专家意见得到相对统一的结果[8]

“创新”是由熊彼特(1912)首次提出,认为技术创新是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除劳动力和资本外的生产要素。索罗(1951)提出技术创新的条件:新想法的产生和将想法付诸实际的行动。伊诺思(1962)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投入资金、组建机构、开辟市场等行为综合的结果。Mansfield(1968)将创新定义为应用于商贸活动的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制度等。Freeman(1982)则提出了技术创新是与创新事物有关的商业活动、管理、制造等行为。

(二)标准值的确定

以全省开发区平均值确定各开发区的标准值。

(三)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测算

综合指数法是在确定合理的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项评价指标单项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出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值,用以综合评价开发区创新发展绩效的一种方法。即将一组相同或不同的指数值通过统计学处理,使不同计量单位、性质的指标值标准化,最后转化成一个综合指数,以准确地评价工作的综合水平。综合指数值越大,工作质量越好。

表2 湖北省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和标准值

1.单项指标指数计算方法

本文通过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省开发区的创新效果进行评价,对影响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指标构建时,应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充分考虑湖北省开发区发展现状,结合实际发展目标来确定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是否科学合理是绩效评价结论是否准确的关键,因此选取的评价指标必须能够符合创新驱动发展评价的需要,如实反映湖北省开发区创新绩效水平。

由于建筑施工单位普遍追求经济利益和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大多并不按照建筑规范进行施工,致使工程的技术管理无法达标,施工质量问题频频出现,且无法在第一时间得以解决[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受到多方面影响,其中施工技术管理体制不完善起到重要作用,在施工建设中施工单位没严格执行建筑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在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违规操作,并且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矛盾,导致建筑工程开展受阻。

2.五大领域指数计算方法

五大领域指数=Σ单项指标评价值*权数/权数之和

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总结归纳开发区创新能力建设经验的重要工具,也是湖北省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根据开发区创新绩效所包含的关键要素,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地区的创新指标体系[5]和国内省市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考核指标[6],以及科技部和省市出台的国家高新区的指标基础上选取和改进,把创新驱动发展绩效分为经济产出、结构优化、科技成果、开放合作、绿色发展五个层面。

该工程混凝土的测温分为热电偶测温和温度计测温两种形式。温度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为基础浇筑体平面对称轴线的一半区域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层布置。测温点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自上而下50 mm、800 mm、1 500 mm、2 200 mm、2 950 mm,共5层布置,即混凝土外表、底面、中心以及上中部、下中部测温点,共计60个,其中24个热电偶,36个测温孔。另外,在混凝土外表面的养护膜内布置10个温度测点,在大气环境中布置气温测点2个,合计72个。测温孔采用直径Φ 50 mm的钢管。

由24个单项指标指数加权获得。

(四)评价结果

利用湖北省开发区发展报告2018年数据对湖北省16个国家级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具体见表3,评价结果符合湖北开发区发展实际,表明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合理性。此外,该指标体系包含的24个指标所需计算数据,都可在年度统计中收集到。因此本文建立的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

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个案报道,提取有效信息:患者性别、年龄、肺部疾病史、原患疾病、放疗史、化疗史、ILD发生时间、治疗及转归等。

由评价结果可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依托东湖地区科教资源优势,构建了由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平台等组成的多层次创新创业平台,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在湖北省国家级开发区中排第一位。东湖高新区引领全省开发区的全方位机制体制创新,在完善科技创新和金融体制、扩大开放、改善园区生态环境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实现了高新区发展质量的整体提升。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从具有区域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视角建立了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经济产出、结构优化、科技成果、开放合作、绿色发展5个层面构成,每一个指标都符合创新理论,在参考大量已有指标体系基础上进行选取和改进,并运用熵权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再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湖北省具有代表性的16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创新驱动发展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反映出湖北省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综合水平以及影响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指标,从而促进湖北开发区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

表3 湖北省国家级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评价结果

总体而言,湖北省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在近年来获得了较大提升,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8年湖北省国家级开发区园区生产总值为10 069亿元,比2017年增长12.3%,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2 847.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省开发区工业经济总量中占据半壁江山。开发区工业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工业向园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实际利用外资也实现突破性增长,并积极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通过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开发区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数据显示,湖北省开发区销售网络化、技术创新收入还有待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也有待加强,新业态新产业较少。虽然开发区开放程度在不断提高,但与形势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开发区创新能力差异较大,应抢抓全球“创新窗口期”机遇,在开发区鼓励研发创新,抢占发展和市场制高点。因此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实行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开发区产业结构优化、强化技术创新及管理思维创新等是湖北省开发区的发展重点[9]

(二)政策建议

1.拓宽开发区对内对外开放机制,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

改革开放对于地处我国中心区域的湖北省开发区来说具有特殊意义。湖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需要更多地引进国内外生产要素及民间资本。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依托,对内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必须拓展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引资质量。可实行差异化的区域政策,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开发区提供相应支持,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及从事鼓励类项目且在完善产业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

开发区应积极探索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开展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载体,建设国际合作园区,同时对内拓展开放新空间,增强产业转移承载能力,开展项目对接。推动国际贸易、仓储物流、加工制造等基础业务转型升级,发展离岸贸易、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大宗商品交易、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业务,探索金融业务、商贸服务、航运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扩大开放。

2.改革开发区管理运行机制,赋予充分自主权

湖北省开发区在探索和实践新型管理体制及运行体制方面已取得较大成绩,但随着形势发展,也面临政策优势淡化、体制优势弱化等问题,迫切需要完善和创新管理机制,重构开发区新优势。在开发区建设中,要走在“放管服”改革前列,努力优化开发区营商环境,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治理、公益性事业管理创新,精简各类项目准入和审批手续,可实施先建后验等管理新模式,不断优化机构职能。

开发区作为管理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应充分运用先行先试权,在绩效激励机制、科技金融改革、科技成果转化、行政体制改革和高端人才引进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与创新,并将成效纳入业绩考核范围。

3.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从古至今,中外教育家都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而创造一个怎样的环境,才能使儿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且成功达到满意的程度呢?“惟有爱才是使成人接近儿童和理解儿童的力量”,因此营造自由、民主、温暖的家庭环境对呵护美好纯洁的心灵至关重要。其次,儿童周围的环境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通过观察掌握儿童的关键期,积极提供他们发展需要的事物。让儿童热爱自己所处的环境,身心得到自由愉快的发展。

湖北省开发区不仅要强化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而且要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加强上下游产业布局规划,形成共生互补的产业生态体系,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立新兴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联盟,强化优质发展资源的累积叠加效应,以系统集成加快湖北省开发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开发区还要健全科技金融体系,拓展开发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投融资渠道,加强与相关投资基金合作,鼓励企业研发、采购先进设备、引进人才、国际化发展等。

开发区要成为科技创新集聚区,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开发区应率先将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到位,加大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园区内企业创新创业升级发展。此外还要推动发展数字经济,优化现代服务业升级,发展新型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实施开发区绿色生态发展,加大循环化改造力度,实施环境优化改造项目等,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明琪,张甫香.高管团队、企业创新与创业绩效:基于企业创新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8(22):64-71.

[2]KONTOLAIMOU A,GIOTOPOULOS I,TSAKANIKAS A.A typology of European countries based on innovation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y gaps:the role of earlystage entrepreneurship[J].Economic Modelling,2016,52(1):477-484.

[3]容美平,王斌会.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综合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7):26-27.

[4]徐银良,王慧艳.中国省域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绩效评价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8(8):101-114.

[5]STEPHENSON.Annual innovation policy trends and appraisalreportsin Netherlands.Europen Trend[J].Charton Innovation,2014(8):21-24.

[6]颜莉.中国区域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5):174-175.

[7]刘惟蓝.以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引领开发区建设[N].新华日报,2018-04-25.

[8]张爱华.软科学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9(10):32-35.

[9]李伟红.区域创新政策设计和测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4-92.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9)18-0106-06

【基金项目】 武汉研究院开放性课题“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评价研究”(IWHS20192054)

【作者简介】 张爱华(1977—),女,湖北武汉人,文华学院经管实验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绩效评价;俞侃(1978—),男,浙江宁波人,博士,文华学院信息学部常务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大数据与数据挖掘;袁华(1967—),男,湖北荆州人,经济师,荆州市人事考试院科长,研究方向:人才评价

标签:;  ;  ;  ;  ;  ;  

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评价研究-以湖北省开发区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