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人才流动问题与对策论文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人才流动问题与对策

□文/剧上铭 王 帅 罗 昀 王思雨 赵美淇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保定)

[提要] 为进一步探索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人才流动状况,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调研等形式,运用严谨的科学分析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探究。发现河北省人才发展的困境,分析河北省人才吸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河北;京津冀一体化;人才流失;人才流动

一、河北省人才发展现状

(一)河北省大学生人才就业地选择基本情况。由表1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考虑在河北发展的比例为37.5%,大学生不考虑在河北发展的比例为62.5%,不考虑在河北发展的大学生的比例远高于考虑在河北发展的大学生比例。大学生不考虑在河北发展的数量约为考虑在河北发展的2倍。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功利意识大大增强,在择业时出现重实惠轻理想、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多数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没有立足自身实际状况进行择业,不能根据现实进行就业目标的灵活调整,不能认同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灵活的就业,在择业问题上存在着好高骛远的就业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观念问题。部分学者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结构性失业,认为大学生不愿意去中部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学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差距较大,换句话说依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不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北京、上海、深圳绝对是最具诱惑力的前三个就业地点。但是,城市再大,它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是有限的。(表1)

·后期,因江湖盟规模收缩,一度为江湖中人轻视。后来江湖盟中一名普通盟众肖通被秘教左使所杀,时任盟主宁燃武功不算一流,却由江北至江南,使尽各种方法千里追杀左使,并最终成功。此事之后,江湖盟地位再度上升,江湖中再无人敢对其轻视。

(二)大学生认为河北吸引人才的劣势情况。根据表2数据可以看出,在保定吸引人才的几项劣势中,认为就业机会少的所占比例为34.54%,认为就业信息不畅通的所占比例为34.81%,认为环境较差的所占比例为50.99%,认为薪资待遇不理想,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所占比例为53.62%,认为所学专业对口度低占比例为37.5%。其中,认为环境较差和薪资待遇低,社保体系不完善的比例已超过50%。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形势较为严峻,造成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环境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其中社会环境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发展环境较差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城市化水平低,二元经济明显。发达的城市经济与落后的农村经济形成强烈的反差,城市与农村在收入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生活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二元经济特征明显,为保定市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挑战;第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河北与京津的交流方便,但就区域内部看,河北省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滞后、功能区设置不明确、路网设施落后、基础设施不足。随着近几年城市机动车增多,交通拥堵较严重;第三,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河北省的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表现在城市环境较差、空气质量低、粉尘污染严重。河北省拥有一批纺织、制革、造纸、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这些企业大都属于乡镇企业,它们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当地的空气、水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第四,建设资金不足。首先,与京津相比,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程度较低,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由于资金不足,制约了河北省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一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遇到了困境。其次,由于产出效率的差别,一些资金外流,加剧了资金短缺的程度。(表2)

二、河北省人才发展遇到的问题

(一)京津的有力冲击。北京是首都,天津是直辖市,所以河北的高级人才都流失到北京或者南方大城市了。单说北京,知名互联网企业众多:百度、京东、小米、360、亚马逊总部……腾讯、阿里的北方总部,虹吸效应太过明显。河北虽然高校众多,每年培养出大量人才,但是不论在教育、医疗还是社会保障方面等都与北京天津有着很大差距,青年时期是最有朝气的人生阶段,许多大学优秀毕业人才喜欢拼搏与挑战,不会拒绝前往高薪的北京做一位“北漂”,追求自己的高品质生活。结果就是河北自己培养的真正特别好的人才都流向北京和天津。

(二)高端人才流失严重。流失人才一般都属于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高荣誉、高职位群体。如保定的长城集团魏建军团队骨干迁往天津,石药集团两个“百人计划”专家等众多业界精英纷纷流失。调研统计表明,基层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才流失引进比为1.67,工程师以上高层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引进比为7.55,为一般人才的4.7倍,高级工以上高层技能人才流失引进比甚至高达18.25,为一般人才的11.4倍,即高级工以上高层技能人才流失18人,却只引进1人。另外,由于高端人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其个人流失往往会引发包括整个团队在内的群体性流失事件,需引起高度关注。

(一)完善基础建设,提高河北硬实力。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目标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这是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公共服务资源欠缺的情况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会导致基础配套设施跟不上发展节奏,也会导致很多人才不愿意留下。河北省应加快城市建设,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应完善高铁、电力、网络、通讯等相关道路建设,形成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在构建快速化、信息化城市的同时,解决人才的必要需求问题。

表1 大学生是否愿意在河北就业情况一览表

表2 大学生认为保定吸引人才劣势情况一览表

(四)人才晋升、发展机会小。河北省许多公司对员工的培养不够。人的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在工作中认真钻研和探索;另一方面也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企业可以通过招聘获得自己的目标人才,但培训仍被视为21世纪企业最主要的竞争武器。在实际管理中,一些企业只让员工努力工作,而忽略对员工人文精神的培养;只希望员工以单位为家,却没有营造出相应的环境和气氛,而员工缺乏一定的奉献意识,这样也会造成人才流失。河北省的多数公司培训普遍较周边城市差,城市有限,发展机会小。劳动力众多的河北省,缺乏对人才的爱惜和精细人才回流规划,会导致人才成本增加,企业原有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内部凝聚力不强,还将造成人才流失。

三、促进河北省人才回流的对策

(三)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不完善。河北的环境问题,虽然近年有一定的改善,但仍难以摆脱“雾霾大省”的称号。另外,河北省人口超负荷,耕地常年连续耕作,化肥、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导致土壤板结,土地退化。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耕地中用水浇地面积持续增大,但采取节水灌溉措施的比例小,加剧了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森林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问题严重。近年来,保定市一直在大力发展植树造林,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致使造林面积大,成林面积小,乱砍滥伐、盗伐现象依然严重。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1.1%,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所要求的还有较大差距。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也深深恶化了环境问题。

由表3可得:河北省应该要发展新能源技术,按照我们制定的计划,未来十年内将完成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我们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鼓励节能产业,发注重资源再生利用的静脉产业,若企业实现精益化生产方式,明确城乡区域分工,解决工业分布不集中、居民区和工厂混杂乱象,探索出一条有河北特色的提高城市化率的道路,解决空间格局和社会格局中潜在的浪费环节,为相关人才创造更多就业和提升机会。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河北省可以借助临近北京的优势,发展与北京发达产业的互补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尤其是北京地区走出来的人才。(表3)

可以发现,BSA和OVA的通量恢复率呈不同变化趋势,随着ZIF-8的粒径增大,BSA的通量恢复率呈下降趋势,而OVA通量恢复率逐渐上升。这是由于ZIF-8本身疏水的特性以及不同蛋白质溶液所带的不同电性所引起的。因此,在处理不同蛋白质溶液时,可以根据要求选择添加哪种ZIF-8颗粒的MMM。图6(b)、(c)所示为MMM处理BSA、OVA溶液后计算出的污染抵抗率。不难发现,在总污染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MMM对BSA溶液的可逆污染率明显小于对OVA溶液的。因此,可以断定,在处理BSA溶液时可以使用添加40 nm的MMM,而处理OVA溶液时,选择添加100 nm的MMM。

2(年龄组:4~5岁、5~6岁)×2(性别:男、女)×6(问题维度)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问题维度的主效应显著,生物学维度上,M=1.62,SD=0.08;精神生物学维度上,M=1.42,SD=0.11;知觉维度上,M=1.37,SD=0.11;认知维度上,M=1.08,SD=0.12;情绪维度上,M=1.06,SD=0.10;愿望维度上,M=0.99,SD=0.11。进一步两两比较分析发现,生物学维度与情绪、愿望、知觉维度差异显著,p<0.001,精神生物学维度与愿望维度差异显著,p=0.020,知觉与愿望维度差异显著,p=0.022。

麻辣牛肉丁的制作工艺流程:原料肉的选择和处理→整理分割→腌制→预煮→复煮→切丁→油炸干制→拌料→冷却包装→成品。

(三)改革薪酬标准,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政府激励技术成果应该从高端人才端适度往下延伸,使其奖励范围更加的宽泛和人性化,在原有市长科技奖、质量奖的基础上推出更多惠及面更广的奖项。此外,政府大力鼓励企业培养人才,可以考虑推出企业几年内再培训一定数目的员工可以获得政府奖励,颁发荣誉奖项,刺激企业投资人才的热情。

(四)流动不设限,建立人才公共交易平台。首先,政府可提高行政效率,对现有工商部门进行改革,为人才的引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建立合理的人才交流平台推动知识、技术、管理及技能交流与协作。具体情况政府可以向协会、商会购买服务,商会每年对行业内人才进行薪酬调查对中高级人才的能力、信誉等重要信息进行收集并向行业公布。把人才管理纳入社会管理体系,深圳有国内最健全和管理规范的社会组织,可以考虑大胆试行各类人才放入各行业协会评估,建立起人才公共交流平台,即人才市场化的“履历经验”,类似于银行的个人信用体系。这样可以减少人才流动障碍,降低流动成本,“这相当于人才就像汽车零部件,不论流动到哪个企业,都可以获得基本的肯定,不需要重头做起”。

(五)京津冀共享,加强交流协作。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在于三地协同发展,以疏散首都非重点功能、解决北京的城市困境为基本出发点,对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进行优化,打造全新的交通网络系统,使环境生态容量扩大。推动产业结构的转移和升级,推动公共服务共享,加速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表3 河北热门招聘行业TO P10一览表

参考文献:

[1]朱运海.基于网络调查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期望研究[J].襄阳学报,2010.2.

[2]蒲正勋.当前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J].论文角落,2009.6.14.

[3]王俊霞,王孟欣.保定市在京津冀经济圈中的优势、劣势及应对策略[J].统计与管理,2010.

[4]佟泊洋.求职行动书[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

[5]王丽锟.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河北省人才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

中图分类号: C96

文献标识码: A

收录日期:2018年11月25日

标签:;  ;  ;  ;  ;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人才流动问题与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