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结构的特点及其启示_哈佛大学论文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结构的特点及其启示_哈佛大学论文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结构特征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启示论文,特征论文,结构论文,世界一流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一流大学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我们根据一流大学学科结构形成的特征将它们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传统文理学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为代表的传统综合性大学。第二类是以单科性技术学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偏理工大学。第三类是以日本的东京大学、美国的康乃尔大学等为代表的全科型大学。这些世界一流大学有的历史悠久,数百年来一直处于世界大学前列,有的则只有百余年,亦成为一流大学的后起之秀,为各国大学所效法。我们主要以美国一流大学为研究对象。从这些一流大学的学科结构来看,其主要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一流大学大都经历了从单科性到多科性和综合性的发展历程,但是它们并非全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它们走向综合性大学的途径和综合化程度各不相同

第一类传统综合性大学历史悠久,其中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是偏文理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为偏理工型大学。为便于比较,我们仅选取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为例来分析他们走向综合性的历程。哈佛大学是美国第一所高等学府,创建于1636年。创建初的哈佛学院完全按照英国大学的模式创建,以培养教会人士为目的[1]。直到17世纪50年代才开设较实用的课程。1780年哈佛学院改名为哈佛大学。19世纪,为适应大工业的发展,哈佛大学在原来的以文理为主的哈佛学院、医学院基础上,逐步建立了神学院、文理学院、法学院、牙医学院、设计学院,20世纪建立了商业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学院。如今的哈佛大学拥有11个学院。其学科覆盖我国学科分类中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医学等八大类。斯坦福大学建立于1891年,从其建校之日起就标榜“实用教育”,开始时只是一个技术学院。20世纪初,斯坦福大学先后创办了法学院、医学院、工学院、商学院和教育学院,二战后,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又组建了理学院、人文学院,后又将理学院改建为地球科学院,将物理、数学、生物学等学科与人文学科合并组建文理学院。它从二战后形成“七大学院”格局维持至今。这“七大学院”是:工学院、文理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工商研究生院。斯坦福大学的学科覆盖面宽,涉及我国学科分类中的9大类,只缺少农学和军事学。斯坦福大学从1982年跃居美国大学排行榜榜眼后,十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

第二类大学为从单科性技术学院发展起来的理工大学。尤以麻省理工学院(以下简称MIT)和加州理工学院(以下简称CIT)为典范。MIT建于1861年,1865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当时只不过是一所只有15名学生,6名教师的技术学院。1881年沃尔克担任校长后,增设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卫生工程、造船工程和地质学等专业,但此时的MIT仍然是一所纯工科的技术学院。1930年第九任院长康普顿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把基础学科提高到与工程学科同样的地位。经过19年的努力,实现了由单一的工科技术学院向理工结合的大学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初,又相继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至此,MIT已变成了一个文、理、工管多学科并存的偏理工科的综合性大学。从学科分布来看,MIT只有我国学科分类中的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五类,未设法学、教育学、医学、农林等学科,并不是我们一些大学所追求的门类齐全的大学。与我国现在多数大学规模和学科覆盖面相比,CIT是一所典型的袖珍型大学。直到今天,CIT只有工学类的生物学学院、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理学类的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地质和地球科学学院,数学、物理与天文学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类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CIT所涉及的学科有文学、经济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等。

第三类大学为全科型大学。美国的康乃尔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属于此列。1865年,一个以“我要创办一所学校,人人都能在此学习他想要学的学科”[2]团为理念的新大学——康乃尔大学诞生了。康乃尔大学现设有13个学院,4个综合性学科协理处,能够提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在内的几乎所有人类知识领域的大多数层次的教育和研究机会。日本的东京大学成立于1877年,设文、法、理、医四个学部。东京大学首任总理加藤弘之要求把学校发展成学科齐全的教育与科研机构,培养国家领导人和各阶层的中坚力量。在“殖产兴业”思想的指导下,理学部的造船学科、采矿冶炼学科、工学科从中分离出来,组建新的工艺学部,并一度以培养工学专业人才为主。后几经调整,目前东京大学含法学、医学、工学、文学、理学、农学、经济学、教养学、教育学、药学等10个学部69个学科,610个讲座,囊括了当今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成为世界著名的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从这几种类型一流大学学科结构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些大学在建校之初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而且从学科的结构来看,它们大都经历了从单一性向多科性和综合性的发展历程。这种变化既有外在环境的推动,但同时亦和它们的传统和办学理念密切相关。因此,在表现出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这一共同特征的同时,又因特别注重自身的优势与传统而表现出各自的差异性。如哈佛大学起初只是培养教会人士的教会学校,到18世纪末自然科学才在学校中站稳脚根,但它至今仍没有工学和农学,其主体学科和强势学科也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普林斯顿大学是美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但它没有医学、商业和法律学科,正如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所说:“普林斯顿大学做的最聪明的一件事就是在20世纪60年代承受了要建立法学院和商学院的巨大压力,普林斯顿大学进行了顽强的抵制。今天,普林斯顿仍是一所最好的大学。”[3]MIT和CIT的崛起,更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真理:门类齐全不等于一流,有了一流的学科才会有一流的大学。虽然,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发展人文社会科学,而且某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很出色,但无法与其更出色的理工学科抗衡。它们一流的理工学科是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突破口。如果说在学科设置上跨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表面特征,那么,更重要的是综合性表达了一定学科覆盖面基础上的学科之间的关联,即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是以一定的强势学科为前锋,从而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否则,再多的学科门类,再大规模的学校规模也无济于事。康乃尔大学、东京大学等则是真正完全的综合性大学,它们既有传统的文理学科,还有大量很有特色的农林、兽医、资源、家政、保健服务等实用技术学科,其学科覆盖面超过了传统综合性大学,且各学科齐头并进。因此,这种“巨无霸”大学只要抓住机遇,利用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同样也可以成为一流大学。

二、各大学的主体学科与强势学科不同,强势学科多为主体学科和特色学科

强势学科是大学中起标志性作用的、学校赖以在国内外建立学术声望的、处于一流水平的学科或学科群。主体学科是学科在校生人数、学科数量、师资力量在大学学科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学科群。特色学科则是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的学科。每个一流大学都有其强势学科作为支撑。如哈佛大学是偏文理的传统综合性大学,它的11个学院中强势学院有商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斯坦福大学是偏理工的传统综合性大学,它的7个学院中强势学院有工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商学院;剑桥大学也是偏理工的传统综合性大学,它的30多个学院中理科是强势学科;MIT、CIT是偏理工科的理工大学,其强势学科是理学和工学;东京大学有10个学部,其强势学科是法学、经济学和工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14个学院,55个系,其最强的学科是高能物理,曾研制出最初的核武器。

世界一流大学其强势学科多集中于主体学科,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为代表的偏人文社会科学的传统综合性大学,其强势学科主要集中在文、法、商、医、教、管、神学,以及数、理、化、地、生等基础学科,工程技术学科势单力薄,无明显优势。在2004年美国最佳研究生院排名中,哈佛大学的商学院、教育学院排名第一,法学院、化学院排名第三,而工程研究生院则排名第十七,耶鲁大学的法学院排名第一,工程研究生院则排名第四十一[4]。

以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偏理工科的传统综合性大学,其文学、理学、工学、管理为主体,这些学科的数量、规模、在校生数居优势地位,其中理工科居主导地位。其强势学科既有文、管、教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又有理工学科,学校周围还形成了科技园。从其强势学科看,2000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9个学科进入了前七名,其中3个学科排名第一;6个理科点2个第一、1个第二、1个第三、1个第四、1个第五;其工程研究生院排第二,12个学科中有10个学科都在前六名,仅次于MIT。因此,理工和人文社会科学都是它的强势学科,但以理工学科为主。

以MIT、CIT为代表的第二类大学,其主体学科为理工学科,学科规模远远超过其他学科总和,在学校发展中居主导地位。如CIT、MIT、CMU(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简称)目前所设系中,理工学科分别占83.3%、56%、50%,理工科学生一般占70%以上。但从学科排名来看,其人文、管理学科也很有实力,如在2003年全美大学学科排名中MIT的经济学、管理学排名第一,2004年全美最佳研究生院排名中MIT的商学院排名第四,2004年最佳研究生院排名中MIT的工程、化学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说明其优势仍集中在理工领域[5]。

第三类大学的工程技术学科也有较强的实力和较大的规模,但其在本校的发展中并非主导学科,其主导学科一般为医药、农林、教育、管理、法学等职业性、应用性学科。康乃尔大学1999年职业性学科所授予的学位比例达70%以上。这些全科型大学的理、工、文、教、法、商、管等学科都有一定的优势,因而在大学排行榜上都有名次。但是我们从近几年的美国最佳大学排行榜中也可以看到,各学科齐头并进、门类齐全的巨无霸大学的排名普遍落在其他类别的大学之后。如2004年美国法学、工程、商学、教育的最佳研究生院排名中,康乃尔大学的法学排名第十,工程排名第十一,商学排名第十六,教育学排名第二十四[6]。

不论何种类型的一流大学,在几门学科上都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特色学科不断发展壮大,集聚优势,找准突破口,便形成了一流大学赖以成为一流的强势学科。这似乎是每所大学成名的必经之路。以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二战时期的斯坦福不过是一所地处偏僻的私立二流院校。1946年,电子工程学教授特曼出任工学院院长后被提升为副校长兼教务长。特曼在分析当时社会发展和学校自身情况后,提出了“学术尖顶”的构想,决定打破所有学科均衡发展的传统做法,采取特殊措施,吸引冒尖人才,重点发展一些有条件的科系,把它办成学术尖顶,以改变学校的形象。为此,他首先选择了化学、物理和电子工程三个学科为突破口。经过几年的努力,除化学成效稍逊外,物理学科成就斐然,最突出的就是布洛克因发现核磁共振现象而获得1952年的诺贝尔奖,成为该校步入名牌大学的一个标志。而成就最大的也许还是电子工程学科。特曼依靠出租学校的土地,建立高科技工业园——硅谷,不仅使该地区成为美国高新技术发展的代表,而且还为全校的资金、人才、教学和科研的大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斯坦福大学因此成为扬名全球的世界一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也有同样的历程。该校原来有14个学院,100多个学科系,各学科发展非常均衡,在“每个领域都要保持全美前三名”的口号下,每个学科发展水平都较高,但是没有一个学科是真正的世界一流,特色不明显,因而始终进不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后来,学校调整发展策略,重点发展生物原子工程,要求每个系都尽量与生物原子学科挂钩,有关院系从不同角度配合生物原子的研究,以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发明了劳伦斯加速器,也正是由于这个发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下子拿了17个诺贝尔奖,它的生物原子工程学科学科因此成为世界第一,从而奠定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

三、同类学科在不同类型的大学定位不同

大学学科门类下面有一级、二级学科,同一学科还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从国外一流大学的学科结构来看,不同类型大学同类学科的学科定位不同,即其内涵与发展方向不同。如第一类传统综合性大学,由于其历史悠久,所设的人文社科、管理及其他非理工科一般偏重于经典理论研究与教学,第二类大学则一般建立在本校理工学科优势之上,侧重于跨学科研究与教学,教学和科研内容中现代科技占很大比重,与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学科的应用性、交叉性、边缘性明显,这种以理工科为基础的交叉边缘学科的发展具有传统的综合性大学不具备的优势。如同样是经济学领域,1998年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经济学排行榜》中,MIT与哈佛大学并列第一,1999/2000年的排行中MIT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并列第一,2003年MIT的经济学又居榜首,2004年MIT排名第一,哈佛大学排名第二,但MIT经济学科的优势领域是工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运作管理等,而非传统领域。同样在商业管理领域,MIT的优势不在会计学、企业管理、财政学、非盈利机构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综合管理、税务保险等哈佛大学擅长的领域,而在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运行管理、后勤运输管理等与现代工业生产和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领域,因为这些领域需要强大的理工学科作为基础。MIT的经济学、政治学、语言学、管理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强大的理工学科优势——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学问题,运用电子理论和方法进行语言学、政治学研究,开创了这类研究的新领域,找到了与强大的理工科结合的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方向。

四、以雄厚的文理基础学科为根基,以强大的有特色的应用学科为主干,注重发展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学科

基础学科历来是办好一所大学的根本,是学校发展应用性、技术性学科的学科储备和前提条件,也是评价一所大学整体实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从科学学的角度看,基础学科是应用学科的知识源头,是科学进步的前提,也是应用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后盾,应用学科是基础学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它以直接的功利为指向,容易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离开了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就缺乏后劲和潜力,离开了应用学科,基础学科就缺乏生机和活力。而大量的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学科正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一流大学的发展表明,雄厚的基础学科,强大的应用学科,大量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是一流大学成功的保障。

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院设置来看,它们都设置了文理基础学院,并形成了高水平的学科或学科群。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东京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巴黎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都设置了文理基础学院,而且全部获得过基础学科如物理学、化学、文学等学科领域中的一个或多个诺贝尔奖[7]。人们所熟知的哈佛大学的政治学、化学、哲学,牛津大学的数学、化学,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生物化学,MIT的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都是极为知名的世界一流学科。

一流大学除了以一流的文理基础为发展的核心外,还特别注重将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有机结合,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上述十所大学除了文理学院外,普遍设置了医、工、经、管等一个或数个应用性学科,有的还以大学为基础形成了高科技园区或高科技产业区,并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牛津大学在发展文理基础学科的同时,还形成了强大的应用学科。今天的牛津大学不仅仍以神学、哲学、法律、语言文学等人文学科见长,它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的基础也很雄厚,而且还有强大的应用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冶金学、材料学、医学等,并以两类学科为基础,发展交叉、边缘学科,“派生出许多其他科目,从‘发展经济学’到‘犯罪学’,以及从‘数学统计学’到‘管理工程学’”。因为“牛津从来不认为发展新的学科可以损及它在人文学方面的传统优势。伟大的大学应该努力争取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作新的突破,同时维持人文学研究的高水平,在这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8]。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有机结合形成的边缘、交叉学科同样是一流大学引人注目的亮点,如斯坦福大学的电子工程系处于美国前列,它招收的博士生、硕士生的专业涉及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积分电路等8个大的领域,每个领域又设10多个分支学科,累计107个分支学科。这8大领域及其分支学科中,理、工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非常明显。

标签:;  ;  ;  ;  ;  ;  ;  ;  ;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结构的特点及其启示_哈佛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