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林业改革与发展_林业论文

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林业改革与发展_林业论文

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林业改革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理论论文,林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们定政策、做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都要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

回顾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造林绿化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正是由于我们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工作,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林情出发来制定林业改革和发展的大政方针,才使我国的林业建设步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林情出发,制定林业改革和发展的大政方针,是20年来我国造林绿化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

邓小平同志在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和林业建设,1981年夏天四川发生的特大水灾引起小平同志的深思。他指出,最近的洪灾涉及到林业,涉及到木材的过量采伐。看来中国的林业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利措施不行。在他的亲自倡导下,同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他还高瞻远瞩地号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小平同志的重视和关心,给林业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推动造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

——面上造林稳步推进。截止到1997年底, 全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由1978年的2369万hm[2]发展为3425万hm[2],增长了44.6%,居世界第一位。森林覆盖率由12%上升到13.92%,提高了1.92个百分点。 广东、福建、湖南、安徽、湖北、江西、浙江、广西、山东、吉林、江苏、海南等12个省区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造林绿化进程明显加快,造林质量稳步提高。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被动局面,进入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的新阶段。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深入开展。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和身体力行的带动下,从1981年11月开始,一个由亿万军民参加的大规模的义务植树运动在全国兴起。17年来,全国累计义务植树280亿株, 参加人数达54.86亿人次。部门绿化也各具特色,成效显著。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从1978年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来,先后启动实施了长江中上游、沿海、平原绿化、太行山绿化、防沙治沙、黄河中游、淮河太湖流域、珠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十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十大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区总面积705.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73.5%,覆盖了我国主要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地区。截止到1997年底,十大工程共完成营造林3654万hm[2]; 每年造林面积约占全国造林面积的60%,成为我国造林绿化的主体。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2578万hm[2],这些树木成林后, 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从工程启动时的5.05%提高到9%,净增治沙面积4万多km[2], 净增水土保持面积10万多km[2],受防护林保护的农田面积净增1534万hm[2],平原农区基本实现了林网化;长防林等工程也取得了很大成效,向纵深发展;试点启动的黄河中游等工程进展顺利。

——各类林业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到1997年底,全国速生丰产林基地面积由1978年的70万hm[2]发展为416.7万hm[2], 近年来每年新增基地造林46万hm[2]。全国经济林面积由1978年的610万hm[2] 发展为2190万hm[2],总产量达到5300多万t,比1978年700万t增长6倍多, 居世界第一位;全国薪炭林、竹林、花卉生产面积都成倍增加,发展迅速。林业基地的建设,林果业的发展,调整了农村市场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森林病虫害防治成效显著。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由80年代初的1000余个发展到1997年的2637个,测报、检疫、防治人员由6000多人发展到1997年的21359人,初步建立了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也得到加强;“八五”期间森林病虫害防治率由“七五”的40%提高到60%以上。

——林业种苗建设飞速发展。到1997 年底, 全国已建立采种基地271处(其中部省合建53处),可采种面积128万hm[2],年采种167.5万kg;林木良种基地供种率提高了30个百分点;全国每年完成育苗面积16万hm[2],生产合格苗木200亿株左右,容器育苗基本稳定在25亿—30亿株。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和林木种苗法规、标准也初步形成体系。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造林绿化在上述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总结我国20年来造林绿化的主要经验,最主要的就是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林情出发,制定并有效贯彻执行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林业改革和发展的大政方针,从而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建设道路。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二是实行各级领导任期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三是坚持“谁造谁有”的政策,采用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四荒”拍卖等多种形式,调动各方面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四是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不断增加造林绿化的投入;五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努力增加科技含量,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形式造林,不断提高造林绿化的档次和水平;六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地方、依靠群众,加快造林绿化的步伐等等。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客观地分析林业在新的发展时期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20年来,虽然我国的造林绿化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还必须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紧迫任务。一方面,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来看,当前的生态环境只是在局部得到治理,整体还在持续不断地恶化。我国仍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水旱灾害频繁。另一方面,从我国经济建设来看,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现有的森林及其林产品数量和质量都远远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当前我国林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森林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全国森林面积只占世界的3%—4%,森林覆盖率只有13.92%,是世界平均水平27%的一半; 人均拥有森林面积0.12hm[2],约为世界平均水平0.64hm[2]的1/6,是世界上森林资源贫乏国家之一。不仅森林总量不足,而且分布极不均匀,东部和南部条件较好的地区森林覆盖率较高,但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较差的西北等地区森林覆盖率却很低。青海省是我国两大河流——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森林覆盖率仅有0.35%,新疆、宁夏、甘肃森林覆盖率也分别只有0.79%、1.54%、4.33%。

——林分质量差,蓄积量低。成过熟林的面积和蓄积一直在下降,根据第四次资源清查结果,成熟林的面积和蓄积分别占林分面积和蓄积的18.51%和45.02%,与第三次资源清查相比,分别下降了1.94和0.2个百分点。同时,每hm[2] 的蓄积也不断减少, 第二次资源清查是81.08m[3],第三次是72.59m[3],第四次是71.2m[3]。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人工林累计保存面积达228.3万hm[2],但科技含量低,人工林林分平均每hm[2]蓄积只有33.3m[3], 不仅同林业发达国家不能相比,而且远远低于我国森林总蓄积平均每hm[2]83.6m[3] 的水平,这种现状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业的需要。

——林种树种结构比例失调,森林生态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在林种配置上,用材林多,防护林少。据第四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用材林占林地面积的78%,防护林仅占14.8%;在树种配置上,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针阔混交林更少,在人工林保存面积中混交林所占比重不足10%。长期以来,由于林种配置比例失调、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低,层次结构简单,系统稳定性差,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不少地方病虫害严重,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差。虽然森林面积在不断增长,但森林生态功能远未达到历史水平。

——森林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低。新中国的林业,可以说是从刀耕火种、手工操作的原始劳动方式起步的,以粗放经营为主的传统模式至今尚未根本改变。我国林木种子生产与林业发达国家实行定点定林分采种和农业部门定点制种、统一供种相比要落后几十年,个别地方不问种源,见种就采、有苗就造。近年来,在全面实施《1989—2000年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过程中,由于造林速度加快,中幼龄林抚育严重滞后,产生了许多“麻杆林”、“老头林”、低产低效林,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

——经济林果生产发展盲目,布局、品种结构不合理。近几年,各地把发展经济林界当成促进地方经济和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数量上发展十分迅猛。但由于信息不灵,宏观指导不力,造成生产发展比较盲目,名特优新品种比例低,综合效益不高,加之加工储藏能力低,设备落后。一方面市场饱和,价格低廉;另一方面名特优新果品少,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面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面对下个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对新时期我国林业建设做进一步的思考。林业既是支持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又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事业,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在即将跨入21世纪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推动着社会对林业需求多样化,进而影响着林业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

21世纪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特征,在林业领域中具体表现为在物质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质量木材、林产品的需求同林产品资源短缺,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在文化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带来的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与森林质量及配置状况之间的矛盾。

可以说,在世纪之交,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一个重大转折时期,我国林业建设也面临着一个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历史阶段。所谓传统林业,就是以满足人类的经济需求为主要目的的林业。这也是造成森林资源过度采伐、过度开垦的最重要原因。传统林业在日益增长、不断多样化的需求面前,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断产生,严重制约着林业两大功能的发挥。在现有的自然条件、经营水平和客观需要下,林业建设很难再沿着老路朝前发展。新的形势要求尽快确立现代林业的战略思想。现代林业是以满足人类的多种需求(主要包括生态环境需求、生活环境的需求以及对高质量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等)为目的,以森林分类经营为基础,以主导功能利用为方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机制完善,充分发挥森林各种功能,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高效可持续的林业。

在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过渡时期,我国林业建设的主要特征:一是由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单一目标经营向多目标经营转变;二是由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保护天然林,加快人工林培育转变;三是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四是由注重数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五是由部门林业向社会林业转变。

现代林业是相对传统林业而言的,它是对传统林业的继承和发展,是21世纪林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现代林业是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资源监测与管理等新技术、新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涵盖了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的全部内容。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才明确提出了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长远奋斗目标。所谓“完备”和“发达”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无止境的。

我们之所以追求第一个目标,是因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上、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美化环境、抵御自然灾害、保持生物多样性、维系生态平衡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今人类面临的一切生态环境问题,几乎都与森林的严重不足密切相关。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已经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主体,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特别强调:“在世界最高级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林业更重要的了”。这是一种世界性的共识。我国的森林资源本来就少,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更少,生态环境先天就严重不足;加之经济建设又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人口不断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很大,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挑战。这次长江水灾的惨痛教训用事实告诫我们,大力保护、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已成为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我们之所以追求第二个目标,是因为森林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要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发展林业对于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扶贫攻坚事业,增加劳动就业机会,加速山区、沙区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满足木材和林产品需求方面来讲,林业生产可提供1100多种产品,而且多数是不可替代的。

90年代初提出的分类经营思想,是对林业发展带有全局性影响的根本改革,涉及到林业的管理体制、投入机制、政策法律法规乃至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之所以要搞分类经营,一方面是由林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实现两大体系目标的需要,同时也符合现代林业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在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及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需要森林的生态效益;而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又要求提供多种林产品。因此,进一步调整林业建设与发展思路、方向及目标,对林业重点建设进行重新规划和部署,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分类经营不是林种的划分,它与《森林法》中五大林种的划分并不矛盾,它是对所有的林业用地进行分类。主要是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据,而不是以行政界限(比如一个县、一个乡或一个林场)为依据,将一部分区划为生态公益性林业用地,一部分区划为商品性林业用地,遵循自然规律和规则,在不同的地域内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建设和经营管理。当前林业分类经营总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对确实需要抓好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切实强化工作力度和工作措施,该保护的真正保护住,该建设的尽快建设好;对切实应该抓好的商品林建设,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使其尽可能高的发挥经济效益;对一时难以划定类型的地方,也要采取保护性措施,尽力减少由于经济利用而对生态环境构成的破坏,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群众对其依赖程度的减小,促其逐步向生态公益林过渡。总之,由于受我国特殊国情、林情的限制,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只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必须从实际出发,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考虑到各种条件的支持程度,在切实搞好规划的基础上,积极而又稳妥地加以推进。

根据新的形势、新的要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遵循现代林业的思想,按照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目标,大力推进和深化林业分类经营改革,以此为突破口,促进整个林业的改革和发展。据此,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造林绿化工作的基本思路要紧紧围绕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遵循分类经营的原则,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种苗基础地位。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以长江、黄河流域和重点风沙区治理为突破口,以铁路、公路、江河沿线绿色通道建设为网络,加大封山育林、飞播造林、退耕还林的工作力度,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统筹规划,加强管理,优化结构,集约经营,加强商品林业基地建设,稳步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大力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和优质珍贵用材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为国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展望未来,把握机遇,扎扎实实地抓好我国造林绿化工作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五大上重申,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才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和农业经济改革与发展全面推向21世纪的总体思路和宏伟目标。把保护、恢复和发展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提到了事关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决策的新时期林业建设指针。

目前我国林业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工作十分重视。1997年8月,江泽民、 李鹏等中央领导同志专门就生态环境建设作出长篇重要指示,代表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进一步明确了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林业发展注入强大的推动力。本届政府更是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始终把林业事业摆在重要位置,对林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前不久,专门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指出:“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要采取封山育林为主,结合人工造林、飞播造林、人工补植等方式,建设水土保持林”。国务院在灾后建设“三十二字”综合治理措施中,将“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放在首位,更加突出了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地位和作用。近一个时期,林业成了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的焦点,一个全社会关心林业、重视林业、支持林业、狠抓林业的高潮正在逐步形成。可以说林业工作的大环境、大气候、大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利,林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们要抓住机遇,开创营造林工作的新局面。21世纪,林业工作必须坚持以下的原则:一是坚持以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指导我们的林业改革和发展;二是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我国的国情和林情出发制定林业建设的大政方针;三是准确把握现代林业的特点,坚持分类经营的方向,尽快建立林业两大体系;四是要把林业置身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去定位,做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优质高效林业,促进山区、沙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根据以上原则,造林绿化工作的重点是:

1.进一步强化营林基础地位,总体推进造林绿化事业。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造林绿化发展势头很好,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加强对造林绿化工作的领导,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大力加强,投入上积极增加,不断推进造林绿化进程。

一是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扎扎实实抓好全民义务植树和面上的造林绿化工作。要按照“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为动力,以城镇绿化为重点,以农村大环境绿化为主体,实行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总体推进,全面加快绿化进程。同时要切实抓好面上造林,加快灭荒步伐。

二是继续推进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点林业生态工程要坚持并突出以生态效益为主,条件适宜的地方兼顾经济效益,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要加强重点项目、重点县和试验示范区建设,集中资金,规模治理,力争取得重点突破。

三是加快用材林培育,缓解木材供需矛盾。 据研究预测, 我国到2000年木材需求总量约为16000万m[3],到2010年达25770万m[3]。就我国目前的森林资源状况来看,缺口较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后,使木材供给缺口更加扩大,而且短缺的主要是珍贵树种材、大径级材和高档纸浆纤维材。随着经济发展,未来木材需求仍将持续增加,我们必须立足国内解决我国木材问题,加快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建设。

四是发展高效经济林、竹林,促进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经济林是调整山区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宏观指导,突出市场引导和效益为主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形成区域特色,实行规模经营,科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同时,要加大花卉、竹林培育力度。

五是要加大营林体制改革力度,提高森林经营水平。要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根据不同的经营目的,科学地确定森林经营方式,分类搞好现有中幼林的抚育管理和封育管护工作,切实加强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工作,要把造林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要结合营林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现有用材林、经济林、竹林、薪炭林、花卉等各类林业基地的建设布局,做到基地建设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加工利用相结合,把各类基地真正建成经营的第一车间,实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林一体化发展。

六是要抓好种苗基地建设。要根据造林绿化对种苗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种苗生产基地,加快工业原料林、经济林良种基地以及阔叶树、灌木和草种采种基地的建设步伐。要注意跟踪世界林木育种新技术,加快杂交育种和杂种无性系繁殖技术的研究,加大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推广力度,开展良种繁育、推广的新技术革命。要完善种苗监督的措施,不断提高种苗质量。

七是要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把森林病虫害防治与各项营造林措施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以营林为基础的综合治理。

2.进一步加快退耕还林。坡耕地是江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和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退耕还林是治理坡耕地的治本之策,要继续按照《森林法》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精神,认真做好退耕还林工作,尤其是营造林部门要做好还林的各项工作。

3.抓好天保工程营造林工作。实施“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人类面向21世纪对林业建设的迫切要求,是由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国情、林情以及世界林业发展的趋势所决定的。要把营造生态公益林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要采取切实措施,注意造林方式的合理选择,林种、树种的合理搭配,努力提高林分质量。

4.继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一方面要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制定《荒漠化防治法》等法律条规;另一方面要在认真执行《森林法》和《水土保持法》的基础上,继续配合各地落实《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执法力度,保护和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抢救和保护森林资源,从根本上确保林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来稿日期1999年2月

标签:;  ;  ;  ;  ;  ;  ;  ;  

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林业改革与发展_林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