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安全是建筑项目的灵魂,是维持建筑企业长足发展、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水利工程施工规模大、难度高、工期长,其施工安全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提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旨在维护水利项目安全建设。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基础性设施建设规模与范围的不但扩大,水利事业蓬勃发展起来,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供应与农业安全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环节作为水利项目监督管理的核心环节,是水利安全事故的高发领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节的复杂性、多变性,施工器械与生产设施的流动性,导致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难度系数较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重点加强水利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可靠的基本手段,需要管理人员归纳与探索出安全可行的管理方式,以保障水利施工的顺利进行。
一、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
水利工程与其他一般性工程相比,其施工环节的难度系数更高、条件更为复杂,存在着更多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
1、工程施工战线较长,工程施工规模较大,且涉及单位和因素较多,施工现场位置大多比较偏远且分散,远离城镇且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受气候、地质与地形等各要素的影响较大[1],交通运输等较为不便,安全管理的难度极大。施工现场的空间分散性使得地点变化极为频繁,对施工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再加上施工人员本身的工作强度较大,经常会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2、水利工程施工设计的要素较多、范围较大,专业性学科和技术较多。水利施工通常涉及到当地的河道管理、沿海堤防、水库大坝等施工项目,受河流潮汐、汛期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安全管理出现不确定的特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施工所设计到的专业技术和作业面较多,使得施工难度增加,如泵送混凝土、高空大体积混凝土的立模、浇筑、扎筋等都有着较高的施工难度[2]。
3、施工现场大多属于开放性施工,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做出有效隔离,施工设备、人员、材料等方面的安全管理难度也大大增加。再加上现场施工条件十分艰苦,工作条件与作业环节较差,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高处坠落、触电、坍塌等情况[3],使得安全监督与控制的难度系数大大增加。
4、水利施工人员大多是文化层次不高的民工,且多为建筑工人,对大型水利的施工标准、工序等了解不多,在加上水利施工本身分配的公种比较多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里作业人员的应变和适应能力较差。再加上作业人员本身的安全意识不高,导致安全事故产生的概论提升。
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1、强化安全管理,做好安全防范
在水利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意识的建立与思想上的重视是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施工范围领导层应当高度重视安全管理的工作,强化安全意识的建立,在实际施工与管理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安全作为施工各项工作开展需考虑的首要问题,将安全考核明确列为管理层考核的重要依据信息,并利用“一票否决”的制度对管理层进行约束,即一旦出现事故,相应负责人年度考核即为不合格,根据事故轻重决定奖金的扣除额度,重点激发管理层级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性。
其次,在管理中需要重点强化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将施工人员以往的“你要我安全”转换为“我需要安全”,建立一种忧患意识[4]。定期开展施工事故案例、通报、安全动员等会议,通过讲道理、摆事实的方式,在根本上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性与安全意识。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明确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为维护工程建设形象与声誉贡献力量,时刻紧绷主“安全”这一根弦,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再次,在水利项目施工前,管理人员应当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设计方案,针对危险系数较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编制适宜的安全管理措施,并在数据分析、计算的基础上,附带相应的立体图、平面图等详细文件解释,加大安全控制的力度。
2、施工队伍组建需重视安全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队伍组建之前,管理者需预先性挑选那些专业技术过硬、施工规范、做事踏实的工人。针对入场的施工人员开展岗前技术与安全教育会议,除去一般性的安全教育理论外,还需根据每一个施工人员不同的岗位开展专业性技术培训,特别是一些重点工程的特种施工人员,需要做到持证上岗。在水利工程开始施工时,管理者就应当积极组织施工现场的责任划分,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根据不同工序设置相应的安全管理小组,并挑选组长,将安全管理的权力、责任等划分到个人,组长拥有本小组作业范围内制止、出发违规操作行为的权力,并对区域内人员与施工安全负责。
3、组织施工技术与设计交底
为保证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能够落实到位,管理人员应当积极的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现场安全知识》,组织施工技术与设计交底会议,重点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制定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和针对性办法。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的时候,应当基于项目特点,重点突出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的工序或技术,通过集体讨论来制定相应措施,使得施工与管理人员都能够对工程做到心中有底。
4、制定安全制度,开展制度教育
从水利工程的业主方到施工方、项目组,都应当在安全第一的思想前提下,制定层级制安全管理制度,同时需结合本部门、本小组的自身条件和情况,既注重普遍适用性由注意针对性,结合单位的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要求和目标。针对安全制度的制定,应当做到“警钟长鸣”,以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执行。
5、进行工程安全管理监控
为提升管理的整体效能,管理者应当主动将过去的分环节控制转变,努力改变各个单位的各自为政、分散性、割裂性管理现状,避免项目建设与负责管理的分头式实施,将安全管理工作转变成一种动态化、联动性的模式,在项目整体安全把控的引导下,各个项目的子系统分别控制,实现横向信息的灵活性交流,针对先进的安全管理办法实现共享,在隐患、事故案例中实现互通互警。通过建立安全管理控制网,将系统中出现的任何“风吹草动”遏制在摇篮中,形成一种联合性控制网络,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管理的灵活性、实效性与整体性。
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作为水利项目管理的核心,在具体管理中,应当从管理制度、技术应用与专业人员设置等多方面加强管理,并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监督好施工工序中的各项规范性操作,针对安全管理各个要素加强控制,为建设出更优的水利项目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展锋,孙建锋.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1(06):33-34.
[2]李翠芝,邝霞.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11,23(11):114-115.
[3]邱宏.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11(06):162-163.
[4]王智军,荀雪霞.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西科技,2015,30(02):142-143.
论文作者:林黄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作业论文; 难度论文; 项目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