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工程建设智能化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_林勤福

电网工程建设智能化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_林勤福

身份证号码:44050619810711xxxx 广东奎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151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生产生活对于电力能源需求不断提高,电网建设工作的开展中一系列问题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电网建设过程中,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经济化、安全化、清洁化、开放化等目标,已经成为了当前电网建设工程施工的重要目标。本文就对于现阶段我国电网建设工程智能化施工技术的一些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电网建设工程;智能化;施工技术

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推进我国电网工程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与之配套的输变电施工技术及装备也应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和交互化等方向发展。发展智能化施工技术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一方面是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另一方面是施工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本文就智能技术在输变电工程施工中的研究和应用作一探讨。

1智能化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电网工程项目管理相对复杂,其涉及的项目也较多,主要包括:质量、进度、安全、投资、人员、合同、文档、图纸等各个环节的内容。随着工程项目的不断大型化,电网工程项目的目标控制难度大大增加,项目资料的编制与存取、调用与控制也变得更加繁琐,工程建设涉及的部门和单位也越来越多,相互的沟通和协调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思想为电网工程建设建立一智能化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则能大大提升电网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整个电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实现电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时化。智能化施工管理系统能够收集相关项目信息,并且能够完成信息的传输、数据的处理和信息的保存以及对日常信息的维护等工作,这些工作对于施工管理来说非常重要,人工完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智能化施工管理系统利用专家系统和知识工程等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能够准确而高效地完成这些工作。为电网工程项目的施工准备打下基础。智能化施工管理系统同时还包含土石方开挖与测量、地锚与运输、以及杆塔基础施工、抱杆、杆塔起吊、拉线与放线等内容,便于信息的提取与使用。

2.电网智能化设备现状分析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在我国的小型电网中,普遍采用的设备是电磁式继电器,对该继电器进行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们的主要工作,如今,人们已经掌握了电磁式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和各项特性,在实际管理中发现,这一器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它的灵敏度较低,具有较大的功率损耗,长时间的管理容易造成可动部位的磨损,易出现异常现象,这些特点都大大降低了电网智能化管理的可靠性,尤其在一些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更是频繁的出现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研究人员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电力系统中,给电网的改造开辟了新的思路,在我国的电网中,已经将很多高新技术引入到二次设备中来,人们开始将思维转向自动化水平高的二次设备上。与传统一次设备中的电磁式继电器相比,二次设备的优越性十分明显:操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对设备进行操作,电网设备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各项功能更加齐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等等。

3.电网智能化的管理

3.1电网智能化

电网智能化融合了各类先进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优化电网智能系统,能够保证有效实施设计工作。①电网智能化可以在无人值班的情况下,对变电器进行控制,并且有效提升自动化管理效率。②智能变电器是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在其实际管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远程控制,还能实现单元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利用两种控制方式实施控制工作,进而执行控制命令。③智能变压器系统是利用微机智能系统管理,可以集中控制电网智能化管理情况,实现独立化的机种保护功能,并且可以向监控系统传送保护信息。④电网智能化中的各类测量原件以及保护原件都是独立管理,可以将信号传递到调度中心,在网络平台上实现维护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电网智能化管理优缺点

在电网智能化管理的过程中,其本身就具有一些优点与缺点,相关技术人员要予以合理的分析。1)电网智能化的优点是可以利用站内监控功能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保证能够及时的对警报情况加以记录,在提升电网管理效率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其进行控制与调节,便于提升电网智能化的管理强度。同时,智能系统在实际管理的时候,能够实时控制自动化系统,引进GPS功能提升系统管理效率,完善管理功能。2)对于电网智能化的缺点而言,主要表现在“五防闭锁”方面。目前,国内部分电网智能化中还没有对变电系统的隔离开关进行自动控制,导致经常出现开关机械转动不可靠的问题,无法有效提升电网智能化的管理质量。此类问题的出现,不仅对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还会使一些智能化闭锁生产厂家受到强制化的制约,不能合理的创新相关产品。同时,还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4.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

电网工程施工质量需求一直在不断提高当中,特别是一些高压工程项目开工的过程中,在实际地形条件的限制下,整个施工都需要依靠大型的机械设备来参与完成。与此同时,在施工中出于对工期的保证,采用智能化设备进行施工,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水平,减少施工中事故的发生几率,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现阶段的智能化施工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单台设备智能化与机群智能化两个方面。第一,单台设备的智能化。通过对单台设备实现智能化控制,可以通过采用一些传感器与微处理器,对于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与信息采集,便于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参数调节与施工控制。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可以对于一些特定的拉力、张力以及牵引的相关信息数据,通过与主机设备进行交互,经过主机设备中程序的处理,自动化地对速度、拉力打消进行调节,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施工精度,并且更好地依据施工计划来开展施工。第二,群智能化。在电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在单机设备智能化的基础上,集群设备智能化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牵、张机群智能化的发展,使得整个施工系统得到了成熟,更好地满足了不同类型施工的具体需求。现阶段的机群智能化体系主要由单机设备与中控系统共同组成的。单机设备智能系统,对于施工过程中一些具体施工行为的进行了监测和运行显示,通过数据传输线路传输到中控系统中,中控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需求,调整施工设备的运行参数,并且结合计算机的计算和处理,输出施工作业模型。施工作业模型是智能化施工体系的重要体现,对于施工系统内的各个设备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并且实现了实时的监督和控制,提高了施工现场管理者对作业状态的监控水平,并且可以不断地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在智能化施工发展的过程中,机群智能化的应用,提高了整个施工过程的效率,并且对于一些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让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发现和解决,提高了对事故风险的规避能力。与此同时,采用自动化控制,可以减少了误操作的发生概率。在配电系统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现场的线路施工有着较高的要求,智能化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将一些新技术进行应用,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线路损伤,这对于输电线路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智能化施工技术应用对于电力建设工程施工中影响最为深刻的一环。

结论

在电网工程建设施工中,使用智能化机群技术,不仅便于操作人员实时掌握各个单机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单机智能设备的安全隐患,而且能够大大降低人工放线过程中人为因素对导线造成的损伤,大大提升输电线路建设的质量与效率,提高整体电网工程建设施工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盛克苏,王德玲,吴扬,等.数据库在智能化施工组织与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22(2):54-56

[2]许立太.SAQ-150牵引机智能化改造[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06

[3]刘利平,熊织明.1000kV线路采用2×(一牵四)同步张力架线施工中的几个问题[J].电力建设,2008,29(10):14-17

论文作者:林勤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  ;  ;  ;  ;  ;  ;  ;  

电网工程建设智能化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_林勤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