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电力系统开始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了促进国家电网在运行期间能够借助有效的运维管理方式,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实现相关运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也为了保证配电网络的运行安全,相关的工作步骤是受到控制的,就必须尽可能地提升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样才能够为广大的用电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其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稳定性。因此需要结合电力工程的施工特点与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促进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环节逐渐趋于完善。
关键词: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 电力施工项目的工程特点
电力施工工程在众多高速发展的项目中,其特点主要在于:第一复杂性,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性,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平衡,正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电力工程项目复杂的特点。电力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区,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较为落后的山区,都是需要电力维持人们的基本生活,但是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每个地区用电量和设备的技术,规模都是有较大的差异,这也就让电力工程设备配置完全统一的目标难以达成,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还是比较困难。第二密集性,电力设备属于较大型设备,在电力工程建设时,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并且在设备上的要求也非常高,正是因为这几个重要的原因,电力工程建设的密集性成为必然。第三变化性,电力工程的施工对环境变化,天气变化,工作地点的要求非常高,这种工程是在裸露地进行施工,天气的变化,环境的变化都会导致原定施工方案进行变动,所以要随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紧急调整。第四危险性,电力工程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高空作业的情境下,冬冷,夏热,极易导致冻伤,中暑等情况的发生,作业环境非常严峻,这些情况的发生都会导致人员的伤亡,危险系数也是比较高,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部门一定要加强安全监督工作。
2 现阶段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 施工材料的管理不到位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是物质基础。但相关人员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管理并不是很重视。首先,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时,采购人员通常不会对提供施工材料的相关企业做评估,在采购时也没有按照风险分散原则进行。其次,在施工材料运输方面,大部分电力工程企业对其投入较少,施工材料的损坏浪费现象频发,这对工程的质量也会形成比较负面的影响。此外,在施工设备方面常常“重使用轻维护”,这使得我国电力施工的技术水平与国际电力工程技术标准远远不符,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经常出现故障,电力工程的施工效果降低,工程质量自然就无法得到保证了。
2.2 相关的监管执行力度不足
由于条条框框的、老旧的监管执行方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已经和现实有很大的冲突,即使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调控,也存在较多问题。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管人员不能够保证工作结果,最终使得预期的工作标准没有达到,严重影响了施工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形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2.3 责任制划分不明确
我国电力工程在具体施工前会涉及许多部门的责任划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责任制度的落实并没有完全地被控制好,很容易使得各个部门责任划分不明晰,最终导致电力企业一旦出现临时性的变故无人承担或者来回推皮球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工程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另外,还有很多电力工程的管理部门的责任划分流于形式,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落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减了责任制的作用,造成了较差的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控策略分析
3.1 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点
安全责任制不单单仅限于电力工程施工中,它是任何施工顺利进行的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是电力工程施工健康进行的基石。电力工程现场施工安全、健康的推进完全取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二者之间的是一种因果联系,这种落实不能是平面上的,需要落实到点,需要将每一项具体事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各级单位制定统一安全施工细则,明确权益与责任,严格实施验收与追责,以点带面,形成一个安全体系,只有将责任细分化,实施逐级负责的责任模式,才能确保电力工程施工正常、有序地开展。
3.2 主观与客观上采取相应安全措施防患于未然
安全管理不是事后管理,而是变被动处理为主动防患,在事前控制安全隐患。在这种主导意识下就要求电力工程施工单位领导将安全施工放于首位,落实安全施工经费,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防护工具的投入中不能厉行“节约”,将客观的安全隐患消灭于无形之中。对项目的安全人员的配置不能边缘化,现场安全巡视落实到点,在领导意识中需要技术人员与安全人员双管齐下,除了技术年终评比外,增加安全年终评比,共同促进电力工程现场施工安全、健康、有序的进行。电力工程现场施工极易受客观环境因素影响。在恶劣天气情况下,设备在雷雨大风恶劣天气下运转,极易造成的设备损坏、漏电伤人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施工中需要做好预案,做好防台风、防暴雨、防雷电三防应急工作,在恶劣天气到来时,及时停止施工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3.3 坚持高标准的检查制度落实
对于电力工程质量的控制需要相关单位和技术操作人员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对于各个项目指标的审核要按照实际的标准进行控制,尤其是对于数字的检查,需要极其仔细。而且,在整个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的监督过程中,更是要公正无私,将客观的评价与技术标准相结合,努力做好每一项任务。而且,还要选择符合工程要求的优质材料,该类材料必须具备相应的合格证书才能够投入使用,杜绝不合乎规定的材料流入到工程中,造成安全问题的出现。
3.4 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现阶段的电力工程建设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但是就当下的发展情况来看,有很多的管理人员会凭借自己的经验主观臆断,不考虑实际情况的不同,将传统的管理理念生搬硬套,工程管理停滞不前导致脱轨现象出现,严重影响电力工程的建设和进步。因此,在正式的施工工作开始之前,相关的电力企业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工作,以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为标准进行落实;或者提前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熟悉图纸、施工流程等,这将有助于提高施工现场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而且也是对后期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一种有力保障。
3.5 提升电力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素养
只有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人人将安全施工放在心头,才是一个长久、稳定之法。因此,安全理念的培养就需要电力施工单位时刻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将安全管理转化成自身的自觉行为。只有施工人员从本质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产生安全事故的严重性,才能将事故风险降到最低。电力工程施工人员将宏观安全与专业技术结合,才能促进电力工程施工健康的推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在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相应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取得了明显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在国家电网运行保持着稳定的态势,而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也已经成为关键的技术问题,将其植入电网的工作环境中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也是有效保障我国电力工程施工安全与管理能够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许中魁.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研究[J].环球市场,2016(34):90.
[2]陈大祥. 电力线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综述[J].中国电子商务,2014(20):237.
论文作者:刘 庆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电力工程论文; 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