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成人教育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需要什么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08)09-0012-03
一、现实的困惑与拷问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成人教育学的地位为何如此边缘?为何如此难登“大雅之堂”?是成人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不重要吗?是发展成人教育的时机还不成熟吗?还是成人教育可以被其他教育形式所代替?……可以说,不是我们的社会发展不需要成人教育,不是我们的成人教育不重要,也不是我们的成人教育可以被替代;在我们看来,成人教育遭受的诸多非议和责难,就其关键原因来说,根本不在于外部,而在于自身。成人教育自身出现了问题,即理论上出现了危机,实践上陷入了困境。
就实践层面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成人教育的实践基本上处于功利化的误区,成人教育的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诸多高校发展成人教育,诸多社会力量举办各种成人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而是给高校谋取更多的利益,给教师带来更多的物质利益;而成人参与继续教育则大多数是为了获取那一纸文凭,从而成为帮助自己加薪、晋职、升迁的砝码。成人教育的发展陷入了所谓的“泡沫陷阱”,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制约了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而实践困境的出现,一个根本原因缘自于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乏力,甚至是无力与无效,尽管其他的一些因素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理论的危机与实践的困境二者共同作用,使得成人教育的发展陷入一种怪圈之中:理论的危机加剧了实践的困境,实践的困境又为理论的建构设置了诸多障碍。因此,在笔者看来,在很大程度上,理论研究的危机导致了成人教育和成人教育学存在的合法性危机。
就理论研究而言,反观现在的成人教育学者在思考些什么、在研究些什么、在言说些什么、在建构些什么呢?尽管我们不能抹杀有一部分研究者的确做出了一些令人感到欣慰的成绩来,但我们冷静下来思考就会发现,成人教育的研究基本上处于一种真问题被遮蔽、假问题不断被炮制、假理论不断被生产的困境之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没有被发现,需要研究的问题没有被提出,迫切研究的问题被搁置,而那些既脱离成人教育实践的研究,又无益于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却在主宰着、支配着成人教育研究市场。简单来说,就是成人教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真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既缺乏真问题的研究勇气,又缺乏真问题的研究能力。许多研究者在一些不值得去花费时间与精力的研究项目与课题上“贡献”着他们的聪明才智,“驾驭”着他们的时间,言说着一些或大而无当、或正确但却几乎没有多大价值的观点与见解,“制造”和“输送”着大批量的被冠之以“学术成果”的文章或著作。学术次品和学术废品,甚至是学术垃圾由此充斥着成人教育研究的市场。如此的研究成果,连自己都感觉到没有多大价值,又何以会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如此的研究成果又怎能作用于我们的成人教育实践,谋求实践的改观与优化。
在此情况下,成人教育,无论是其实践层面,还是其理论研究层面遭到质疑、责难和批判也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情。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嘲笑和责难:你们搞成人教育的在那里瞎折腾什么呀!成人教育是越办越差,以前还有许多真事,现在则变成交钱发文凭的机构了!你们发表的那些所谓的研究成果,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在哪些方面作用于成人教育实践,或者有益于成人教育的决策!成人教育研究已经穷途末路、山穷水尽、没有几年的支撑头了!作为关心成人教育领域的人士,我们能否去指责别人对成人教育的不公正态度,甚至是漠视、歧视成人教育的做法和行为,他们的责难难道是无中生有吗?尽管外界人士的有些做法有些过分或偏激,但成人教育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关乎成人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理应引起我们的冷静但又必须是深刻的思索,静中思痛、思中求变。
二、研究的突围与新生
面对无论是成人教育实践领域的困惑与迷惘,还是成人教育研究的无力与无为,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成人教育学的弱势和边缘这一客观事实,成人教育研究都应担负不可逃避、不可推卸的关键性责任,尽管成人教育发展困境和危机的出现还有其他诸多外部的因素。对于这些外部因素,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不管怎样,从外界责难中振作和超越,从自身困境中觉醒与崛起是成人教育研究者应有的姿态和立场。既然如此,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方式来直面我们的成人教育实践和研究现状?我们究竟该提倡和追寻什么样的研究取向呢?什么样的成人教育研究才真正是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呢?什么样的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成人教育理论建设的完善与提高呢?
1.体现独立
成人教育研究缺乏特色、缺乏独特性已成为严重问题,成为制约成人教育发展的瓶颈。而成人教育研究之所以为成人教育研究,就必须追寻与探究可以体现成人教育独特性,可以展示成人教育内在发展逻辑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这就需要我们的研究者理应具有较明确的学科立场和较强的学科独立意识。成人教育之所以能作为一门独立的领域自然要有其特殊的地方,自然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如此说,并不是为成人教育和成人教育学的存在提供莫须有的借口,而是事实使然。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决定了成人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成人教育的服务对象——成人的特殊性自然决定了成人教育的特殊性,这是成人教育研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这便为成人教育研究的独特性提供了最有效的支撑。成人依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人具有强烈的学习需要;成人具有多重社会角色;成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三个领域展开自己的生命等方面,这是我们从事成人教育研究的基本前提。这些客观事实为成人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显示了其必要。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成人教育如何担负其使命、履行其职责、真正体现成人教育不可替代的价值。此一问题是成人教育研究发展的根基,也是当前成人教育研究最深层的生存危机。成人教育研究在成人教育发展决策方面、在调控和引导成人教育实践方面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是个值得好好反思的问题。在我们看来,成人教育在此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可以说是大不尽如人意。成人教育研究并没有给自己一个合理恰当的定位,并没有拿出体现成人教育独特性、彰显成人教育价值的成果来。这是成人教育研究的硬伤,是成人教育研究的软肋。
成人教育研究领域不是各种观点、各种思想的殖民地和试验田,任由分说,甚至是没有什么值得说,没有专业性可言,没有规律性可寻。成人教育研究应避免成为其他学科领域的殖民地,防止研究话语的失语现象,抵制思想的移植现象。成人教育研究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属于成人教育领域特有的声音,即可以展现和揭示成人教育内在本性的声音,哪怕这种声音是微弱的,但只要是自己的声音就能获得别人的认可与尊重。当这种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慢慢聚集起来,就会成为一股不可轻视的重要力量。既可以从根本上促进成人教育实践的优化和健康发展,也可以赢得外界各种力量的支持和认可,从而驱动成人教育发展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2.立足现实
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努力方向。成人教育研究如何回归现实生活世界,把握个体生活世界与社会发展的态势以谋求与实现理论与实践间的互动也成为研究者的攻关课题。那种认为只有直接反映当下社会现实的理论研究才是有意义的观点尽管是片面的,但其强调研究对现实的关注却是非常有价值的。因此,对于成人教育研究而言,如果脱离了当下现实的语境,不与当下现实生活进行有效对话,便缺少一种务实的精神,这样的理论研究自然是没有生命力的。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与社会发展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要想更好地作用于社会发展,要想更好地服务于成人个体的发展,其研究取向理应走向具体,认真考察与分析当前的社会生活现实,把握成人工作与生活的基本处境。成人的日常生活,成人存在的基本处境是成人教育研究的源头活水。不立足于成人的生活实际,不关注成人的生活需要和生活追求,不分析成人生活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那么如此的成人教育研究究竟有何价值和意义,我们真是无从而知。浏览一下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研究成果是自说自话、闭门造车、凭空臆想、不着边际,从而从根本上无益于成人教育实践运作,对成人日常生活的价值几乎是零,甚至是副作用。相当一部分研究从根本上就没有去关注、去审视成人的现实生活,因此其研究只能是空话、套话一大堆,假话连篇,学术性不见踪影,真理性无处可寻,所构建的所谓的理论只不过是无人问津的学术废品甚或是学术垃圾,这不啻是研究的重大缺失,也是有限资源的浪费。如此的研究取向只能将成人教育的发展引向歧途,推入误区,只能以损害成人教育自身的信誉和地位为代价。好的成人教育研究必须把成人生命成长中的感觉、味道、体验和感悟都表达出来,从各个方面揭示出当代中国成人工作和生活的生存处境,包括生存的困境和对生活的设想。远离了成人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远离了成人的日常生活的所谓的研究,从根本上说只能是制造假问题、生产假理论、传播假学问。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应走向实践、走向生活、扎根实践领域,经常深入成人教育实践第一线,倾听实践工作者的心声,感受实践发展的内在脉搏,把握实践发展的未来走向,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沟通交流;而不能高高在上和孤芳自赏,从理论到理论,为理论而理论,使理论研究天马行空,与成人教育实践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天然屏障,与成人世界与成人生活相去甚远。
3.注重建构
一个不重视理论建构的学科或研究领域,其学术生命力是难以长久的。对于成人教育研究而言,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缺少坚实的理论思想和理论建构。目前许多成人教育研究大都置身于狭小视野、停留于表面描述、纠缠于经验总结、追逐于时髦炒作、徘徊于重复建设,从而未能很好地进行学理上的探讨与理论上的建构。理论建构的薄弱与乏力可以说是制约成人教育发展的根本性要素。成人教育研究基本上处于一种简单化的格局之中,而缺乏一种复杂性的思维,从而使研究缺乏深度和延伸性。成人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应该是成人如何在社会、人、教育的三重关系中生成与发展,从而不断实现自我的提升与完善;成人教育应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促进成人个体的生命健康和谐地发展;成人教育通过什么途径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于这些问题的独立性思考比较匮乏。目前,从哲学的视角、社会学的视角、心理学的视角、经济学的视角、政治学的视角、管理学的视角等层面所开展的综合性研究和普遍性研究还非常薄弱,无法拓宽成人教育的研究视野,深化成人教育的研究层次,从而对成人教育的认识与把握都流于表面与狭窄。一个没有过硬理论作为支撑的学科,其学科地位自然是边缘的,其实践运作自然是差强人意的。成人教育与现实社会的对接性比较强决定了其应用性比较强,但应用性的研究并不是对策性的研究,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理论水平的提升与深化。成人教育研究必须突破经验描述、经验总结的模式,从经验描述、经验总结提升到理论的建构,让经验从具体向普遍和一般跃升。成人教育实践和成人的日常生活为成人教育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与经验,如何将这些丰富但却相对零碎分散的素材与经验加以提炼与整合是当前理论建构最为重要的方面。当然,我们提倡理论的建构并不是要建立成人教育的宏大体系,不是要脱离或远离鲜活的成人教育实践和成人的日常生活现实,而只是意在强调理论探寻的深化与提升,建构起可以对成人教育实践发挥审视、导向、关照与鞭策作用的理论。如何建构有价值有意义的理论,需要成人教育研究者必须具有严肃的思想态度、严谨的研究作风、宽广的理论视野、深切的现实关怀、厚重的伦理使命感。
4.保持开放
成人教育研究应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这就需要强调开放的意识,寻求积极有效的对话。封闭只能是禁锢自己的研究思路与研究视域,只能会导致成人教育自身研究的裹足不前。因此,成人教育在研究取向上保持开放是必要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活力和生命力。第一,学科间的对话,即成人教育研究者不应固守一隅,局限于成人教育自身的领域,而应积极谋求与其他学科尤其是教育学科的对话。对话是视角与视角的对峙,是观点与观点的碰撞,是思想与思想的交锋。对峙才有敞开,碰撞才有火花,交锋才有跃升。只有在不断的对话中才能不断拓宽问题的研究领域,才能不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成人教育学作为教育学领域中相对弱势的学科必须积极谋求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尤其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及时汲取其他学科前沿的思想和观点来透视与关照成人教育发展,适时提出与探讨关乎成人教育发展与命运的前瞻性问题、实质性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建构水平,促进自身理论的成熟与完善。第二,要具有国际视野,积极谋求与国外成人教育研究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开展成人教育比较研究。近10余年来,关于成人教育的比较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一方面,国外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先进思想、前沿研究成果没有很好地被借鉴过来,另一方面国外成功的成人教育实践运作的思路和模式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台湾的成人教育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早有建树、颇有成效,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当薄弱。当然这种研究决不能是翻译,不是单纯的介绍,而必须是立足于我国成人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开展的比较研究,突出研究性和本土化,避免简单化、移植化,出现简单的“拿来主义”。第三,成人教育必须不断扬弃旧的观念、思想和理论,密切联系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世界教育发展的态势。在全球化、后工业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终身学习化的新时代,要运用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来指导和驾驭成人教育研究;真正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和趋向,合理定位成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在教育学体系中的角色担当;切实把握和反映当前的成人教育现实,积极引导成人教育实践向好的方向发展,真正发挥成人教育学在新的时代际遇下的应有作用。
在我们看来,成人教育摆脱目前的尴尬处境,必须自救,必须从自身出发,立足于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动向。既追求理论研究的拓展与深化,克服研究的低层次和重复性,以及无病呻吟的状况,又追求实践运作的健康发展,摆脱浮躁化、功利化、实用化的格局与模式,克服学术泡沫化的痼疾。在利用种种因素与力量调控与优化成人教育实践的同时,强化成人教育研究,确立合理的研究取向,优化研究项目与课题是摆在成人教育学发展面前的严峻课题。当然,理论研究状况的改观自然需要成人教育研究者一番艰辛的努力与认真的探索。成人教育的发展真切呼唤也渴望着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真问题”与“真研究”,以及随之而来的“真思想”和“真成果”。
收稿日期:2008-03-09
标签:成人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