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历程论文_吴翠平

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历程论文_吴翠平

广州市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景观生态规划是从欧洲及北美景观建筑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综合性应用科学领域。它不仅一直作为景观建筑学的一个主要分支,由于其对自然特性和过程的综合性要求,它也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且随着景观生态学向应用领域的发展,也逐渐将景观规划作为其主要应用方向,并已形成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体系。文章围绕景观生态规划发展阶段历程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景观生态;规划发展

引言

今天,无论是大尺度的景观规划还是小尺度的景观设计,无论是景观建筑学的实践操作还是理论探索,“生态”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和条件,无论这个“生态”在实践中是技术支持还是伦理基础,或者仅仅是术语和标签。

在生态学从一个相对含混的生物科学分支发展上升到一种世界观和信仰体系的历程中,景观规划是如何受其影响的?于此,我们需要一个历史视野,去探究可持续性景观生态规划理念、方法的形成与发展,给予这些有形或无形的发展过程以清晰的可以想象的脉络形式,也许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生态” 的景观规划任务的时候,知道该如何梳理的自己思路,调整自己的脚步。

景观生态规划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朴素的生态理念阶段;二是20世纪60~80年代,生态决定论阶段;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可持续发展模式阶段。

1.在第一阶段,景观规划的生态理念和方法主要在美国一系列的公园运动中有所体现。

1.1城市公园运动

现代工业带来的城市弊病刺激人们从理性角度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阶段的社会思潮是以浪漫主义生态哲学为主流,学者们不仅从哲学角度探讨环境问题,并且参与到生态规划的讨论当中去,代表人物及论著主要有:梭罗的《瓦尔登湖》、地理学家马什的《人与自然》、地质学家鲍威尔《美国干旱地区土地报告》、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生物学家格迪斯的《进化的城市》、野生动物学家利奥波德的《沙郡年鉴》等等。在此影响下,美国区域规划协会在1923年成立,开始支持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区域景观规划,研究解决城市环境恶化以及城市拥挤问题的途径。

1875年的纽约中央公园设计竞赛,是城市公园运动开启的标志。F•L•奥姆斯特德和C•沃克斯提出的以自然风景为主,辅之以人工园林的方案在竞赛中获胜,从而诞生了今天的纽约中央公园。中央公园绝无仅有的独特形式,是景观建筑学的开创性发展。其后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下参与设计了一系列的都市公园,如1866年的希望公园,1869年的芝加哥滨河绿地和1893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等。

另一位更系统地进行景观的生态规划的先驱是查理斯•艾略特。1900年前后,艾略特就用系统的、生态的途径规划来建立由海岸、岛屿、河流三角洲以及森林保护地构成的波士顿大都市圈的公园体系。艾略特还是最早在规划和设计中系统地收集信息和绘制地图,并且创造了叠加分析法。

1.2 区域公园运动

19世纪公园运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区域公园”系统的产生。其概念是:城市公园系统之外的大型自然保护区和自然风景保护区。通常由政府立法机关授权进行开发建设,分为“州级公园”和“国家公园”两个等级。

景观建筑师在区域公园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在自觉的生态理念下适时地保护了自然环境。比如约瑟米蒂公园就是在奥姆斯特德的建议促请下建立的;他提议的“向公众免费开放”成为公园管理的基本原则;他于1885年提供的《约瑟米蒂峡谷和大蝴蝶树》的报告是迄今研究美国区域公园运动最有价值的文献之一。还有长岛州级公园的设计师:考姆伯和伯格森所做的景观规划设计保持了原有的海滨状态并且80年来一直没有遭到破坏。“库克县森林保护区”公园的设计师索尔和莫里尔为了保护公园内荒原的自然状态,将娱乐和休闲设施集中布置在森林保护区的边缘,成为提供集中式良好服务的娱乐型公园典范。

1.3国家公园运动

1872年,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成立,由此拉开了国家公园运动的序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916年 “国家公园管理部”(NPS)成立,国家公园建设进入了更为有序的发展时期。

在国家公园发展初期,景观建筑师并没有能够在其建设过程中直接发挥作用,直到1918年,小庞查德成为NPS第一位景观建筑师。他以传统的自然艺术原则为基础的,以弹性的规划解决自然资源和风景资源在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平衡问题。接着1927年加入NPS的文特,建立了一套对每个公园规划设计项目都适用的标准,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美国景观保护和管理工作。

尽管这一时期景观建筑师已经投入到自然资源的规划保护工作行列中,但是对自然资源的规划和保护管理的方法依然是单一的,仅停留在对功能和美学的关注上。基于朴素生态理念的景观规划并没有能够将规划方法系统地和生态学的原理有机结合,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系统的景观规划方法。

2.第二阶段 20世纪60~80年代:生态决定论的倾向

1962年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揭开了隐藏在经济繁荣背后环境问题的面纱,使“生态学”一词广为人知。此外还有历史学怀特的《我们时代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生物学家埃里希的《人口炸弹》、经济学家哈丁的《公有地悲剧》等等,它们都从不同角度对环境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分析。

科学家和景观建筑师也开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探索一种大尺度景观规划的方法,重新思考视觉质量和深层环境因素两者之间的联系。麦克哈格出版的《设计结合自然》使景观建筑师成为当时环境运动的主导力量,使景观规划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具有可辩护性,而不是主观臆想。此外,麦克哈格还在曼宁提出的生态栖息环境叠置法的基础上,创建了千层饼模型,以景观垂直生态过程的连续性为依据,使景观改变和土地利用方式适用于生态方式。

60年代以来,尽管不同的景观建筑师、生态学家及规划工作者在其生态规划研究与实践中的方法各有特点,但总的来说是以适宜性分析方法为基础的。比如1961年,加拿大的希尔斯在安大略省规划中提出的北美适宜性分析方法;刘易斯的方法则试图区分主、次因素在规划中的作用,避免对不同重要性要素的“平等”处理;荷兰芬克教授将土地适宜性细分为土地实际适宜性、土壤适宜性和土地潜在适宜性三种;另外,生态学家奥德姆提出了著名的区域生态系统模型;生态学家哈伯提出了适用于高密度人口地区的土地利用分异战略(DLU)等等。

这一阶段,生态规划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态调查内容逐渐从只注重自然因素,扩展到社会文化、价值观及经济结构等方面。但是却偏重于生态学思想的应用,强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带有明显的生态决定论的影子;并且过于依赖分析数据,规划师的主观能动性几乎看不到;只关注单元内部垂直生态过程的分析,对单元间水平的生态过程和关系关注不够。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可持续发展模式

80年代以来,面对严重的环境和经济问题,人们开始忧思人类社会的存亡问题。针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可持续性,国际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

景观生态学与规划的结合,被认为是走向可持续规划最令人激动的途径,也被认为是在一个可操作界面上实现人地关系和谐的最合适的途径,1939年德国学者特罗尔提出了“将地理学的区域空间分析与生态学的结构功能研究相结合”的景观生态学新方向。其特点在于综合了地理学的水平空间(景观)和生物学的生态垂直关联层面的研究,其基本的理论基础来自于景观、生态及综合系统论三个方面。

景观建筑师以外的其他相关领域的如生态学家、地理学家、规划设计师都纷纷的投入到景观生态规划方法的研究和实践中来,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形成了许多各有特点和侧重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其中,麦克哈格基于适宜性分析的规划模式、奥德姆以系统论思想为基础的区域生态系统发展战略以及福尔曼等以格局优化为核心的景观格局规划模式分别代表了这一时期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发展的3大方向。

这一阶段,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也向前跨出了一大步,虽然景观生态规划方法百花齐放,却都关注到景观格局与水平的生态流或生态关系的关系,已经从狭隘的“生态决定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走上自然、社会与美学综合的可持续发模式。

4.结束语

景观生态规划历经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从朴素的生态理念到基于生物生态学原理进行适宜性分析的景观生态规划途径;从强调人类对自然适应的生态决定论,到今天关注自然、社会与美学综合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规划模式。可见,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有赖于对生态系统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当代景观生态学在理性和科学认识上,并不一定能给作为预测科学之一的景观规划描绘出明确的未来发展图景,但是在思想上可以使人类对待自然、对待景观更为谨慎,并从长远的利益来看待今天我们自身的行为。

论文作者:吴翠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  ;  ;  ;  ;  ;  ;  ;  

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历程论文_吴翠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