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读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论文

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读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论文

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
——读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庞芳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进行民族研究的人类学著作,它又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民族志,这本著作对人类学研究方法产生了重大启发,影响了之后的众多研究者,对于今日的人类学研究仍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特里布恩群岛 库拉 田野调查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张云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是人类学家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描述特罗布里恩列岛上土著人经济生活为主题的一部人类学专著,这是最早使用功能学观点研究非西方文化原始文化社会现象的民族志。《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作为“科学民族志”的代表作,确立了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法以及书写民族志的基本要求与规范,成为了现代人类学研究的典范,在随后很长时间内都影响着人类学者的研究模式和方法。

一、马林诺夫斯基和他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作为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非常注重文化的实用价值,为了写好《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这部人类学研究报告,马林诺夫斯基在1914年到1918年之间深入新几内亚进行了三次调查,在调查期间,马氏与当地人共同生活,积极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以便接触到当地人最为真实的一面,这才促使其写成了不朽的著作。

其后马林诺夫斯基通过将近二年半的田野调查,将特罗布里恩列岛上土著人的生活通过“库拉”这一贸易活动为中介全面铺展开来,做到了以点透面的精妙描述,从而全局性的揭示出当地特有的文化活动。由此,可以得知土著居民的生活尽管在现代人看来其生活和交往都具有空间上的封闭性和限制性,但是如果深入其中,我们将发现这些居民只是与居住在一个区域中的人形成了一个对外封闭的开放群体,只是他们仅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建立在自己祖先就已熟知的地域范围之内而不再对外探索。尽管这也许对现代某些观点所驳斥,嗤之以鼻为原始、野蛮、不开化,但是从一个民族自身发展的经历以及生活的某种要求来考察,我们会发现其社会生活充满了一种令人向往的宁静与和谐。

20世纪20年代所盛行的“欧洲中心论”,让欧洲人盲目的自信以至于鄙视其他一切人种,而马林诺夫斯基所做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这份人类学调查报告,却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其切身的感悟做出了不同的结论,尽管他还不能完全摆脱“欧洲中心论”的偏见影响,在书中称原住民为“野蛮人”,但是他已开始尝试将一个非欧洲文明及其生存方式介绍给欧洲人,使欧洲人开始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关注其他人种和其他文明,虚心学习他们的传统,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了解他们的文化内涵。思想与认识的独到都使马林诺夫斯基的这本《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对当时整个欧洲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所谓的“库拉”活动

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对于人类学研究对象进行论述时说:“历史学最重要阐明的论题是人类的意识,对历史学来说,人类意识的内在联系,人类意识的错综复杂,人类意识的影响,正是现实本身。” 马林诺夫斯基以库拉活动为研究对象来深入探寻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本质属性,正符合马克·布洛赫的分析。

在本书中,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一整套相对完整的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有效田野工作的秘诀”:“首先,自然地,学者必须怀有真正的科学目标,并且知道现代人类文化学的价值和标准。第二,他应当将自己置于良好的工作条件之中。也就是说,最主要的就是不要和其他白人居住在一起,而直接居住于土著人中间。最后,他还得使用若干特殊的方法以搜集、操作、确定他的证据。关于田野工作的这三块基石有必要稍加说明。” 随后他详细描述了实现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工作目标必须经由以下三个途径:“(1)必须用固定、明确的大纲形式记录下‘部族组织及文化构造’。‘实据统计文献法’就是做出此种大纲的方法。(2)在这一框架之内,现实生活的‘不可测现象’和‘行为类型’必须填入其中,这些材料只有通过巨细靡的观察,以一种民族志日记的形式记录搜集起来,这只有近距离地接触土著生活才有可能办到。(3)要搜集民族志的陈述、特殊叙事、典型发言、民俗项目、巫术咒式等等,以此来作为一种‘口碑集本’,作为土著人心理状态的文献。”

马林诺夫斯基说自己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一书仅仅“只是记录了野蛮人生活的一个方面,描述了新几内亚土著族际的贸易的某些形式”但是它是对“覆盖整个社区部落文化全部范围的民族志材料进行精挑细选后写成的”。因此本书含有马氏对田野调查及其方法论的相关论述,颇为详实。同时,马林诺夫斯基还认为人类学学者工作应当通过人类最为基本的活动洞悉其背后的本质属性,他对人类学寄予厚望:“民族志学者在从原始人类之思想、习俗之缤纷万象中得出一种普遍性的结论时,就其阐明了人类本质现象这一点来说,其工作是具有创造性,其意义和自然科学对普遍性原理的建构是一样的。”这样在田野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把所有文化现象中的定律、规则从不相干的事物中梳理出来,并最终“将这些分散的方方面面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现代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即是由马林诺夫斯基建立的,他结束了此前田野调查的毫无系统、方法单一和操作无序的状态,使人类学田野调查步入了规则而有序的状态。之前田野调查主要依赖于口译者(即翻译),而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是具有“直接观察”的特性,重视当地人的真实生活和真情实感,并亲自置身于其生活之中。

三、对于人类学的创新与启发

他还考察了库拉的各个路线及其分支,仔细的研究了与库拉相关的规则、民俗、信仰和实践,还包括与库拉有关的神话传说、巫术等一系列活动,即是以库拉为切入点来研究整个土著人的社会关系网。马林诺夫斯基即是通过库拉这一经济现象的研究描述,来考察各种风俗习惯如何在其社会实践中的相互依赖,最终为我们揭示了一种社会制度所需赖以建构的社会群体和个人心理基础,而这则与传统西方关于人类演进的进化论有着鲜明的不同。

多因素分析显示骨水泥注入量(OR=3.306,95%CI=1.351~8.091, P<0.05)、 骨 折 类 型 (OR=4.910,95%CI=1.551~15.544,P<0.05) 及手术操作部位 (OR=0.453,95%CI=0.219~0.939,P<0.05) 是导致PKP术后发生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的主要因素。

在调查期间,马林诺夫斯基对特里布恩群岛及其相近地区的库拉及其相关活动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首先他肯定了库拉作为经济活动的属性:“它是一种半商业、半礼仪性的交换,是为了自身的目的而进行的,以满足内心深处的占有欲望。”库拉尽管是一种经济活动,但其内涵又不仅限于经济活动,还需要相当多的其他环节与其相互配合,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其他活动为库拉这一神圣的活动服务。虽然伴随着普通的贸易活动,但其自身绝非是一种简单的商业贸易。由库拉活动为核心,辐射出众多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活动,诸如关于生产、经济、家庭、等级、社会关系等诸多问题,弗雷泽就曾评价说:“岛上居民在他们自己中间及其毗邻岛屿居民之间保留下来的那种非同寻常的交换体系,该交换体系只有部分是经济或商贸性质的。”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进行治疗(北京天惠参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3396),每天晚上患者对外阴部进行正常清洗,然后采取平卧位将甲硝唑放置到阴道深处,每次1粒,时间为7天。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雌激素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雌激素(新疆新姿源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0172),采用口服的方式,每2周1次,剂量为2 mg,时间为3个月。甲硝唑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在马氏之前的人类学一直处于一种“一种无聊的搜集古董的活动,是在野蛮人和‘残暴风俗及粗俗迷信’的奇特形态中闲逛”,这种错误的研究范式致使人类学的研究材料正在逐渐“令人绝望的快速消失着”。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马林诺夫斯基的田野调查,改变了民族学研究所处的“令人非常伤心而又荒谬可笑的境地”。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在论文《历史学与人类学》中说:“人类学家首先感兴趣的是无文字的资料,这并不完全是由于他所研究的民族不能书写,而是因为他所主要关心的东西与人们通常想要记录在石头或纸张上的一切都不相同。”马氏的田野调查法帮助人类学研究摆脱了在故纸堆中堆砌理论的传统,它告诉其学习者人类学研究的对象不仅限于文物、文字以及文献中所承载的人类历史,而更多的是基于已有的资料对当下活生生的史料——依旧活动着的群体——进行“抢救式”的研究,这才是人类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纵向并购:纵向并购又分为向前纵向并购和向后纵向并购,向前并购是指企业为了打开销售市场,获得更好的销售渠道,从而并购其下游企业的方式。向后并购是指企业为了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或者为了更好地提高生产能力,从而并购其上游企业的方式。

马林诺夫斯基在《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中所提出的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在他的时代以及之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类学学者,对于国内国内的社会学调查活动也有很大的启发活动,对至今的人类学理仍有一定的影响。因而,《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作为一本人类学著作,被英国人类学界誉为“新人类学”和功能主义学派的“出生证书”确是毫无疑义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深刻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开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处于关键期,进入攻坚期,也到了窗口期,这个“三期叠加”的历史性关口意味着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关键时期,更高的环境保护要求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融合的攻坚时期和实现“双赢”的重大机遇窗口期。

参考文献:

[1](法)雅克·勒高夫,等编.新史学[M].姚蒙,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2](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为历史学辩护[M].张和声,程郁,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3](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张云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李怡婷.功能学派内研取向的异同——读《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和《努尔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作者简介: 庞芳馨(1994-),女,硕士研究生,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史。

标签:;  ;  ;  ;  

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读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