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分析:乡村贫困群众不良心态问题研究论文_向德

原因分析:乡村贫困群众不良心态问题研究论文_向德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摘要:在新一轮的精准扶贫的政策实施下,贫困群众脱离原生贫困生活,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贫困群众社会心态成为新的问题,表现出一系列不良的社会心态:保守心态、依赖心态和争当贫困户心态。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在压力型体制背景下分析了这些心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贫困群众;社会心态;压力型体制

一、前言

“莱恩”认为在发达资本社会国家,贫穷已经不再是困扰社会的主要问题,社会主义和资本的矛盾不再突出,满足物质需求之后的心理问题是社会的真正问题。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生活状况日益变好,但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却没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显著提高,人们呈现了一系列不好的心态。反观中国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乡村贫困群众在国家政策帮扶之后,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脱离生活贫困线,贫困群众的奋斗热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反而有所降低。在生活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贫困群众会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而逐渐表现出的消极被动心态。根据进一步研究发现,乡村贫困群众的社会心态在压力型体制下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形成一种相互影响关系。

二、乡村贫困群众社会心态问题

社会心态包括一个时期历史片段的相对静止的心理特点,也包括在历史长河中社会心理的演变,社会心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地域性,更应不同的文化和亚文化的影响而具有特异性。乡村贫困群众的保守心态、依赖心态和争当贫困户的心态属于最外层的变动性社会心态,虽然最外层的社会心态对贫困群众的影响较快,但也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进行培养、引导成良好的社会心态。乡村贫困群众表现出来的依赖心态,最主要影响因素是他们缺乏自尊意识和道德素质不高,提升乡村贫困群众的个人素质,虽然这一群体在中国人口比例中不是最主要的部分,但是中国共产党是为全社会谋福利的政党,不仅为大多数人谋福利,也不会丢掉少数人的利益。2013年的中国脱贫攻坚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大部分贫困群众已经摘帽,节奏快但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因素,所以国家政策也是影响贫困群众社会心态的重要因素。希望能够分析出根本原因最终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乡村贫困群众社会心态问题原因分析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提升乡村贫困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是在乡村贫困群众满足物质生活要求基础之上的又一新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乡村贫困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乡村贫困群众的社会心态培育也响应了坚持大格局扶贫的扶贫战略,坚持做到了扶贫与扶志和扶智相结合,才能做到真脱贫、脱真贫。通过对乡村贫困群众社会心态的积极转变,有助于实现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上升到新高度。重视和发展乡村地区的道德素质教育和思想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国家持久永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后续动力。

(一)贫困群众的保守心态

对小额贷款的利用不够,不敢投资较大的产业。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贫困导致对大而远的投资不敢兴趣,低收入者只对短而小的投资感兴趣;对产业的发展没有信心;对扶贫干部不够信任,由于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精英虏获”资源和规避责任的可能性 ,导致很多产业并没有对贫困群众发挥实际的作用。这类问题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压力型体制背景下,基层政府没有让贫困户或其他主体参与到贫困户识别与调整,具体的帮扶项目的选择与实施、脱贫成效的评估等过程中来,忽略了贫困户的主体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扶贫产业上忽略贫困户的主体地位没有从贫困户的需求出发,导致很多扶贫产业“造血式扶贫”的得不到贫困户的支持。首先贫困户自身的长久形成的保守心态、因循守旧的思想不敢对有风险的事情投资,其次在这个过程当中基层政府在压力型体制背景下需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任务考核标准严格、任务工作量大,导致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忽略了贫困户自身的需求和贫困户心态的忽略,导致扶贫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后劲不足。为什么会对扶贫干部不够信任,这也是因为在压力型体制的背景下,扶贫干部过度追求脱贫速度完成任务,采取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措施,比如很多扶贫产业根本就没按照当地实际情况来发展,导致一年更换多种经济作物,导致贫困群众对基层扶贫干部失去信任。

(二)贫困群众的依赖心态

主要也是因为在压力型体制背景下,基层政府想快速的完成上级量化的任务,完成中央的精准脱贫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基层政府采取直接输血的方式来实现脱贫,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见效,但是输血只能短暂解决贫困群众的贫困问题,不能达到长久的脱贫致富的目的,其次在这个过程中助长了很多贫困户的依赖心态,导致目前很多贫困户对产业的参与兴趣不大。存在很严重的“等靠要”的现象,导致后面深度脱贫的难度较大,花大量的精力加强贫困群众精神建设和进行思想引领所带来的效果也是有限。所以在压力型体制下和采取扶贫措施的时候,乡镇和基层组织没有从贫困群众切身情况出发,忽略了激发贫困群众的自主意识。

(三)贫困群众争当贫困户的心态

不管是真穷还是假穷,村民都想成为贫困户,成为贫困户能够给贫困群众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其中主要也是因为在压力型体制背景下基层政府也面临一些困难:因为分派下来的贫困户指标名额和本乡镇符合现行的国家贫困线标准的绝对贫困户数相比是有多的,将多余的名额分给次贫困户则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完全按着两评二公的程序进行,不可能选出来,每个人都看到当选贫困户的好处,这样还会激发社会矛盾、造成社会不稳定性因素。”在迎接考评上,由于基层政府处于层级化组织结构的低端,决定着它要应对来自上层各级主体的考评,上到中央、下到县级,这种自上而下考评对基层政府来说是一项工作量多、压力大的任务。”在这样的运行机制下,难免会出现扶贫理念与实际执行的偏离;由于基层政府缺乏相应的资源,任务过重在贫困户的评选和考核中存在问题。

四、结语

应当构建贫困群众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政策。国家加强在个人层面的素质培养即自主意识。通过政府构建相关政策培养和熏陶贫困群众,使贫困群众建立起自主意识,比如政府可以通过良好家风的宣传和社会教育双重影响,提高贫困群众的自主意识,形成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其次是通过提升社会环境质量,个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个人与环境中互动形成的,社会氛围以及社会资源在促进个人素质的发展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供优质的资源和培养和谐的社会氛围是提高社会环境质量的主要措施。人的心态是一个人文化、素质、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乡村良好社会风气和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贫困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直接体现。通过贫困群众的社会心态可以直观的看出当前乡村振兴的成效。乡村是最基础最广泛的地域,只有逐步解决乡村最困难问题,才能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在 2015 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02).

[2]杭承政,胡鞍钢.“精神贫困”现象的实质是个体失灵[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4):97-103.

作者简介:向德(1995.03-),女,重庆巫溪人,硕士,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

论文作者:向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原因分析:乡村贫困群众不良心态问题研究论文_向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