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论文_赵佳佳

浅谈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论文_赵佳佳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数学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对数学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怎样更好地发展初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当务之急,也是更好地体现当前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数学技能和应用效果,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发展有很大作用。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意识

随着当前数学教学内容的逐渐深入,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转变,开始逐渐应用到实际中。数学应用意识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改善学生的数据处理、数据计算效果,提升学生数学能力,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科学技术发展质量,提升我国科学技术建设效果。而我们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的培养,忽视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一个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不会运用,将很难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于教育结合起来,建立统一的结构主体,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

一、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应用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在生活中寻找数学,体会数学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现数学的价值,可寻找具有丰富生活背景的案例。数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示范。

比如八年级(第一学期)“平移”一课,在教学中就可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滑滑梯、地砖的铺设、电梯的上下运动等引出平移这一概念,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得出平移的性质,并运用它的性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建筑物的装饰图案问题。学生马上想到应用刚学过的平移,只要墙上不断移动带有图案的模板,就可形成一幅幅漂亮的图案。这样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①度量自己的有30°角的三角板的三边长,得三边长后问: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什么关系?②再任意画一个含30°角的三角形,测量三边的长后问:关系是否仍成立?③任意画一个直角三角形,测其三边长后问:是否有以上的关系?然后让学生猜想、讨论、归纳得出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于是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开动脑筋去寻求证明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体验了定理的发现过程和探索了定理的证明过程,更体验到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重要的数学思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设实际应用情景,让数学问题应用化

教学情境的巧妙预设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从生活中找出适合课堂的实际应用情境,并进行巧妙设计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设计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其实,数学存在于学生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找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知识的联系,巧妙地根据两者联系设计练习,给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学习作好铺垫。选择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必须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碰到的问题,简单地讲就是取材不能高于学生生活,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取材要围绕主体的知识背景。其次,要通过创设情景,巧妙地设计问题,而这些问题确确实实在生活中困扰着学生,在结合书本知识之后又的的确确能够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提升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们感到书本知识在结合实际应用之后亲切、易懂、自然。

例如这样的一道题目:客车和货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城沿同一公路相向而行,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了120千米。客车再经过9小时到达乙城,货车再经过4小时到达甲城。求:

(1)客车、货车的速度;

(2)甲、乙两城间的路程。(要求:先用一种方法完整解答后,再用另一种不同的方法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式或方程组)

这道取材实际应用中的题目十分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经过结合本课教学知识,很多同学都得出了这样的思路:可以直接设客车、货车的时速分别为x(千米/时)和y(千米/时)。相遇后,客车行程为9x,货车行程为4y;相遇前,客车行程为4y,货车行程为9x,相遇前两车行驶时间相同,根据题意建立方程组。从而轻易地解决了这道来自中考中的难度相对较大的题目。

三、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

现实世界的存在形式千姿百态,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或读出它的数学表现或描述,而需要我们自己去描述、去发现。只有从数学角度进行描述,找到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才有可能进一步去探索其中的规律或寻求数学的解决办法。在学生探索解决问题和列方程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如何从现实生活的事物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在得出方程后,让他们观察方程特点,试着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给其下定义,老师及时表扬这些学生观察能力强,归纳能力也很强,下的定义很准确,然后让学生翻开课本交流、让他们能从中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新学的一元二次方程在现实生活应用中是确确实实地存在,这点非常重要.再经过一定量的变式练习后,让学生考虑问题,经历探索满足方程解的过程,学生讨论非常激烈,有的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很多同学都想到直角三角形中用勾股定理来求得滑动。

四、介绍数学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事例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是其他科学的基础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工具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除了工程物理和化学外,环境科学、神经生理学、DNA的模拟、蛋白质工程、临床实验、流行病学、CT技术、高清晰度电视、飞机设计、市场预测等等领域都需要数学的支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即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可以自己搜集有关资料并介绍给学生,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数学知识应用的具体案例,并互相交流。

通过激发学生应用兴趣、引入现实生活素材、强化实践和参与等多方举措,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可持续性发展铺设一道坦途!

参考文献:

[5]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6]毕渔民孙文英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 [S].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赵佳佳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论文_赵佳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