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和隐私权论文_王海月 殷化坤

隐私和隐私权论文_王海月 殷化坤

设计者:黑龙江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双鸭山农场中学教师

点评人:黑龙江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双鸭山农场中学

课标要求与分析:

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和“权利与义务”。该部分的内容标准是:“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2、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它有两项内容。

第一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知道、尊重,学习水平是了解,学习内容是“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和“别人的隐私”。前提条件是能够自觉地。

第二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情感、能力目标,行为动词是体会、学会,学习水平是经历、掌握,学习内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前提条件是关心和尊重他人。

教材分析

本课是《思想品德》(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上一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人格尊严权的内涵,集中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本课时将进一步具体说明其中的隐私及隐私权,使学生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学会维护个人隐私及尊重他人隐私。为学习下一课时“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奠定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

优势:通过前几课时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维权意识,有较强的权利和义务的观念。

劣势:中学阶段,部分学生对个人隐私认识上存在偏差。长久以来,由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整体社会环境缺乏个人隐私意识,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根本没有个人心灵的空间。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教材分析中指出:本框题按照“隐私是什么---侵犯隐私的危害---保护隐私权”的逻辑展开讲述。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确立本课重点为:隐私和隐私权的含义及内容。

课标要求“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学情中提到:“整体社会环境缺乏个人隐私意识,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根据课标和学情分析,确立本课难点为:正确对待和认识隐私与隐私权。隐私不是丑事。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分析(材料在教学活动中有体现)学生树立隐私意识,学会正确对待并自觉维护隐私和隐私权。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材料,提高学生自主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隐私和隐私权相关的案例及社会问题的技能。

知识目标:通过完成学案,学生了解隐私的含义,理解保护隐私的必要性,明确隐私权的含义及具体内容。

教学流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预设时间5分钟)

1、发放听写卡(教师准备每节课的知识点做成听写卡片,学生根据问题和空格完成听写内容。)

2、出示目标(教师出示具体学习目标,由学困生读出这部分内容,教师根据学生所读内容进行分析。)

3、板书课题《隐私和隐私权》

【点评:由复习导入能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掌握上一课时的重点内容。同时建立起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联系,自然的进行知识的迁移。】

活动二、立足教材,讲授新课(20分钟)

(一)人人有隐私

1、解决基础

(1)教师发放学案,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5分钟内完成学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学案解决本课中“什么是隐私”,“隐私的内容”“维护隐私的重要性”三个问题。这一部分选取小组中的学困生进行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对相应的小组进行加分。

(2)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小红的故事”,并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隐私的含义,内容,”两个问题。(此环节解决教学重点中的隐私的含义和内容)

(3)教师根据材料提出问题:隐私就是丑事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隐私意识。(本部分解决教学难点问题。)

2、运用能力

调动学困生阅读教材第47页“我们还有隐私么”这一材料,生成观点:维护隐私的重要性。(本环节完成教学难点中的“正确认识和对待隐私”部分。)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解决基础

根据学案组织学生讨论“隐私权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不得滥用隐私权”三个问题。这一部分同样选取小组中学困生来回答,答对的学生组内加分。

2、运用能力

(1)教学白板展示材料一:某影视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未经本人同意便被刊登在某晚报上。这位明星阅读报纸后,认为报社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问题:该报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了何种权利?

根据学生回答,生成知识点“隐私权的含义”。(此部分解决教学重点中的隐私权的含义。)

(2)教学白板展示材料二:一天深夜,某地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搜查。有人认为这次行动是违法的,有人认为这是合法的,你怎么看待这次行动?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知识点:隐私权的内容。(此部分解决教学重点中的隐私权的内容。)

(3)教学白板出示材料三:生活中未经本人同意,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领导拆看下属的信件。拆看信件者均认为自己有教育或者管理的权利。上述行为是否合法说说理由?小明认为应该把自己封闭起来,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这样就不必担心隐私被暴露了。他这样的想法正确吗?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知识点: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教师组织学生分析小明的行为,疏导学生不要走向误区,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此环节解决教学难点中的正确对待和认识隐私权。)

【点评:教师能够在政治课上调动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能进一步提高德育课的思想引领作用。】

活动三、头脑风暴,强记知识(5分钟)

限时5分钟背诵“隐私及隐私权的含义”,针对背诵较好的学生进行加分,学困生可以进行鼓励性加分。

【点评:这一环节能够趁热打铁帮助学生强记重点知识,对重点问题处理较好。课上组织集体背诵能够提高学生记忆知识点的积极性。】

活动四、脚踏实地,课堂检测(10分钟)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练习册选择题部分。完成后组内完善答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讲解错题,针对准确率高的小组酌情加分。

【点评:讲练结合,及时的查缺补漏。将学生不会运用的问题在课上解决,进一步完成知识目标的要求。】

活动五、回顾课堂,布置作业(5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并选取两个小组派代表引领其他同学回顾知识。教师根据代表的回答情况给予补充,并布置本课作业。

【点评:选取学优生完成小结,能发挥学优生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搞活课堂。这一环节的操作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总体点评

隐私和隐私权这一课时,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分析本课的重点是:“隐私和隐私权的含义及内容。”本课的难点是:“正确对待和认识隐私与隐私权。隐私不是丑事。”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扮演的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在具体教学流程设计中采取五个大环节,思路清晰,环环相扣,重难点处理得当。

论文作者:王海月 殷化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隐私和隐私权论文_王海月 殷化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