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小说_小说论文

论古代小说_小说论文

关于古代小说评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古代论文,小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山西古籍出版社有胆有识,邀集了几位倾心致力于我们古代小说的学人,共同编制了这一套崭新的评点本丛书,堪称创举与壮举,是一份可贵的贡献。同仁们得知我对这一事业深致赞喜之情,要我讲讲自己的感想,以资序引。于是不揣谫陋,承此重嘱,略叙所怀,兼表祝贺。如或刍荛可采,则不胜幸甚。

拙见以为,在我们中华文化史上,有一门至关重要的学术,存在了几千年,发生了巨大深远的作用,而至于今日,不但受到的重视很是不够——无人覃研综核,建立成一支专学,而且它本身也已不绝如缕,若存若亡了。若问此为何学?我将答曰:是为中华之笺注学。笺注学在我们的文化上真是源远流长,因而也发展衍变出很多的派别。不同派别,有个共同的目的:帮助读者,领会欣赏。简单地说,笺注学就是一种讲解学。

我以为,这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极具特色的创造发明,体现着炎黄苗裔的慧性灵心,深情厚意——别的地方的文化上是否也有堪与我们中华笺注相媲美的形态与内涵?我就深愧不知了。

比如,经史子集,笺注的情况何若呢?这似乎无待专家学者,只就作为中国国民的基本文化常识来说,也该知道百千之一二:《易经》有“系辞”“说卦”,《诗经》有郑笺朱注;《春秋》有“三传”,《史记》有“正义”“索隐”;《老子》有河上公、王弼,《淮南子》有“鸿烈解”;杜工部诗有“千家注”……,以至《世说新语》《文心雕龙》,莫不有其名注,简直已与正文成为不可分离的“必读”部分了;至于《文选》的“善注”“六臣注”,那能“独立”而“无视”于注解就会读懂正文的人,大约是世上绝无了。所以我常说,我们早该有一部题为《中华笺注学通论》这样的专著问世了。可惜,至今尚属阙如吧?

经史子集,皆有传疏笺注,甚至十三经之一的《尔雅》本身即是一部注释书,那么普通市民、乡间百姓们看的小说唱本,也有笺注本吗?

答曰有的——所谓“评点”,正就是笺注学被及了俗文学而形成的一种鲜亮的新流派和新做法。

先说说形式的来由。形式其实也是文化的一种产物,并非无缘无故,无根无蒂的东西。中国的古书册,演化到后来,其形长而不方,“天头”的空白纸留得很宽;“天头”下面是版框,版框内是竖行的“栏”线,行与行之间也有相当的隔离;框下也不就是纸边,还有小空地。这种形式,就是由汉字文化的竖写规律①和读书学子要根据师授的讲解笔记于书上,记的地位或在天头上,或在行侧边,各就其位。再者,学人程度较高的,独立思考,在读书时每有体会心得,感触议论,便也利用书册版面的空位,记下那些“小型”的“读书札记”。过去真正的读书做学问的,莫不自下此种功夫。这样,便很自然地产生出“评点”的笺注流派来了②。

“评点”确乎原只是一种上述的“读书札记”。但札记是为了自记自留,并没有要给人看的意思;而“评点”在性质与用意上便畸重于为给人看人解了。虽然这并不抹煞它原本具有的读书心得体会、感触议论的内涵,有时倒是加浓加重了那种质素,只不过它的讲说是兼有“读者对象”的了。

因此,我们传统的旧版小说,就有了眉批(写在天头上的)、行侧批、双行小字夹注等形式,有的还加上回前回后的总批③。我想,这只能在咱们中国式的书册上,出现这样的独特文化形态,在外洋的书上,似乎少见——也偶有很简短的“书边笔记”,但实在没法(也不曾)形成一种非常发展的、盛行的、丰富多采的“评点”格式与规范,风气与体裁。

所以我在此首先要请今日的、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读者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来由。然后,方可谈到“评点”本身的其他方面的事情或“问题”。

此际山西古籍出版社献于读者的第一批评点新本,共计六种:《三国》、《水浒》、《西游》、《儒林》、《封神》和《红楼》。这六部书,旧时所谓稗官野史,原来不登大雅之堂,甚至列为“禁书”。但从文学史上看,到这六部书出现之时,小说早已不再是说书艺人的事情,已经落入了文人创作的境域之内。明代文士的一大特点是不但思想活泼大胆,亦且文笔恣肆自由,打破了已往传统的束缚,各出新意,各有千秋。这些文人,水平很高,笔致超妙,大大不同于艺人的“话本”。自古道“惺惺惜惺惺”,文人的心血灵智之结晶,自然引来了文人的赏爱与评赞。于是文人们出来评点文人的小说名作了,——那时的市民读者是还没有评点文人小说的能力与条件的。

如今我们所得而详知并且常举的明末清初评点家,就是李卓吾(名贽)与金圣叹(名人瑞)。是名副其实的“奇士”,当时不为世人解,身被恶名,而且皆不得寿终(一自杀,一腰斩)。但他们评点小说的影响可实在是大极了!这种影响不但被及于士林,也深入于市井民间,以至穷乡僻壤。李卓吾本身,在正统士大夫眼中是个可怕的“邪人”,其论述悉属“异端”骇人之说,主要是个后世所谓的“思想问题”,倡导“悖谬逆乱”。金圣叹则将重点标志在一个“才”字上,他将《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六部中华文学代表作品标称为“六才子书”,各加评点,一经品题,耳目一新,立即风靡天下(连清代第一朝少年皇帝顺治都能背诵他的评本《西厢》)。从此以后,小说剧曲,倘编印不出评点本子来,简直就“不成气候”,难以行世——评点本成了标准版本,规格款式,全批本就成了带有权威性的“定本”!

金圣叹的评点自然接受了李卓吾的影响教益,只是他既以“才子书”标目,当然,他的文学欣赏成分就加重得多,他特别注重“文笔”的评论。而他那种满腔的热血激情,对读者的感染力十分强烈,真能“抓住”每一个看书之人。

金君的那种极口赞美前代小说作者的“锦心绣口”的批语,真能使阅书人为之眉飞色舞;而他那种为书中人物的遭遇命运而发出的“普天下才子佳人、忠臣义士,齐来一哭”式的呼唤或“号召”,也确能令读者看官们随之而泪下!

这样的评点,对于普及通俗文学,对于提高一般人的审美水平欣赏能力,所起的作用之巨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更是难以估量的。

这就是我想到的评点文化的意义与价值,要点与特色。我以为这是中华的独创,外洋未必“也有”④,值得我们自珍自重,十分宝惜这个传统。

评点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种讲解、辅导、指引、提撕,所以也就有点儿像教师的“讲义”;但它异于“讲义”者又在于两点:一是很少用“填鸭式”硬灌法,而以启迪浚教为主;二是它很讲“平等”——不像自踞“台上”,务在“训人”的那种自高自尊的派头神气,而是平易近人,总是在读者的同一地位上,拉他们来一起共同的欣赏讲论那些古人往事,悲欢离合,治乱兴衰,一一设身处地,共鸣同受。这种风格,大约也还是中华文化上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崇伟精神吧?

有人说,评点者总不过是他个人之见,一己之言,它的影响既然巨大深远,那它如不正确,则是贻误读者,害人不浅;倘如此,又何以值得全盘肯定?应该看到它会流弊丛生。

这个意见是不错的。但是万事皆有利弊得失,哪有都是“一面”的“纯粹”的?当看谁为主次,以定取舍。比如还拿教师的“讲义”作比,难道教学的先生所讲所授,就不是他个人一己之见之言?不管教材多么文本“固定”,讲解发挥,也绝离不开个人的心得体会,否则的话,那“名教授”与“冬烘先生”之间不就该划等号了乎?

我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因为倘不如此,终将无以表达我对山西古籍出版社印行这套评点丛书赞喜的理由,那会被人误为也无非是“顺口”的好话。

今日肯来恢复这种濒于断绝的评点传统,是值得赞扬的行动,这无疑会为弘扬我们中华优秀文化增添了一簇美好的锦绣。况且,重要的一点更在于:今日能来从事这种评点工作的学人们,毕竟不会再是李卓吾、金圣叹的“复活”,他们具有前人不能有的新的优超条件,学识思想,又经过数百年的洗礼更新,他们的评点成绩就会展现出过去所不能有的水平与光色。这也自然是我乐为之序的一个原因。

“评点”,已经成为一种文体的专名,它自有体段风规,不与众同。旧时也用“评批”“批点”“批评”“点评”……小小变换的称呼。那“批评”不与后世的“挨”了“批评”同义,那“批”与“大批判”更无交涉,不可误会错觉。“点”原指“圈点”——也是我们独创的“文艺批评”的形式。赞赏的文句旁加圈,次者加“点”,最好的还加“双圈”“密圈”,坏的、败笔,旁则划黑杠子,可谓“态度鲜明”,毫不含胡的。圈点,本来是读断句逗的符号标记。“点”又有贬义,因为“文不加点”的点则是点灭、抹掉、涂改了。但不管怎么解,我们的“评点”主要精神是欣赏赞美,发挥表彰,而不是相反。循是以推,这套丛书之名著,为何要出评点新本,其主旨也就不言自明了。这套丛书第一批恰好是六部书,我想不妨给它取上一个新名目,叫做“新六才子书”。真的,这确实是中华明清时期的六位大才子的伟著杰构,当之无愧。而新评点本又不啻花妍而衬以叶美,马骏而副以鞍鲜,使之光采发越,意蕴昭腾,可以引人入胜,可以发人深省⑤——这宁非我们文化文艺工作史上的一大盛举!

由于这还是一次勇毅的试验,也许限于许多条件,作得还不能完全惬心满意,还会留有不足与未安之处,需要改进;但它的问世,闯开新路,丕振颓风,奠下基础,影响后来,这都是预卜“贞吉”的。亦序亦颂,载欣载兴!

周汝昌书于甲戍七月

编者注:此文是周汝昌先生为山西古籍出版社《新评新校六部古典小说》所写的“总序”。题目是编者加的。

发稿/杨济东

注释:

①中华汉字竖行书写,盖从造字为始,即是如此安排;其上一字之末笔与下字之首笔距离最近,竖写汉字,由上而下,联联贯贯,故书写最便,节时顺力。西洋字母之联缀书写时,虽为横向,而前字母落笔与后字母起笔距离最近最便,其理正同,皆合科学。苟不如此,必为反科学之书写法也。

②前人读书时所记于册上者,有辑成单行者,有连书籍正文合刊为“评本”者。清代纪昀即有《文心雕龙》《瀛奎律髓》以及义山诗、东坡诗等多种批点本印行于世,称为“纪评”,是其著例。

③亦有只加回前回后总评者。此盖原书空位太少,加评不便,亦属原因之一端。

④西方小说研究方法,有所谓Close reading者,我姑译为“紧跟密读法”,即逐字逐句紧盯细究的办法,但未闻使用何种办法纪录其细读的心得体会?假使有之,料亦与中国点评之风格意趣不同。中国评点,随字随句即可出以一条或多条,其精神则近乎Close reading或可比较而观之。但西方至今似仍无“评点派”之流行款式,恐怕也与洋书的横排密行窄边之版式不无关系。

⑤高明的批语真是一种享受,如我专举的戚本《石头记》之回后批——“写宝钗、蚰烟相叙一段,真有英雄失路之悲,真有知己相逢之乐。读书至此,掩卷出户,见星月依稀,寒风微起,默立阶除良久。”(57回)

请看,这种中华独有的“评点”,味道如何?好是不好?是文乎?是诗乎?是哲人情种之思乎?

标签:;  ;  ;  ;  ;  

论古代小说_小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