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太极拳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成绩的分析研究论文

2017年全国太极拳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成绩的分析研究

麻 飞

天津大学体育部,天津 300350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资料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7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的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同一组别的两个人的实力存在较大实力悬殊,一般都为水平高的队员带水平低的队员,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其运动成绩;运动员动作质量扣分主要出现在编码23、25、50、59、70等,其中弓步和上步、进步、退步、跟步等是其重要的扣分动作。运动员演练水平均不高,均处在“一般”档,其中第4级4.20-3.81分数档人数居多。演练水平是影响1-8名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决定因素;9-16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受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的影响,其中演练水平的影响较大;运动员对吴式太极拳的理解、运动员的基本功、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演练水平及音乐背景等都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全国太极拳锦标赛 吴式太极拳 成绩分析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竞技武术的诞生,发展拓宽了中国古老武术的发展空间,丰富了武术的文化内涵,为武术的继承、发展及世界范围的推广与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增添异彩。竞技武术作为现代武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由于其国际化背景和奥运战略的强力支持,使其在现代武术的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太极拳作为武术拳种的代表,其推广普及范围很大。近年来,国家为规范太极拳竞赛体系,更好推动太极拳发展,促使更多专业运动员练习太极拳,推出来很多竞赛形式。其中双人太极拳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它不仅要求运动员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更要求两人之间要默契配合。竞技体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取比赛优胜。因此运动成绩对于运动员来讲至关重要,目前关于双人太极拳成绩分析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这就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理论空间。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7全国太极拳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成绩分析为研究对象。

一是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及时改革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体系、投入方式、组织形式,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政策思路与配套措施,对于改变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不利局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财政部、水利部创造性地提出了“集中资金、连续支持、整县推进”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政策,促进了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农田水利建设格局由此焕然一新。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竞技武术套路和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如2012年修订的《武术竞赛规则》太极拳动作质量扣分点,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通过研究分析,为调查设计提供依据。

1.2.2 资料分析法

从表2可以看,2017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共有5个扣分点,扣分次数累计高达118次。其中编码59的扣分次数最多,有49次扣分,占动作质量扣分总数的41.5%。运动员在上步、退步、进步时脚拖地的情况相对少一些,重心起伏以及抬脚过高现象较多一些,也可能与运动员平时不良的训练习惯有关,也有可能因为很多运动员刚专项时间不长导致的;扣分次数累计排名第二的是编码为50的弓步,其中有48次扣分,占动作质量扣分总数的40.7%。运动员在做弓步是后腿膝内跪现象较明显,这也与运动员平时训练不注意,或是抱有偷懒心态有一定关系;扣分次数累计排名第三的是编码为70的失去平衡,其中有9次扣分,占动作质量扣分总数的7.7%。编码70一直以来都是竞技武术套路比赛扣分出现相对较多的扣分点,运动员在赛场上由于过分紧张或是身体没有充分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晃动,在分脚、蹬脚动作中表现较为明显,这主要与运动的心态有很大关系。经验丰富的运动员相对于年轻运动员来讲,这类情况出现频率就会低很多。扣分次数累计排名第四的是编码为23的分脚、蹬脚,其中有7次扣分,占动作质量扣分总数的5.9%。扣分次数累计排名最后的是编码为25的摆莲拍脚、单拍脚,这类扣分相对出现次数较少,其中有5次扣分,占动作质量扣分总数的4.2%。类似于编码23和25扣分动作的出现,主要与运动员基本功及运动能力有关。

一是,直接向受伤害者表达自己的歉意。例如我们经常向对方说的“不好意思呀”、“抱歉了”等。这些话语在任何表示歉意的场合都可以使用,是比较简单的一种致歉方式,其中“抱歉”的感情程度比“对不起”要低,“对不起”相比更正式化一点,而“不好意思”更具口语色彩,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使用到。

1.2.3 专家访谈法

(1)2017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同一组别的两个人的实力存在较大悬殊,一般都为水平高的队员带水平低的队员,这样就严重拉低了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同时也拉高了低水平运动员的平均成绩。

1.2.4 数理统计法本文根据2017全国太极拳锦标赛竞赛通电子评分系统对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参赛运动员动作质量、演练水平的记录情况,运用EXCELL及SPSS软件对调查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本文的数据支持。

(2)2017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的动作质量扣分主要出现在编码23、25、50、59、70等,其中弓步和上步、进步、退步、跟步等是其重要的扣分动作。

2 结果与分析

2.1 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1-8名成绩分析

表1 2017年全国太极拳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1-8名成绩一览表

表1结果显示,2017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个人成绩及最后排名。其中获得第一名的是北京队,其两名队员的分值一致,实力均等,两人个人排名接近,因此总排名较为理想;获得第二名的是广西队,其队员周琳海的个人排名为第一名,队员黄重愉的个人排名为第15名;获得第三名的是宁波队,其队员林东东的个人排名为第二名,队员傅俊嵘的个人排名为第14名。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的均存在两人实力明显悬殊的现象,一般都是成绩好的队员带成绩不好的队员。虽然这样也可以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但很难拿第一。今年来很多运动员为了获取运动等级,参与太极拳锦标赛,选择水平高的队员带水平低的队员。这样对于取得理想运动成绩其实是不利的。我们从北京队的情况可以看出,北京队俩队员的个人实力都不算最强的,勉强于前三名,但他们的总排名最为理想。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还需要实力相当的两人进行搭档。

2.2 动作质量(A组)扣分情况的统计分析

通过将福州市划分为市辖区与县域研究单元,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技术的支持下,对福州市市辖区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时空变异度量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通过查看2017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项目的录像,收集、统计、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各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得分以及动作质量各扣分点进行理论分析。

表2 2017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扣分编码统计

表3 1-8名、9-16名的A组扣分统计

本次比赛共有24组,48名运动员,其中弃权一组,剩余46名运动员。根据上面表2的统计,这些运动员所有的动作质量扣分为118次。从表3可以看出,2017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的个人1-8名运动员在动作质量分上没有一个扣分的,他们的A组成绩都为满分(5分),在竞争激烈的全国赛赛场,每一个细微之处都需谨慎,稍不注意一个点扣出去,那么机会是很难进1-8名的。运动员之间竞争的基础就是动作规格,动作质量是保证运动员取得理想运动成绩的基本保障。竞技体育最有魅力之处,就是其激烈的观赏性。从9-16名运动员的动作质量扣分编码可以看出,他们分脚、蹬脚同样做到了零扣分,平衡类编码70也是做到了零失误,但摆莲腿、击拍落空现象依然存在,有3人次扣了编码25的分值,占动作质量扣分总数的2.5%;有7人次扣了编码50的弓步分值,动作质量扣分总数的5.9%;有15人次扣了编码59的上步、进步等分值,动作质量扣分总数的12.7%。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这些9-16名的运动员步法还是稍微差一些,也就代表了他们的基本功还是差一些。因此,在以后的训练中教练员还应多重视运动员的太极基本功及基本动作的练习,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2.3 演练水平(B组)得分情况的统计分析

表4 2017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演练水平得分情况(N=46)

从上表4对2017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演练水平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发现,目前运动员双人吴式太极拳的演练得分主要处于三档九级中的“一般”档,主要是:4.20-3.81分、3.80-3.41分、3.40-3.01分,这三个分数段。其中处于第四级4.20-3.81分数档的人最多,有29名运动员,占此项目总参赛人数的63%;其次是第五级的3.80-3.41分数档,有13名运动员,占此项目参赛总人数的28.3%;最后是第六级的3.40-3.01分数档,这一级人明显少很多,只有四名运动员,占此项目参赛总人数的8.7%。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对于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的演练分差均不大,而且相对分值不高。

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征询有经验的学者、开发商和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意见后,对指标重要性等级进行两两相比,建立第1层指标u1、u2、u3、u4和u5之间的判断矩阵U:

2.4 最后得分与各项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表5 最后得分与各项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从上表5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最后得分与各项评分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表明排名前8名的运动员的最后得分与演练水平高度相关(r=0.989,P<0.001),与动作质量没有显著性相关(r=0.474,P>0.05)。9-16名运动员的最后得分与动作质量相关(r=0.694,P<0.05),与演练水平高度相关(r=0.867,P<0.001)。由此可以看出,演练水平是影响1-8名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决定因素;9-16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受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的影响,其中演练水平的影响较大。1-8名成绩的运动员在劲力、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套路的编排、动作与音乐的配合、演练意识等各方面要明显优于9-16名的运动员。1-8名运动员在演练上动作连贯、劲力绵长、动作舒松缓慢,这些优势是他们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对吴式太极拳传人、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宗维洁老师进行访谈,更加准确地了解吴式太极拳动作质量的扣分情况,认真聆听了他们对本课题的看法和宝贵建议,以确保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可行性。

目前,欧盟国家在天然气的管输环节存在多种管理模式,既有市场型,也有垄断型。以德国为代表的私营模式中,每条私营管道由一个公司垄断经营。以英国、意大利和法国为代表的国家垄断模式中,由国家对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推动天然气产业步入成熟期。英国在其天然气市场进入成熟期后,对国有公司进行了私有化,逐步放开市场,其他国家也正在逐步放开。以荷兰为代表的混合运营模式,由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合营的管网公司共同经营天然气管输业务。欧盟天然气管网监管机构包括欧盟委员会和各成员国政府监督机构,监督各环节业务分开,管道向第三方开放[2]。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较低,导致学生在阅读中对相关问题的理解、认知、分析等不足。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而是将学生的自主阅读环节进行缩减甚至直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阅读中得不到有效地锻炼,使其自主阅读能力无法提高,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阅读的效果,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2017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的演练水平均不高,均处在“一般”档,其中第4级4.20-3.81分数档人数居多。

(4)演练水平是影响1-8名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决定因素;9-16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受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的影响,其中演练水平的影响较大。

3.2 建议

3.2.1 运动员增加赛场经验

年龄小,赛场经历少,如果在赛前遇到突发状况会对场上的发挥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应多加培养运动员的应变能力,多组织运动员参加各类比赛,增加赛场经验,使之能从容应赛。

3.2.2 运动员注重基础练习

图3(a)为对摆杆角度控制的对比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改进型ADRC在经过3.19s就可以将摆杆角度控制稳定,而双闭环PID则需要4.5s;图3(b)是对小车位置控制的对比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改进型ADRC在2.15s就可以达到目标位置,双闭环PID控制器则需要3.5s。

武术基本功是运动员不断进步、不断上升的垫脚石,更是年龄小的运动员过渡到专业运动员的必经之路。在训练过程中,应该细化到每一个动作质量的扣分点上,通过基本功的练习,强化运动员的动作规格,避免扣分动作的出现。

3.2.3 努力提高运动员演练水平

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对套路演练所包含的要素、内涵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要想在演练水平上获得高分,应注意套路编排的创新性、完成难度动作的稳定性及套路演练的艺术性等。还有,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修改和完善对演练水平的打分应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客观性。

参考文献:

[1]刘同为.2007年全国女子武术套路锦标赛动作扣分点及其对套路发展影响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10):1-2.

[2]孙若海,吴剑,林小美.关于基层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动作质量评分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03):108-110.

[3]郑雅恩,段宗贝.2008全国武术冠军赛男女长器械技术质量的研究[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62-65.

[4]辛双双.从竞赛规则的嬗变看竞技套路技术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6):123-125.

[5]刘涛.从新规则的实施窥探套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1):84-86.

[6]温佐惠,王明建,艾泽秀.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得失分因素之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02):68-71.

[7]何瑞虹.2002年武术套路试行规则评分内容的相关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1422-1424.

[8]刘敬丽.现行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9]刘敬丽,周俊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导致的动作质量问题[J].现代交际,2011(04):125.

[10]温佐惠,王明建,艾泽秀. 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得失分因素之比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02):68-71.

[11]黄新峰,曹原. 武术套路新规则的实施与训练的嬗变[J]. 安徽体育科技,2010(03):20-23.

An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Men's Double Wu Style Tai Chi in 2017 National Taijiquan Championships

Ma Fei
(Tianjin University Sports Department, Tianjin 300350, China)

Abstract: The results of the men's double Wu Style Taijiquan in the National Wushu routine Championships in 2017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literature, influence data,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o 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men's double Wu Style Taijiquan in the National Wushu routine Championships in 2017 has great disparity in the strength of the two people of the same group. The high level players with low level players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their performance. The score points of the athletes'movement quality are mainly in the code 23, 25, 50, 59, 70, etc., in which the bow and step, the progress, the retreat, and the heel step are the important deductions. Athletes' training level is not high, they are in the "general" file, of which fourth 4.20-3.81 scores are the majority. The level of exercise is the main determinant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irst eight athle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performance quality and the level of exercise of the 9-16 athletes' athletic performance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evel of exercise.

Keywords: National Taijiquan Championships Wu Style Tai Chi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

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839(2019)8—0034—04

作者简介: 麻 飞(1993~),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标签:;  ;  ;  ;  

2017年全国太极拳锦标赛男子双人吴式太极拳成绩的分析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