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思考论文_戴洪财

关于构建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思考论文_戴洪财

摘要: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中流砥柱。现如今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构成及完善,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本文对构建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思考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思考

引言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科学决策的一大前提,是评定各级政府改善环境质量、治理环境污染效果的有力依据。政府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同样要求环境监测要不断推进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以此增强政府履职能力及服务水平。

1新时代的总体发展路线

曾经依靠各级财政投入的传统发展道路,改变为依靠人才与科技的创新型发展道路;开放是创新的必然性,要求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把握联动,对国内积极引导生态环境监测市场,不断挖掘深度,对国外积极参与国际生态环境监测的交流,使我国在国际上占有主导地位;协调是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在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确保整体,解决城乡发展不均匀、区域发展不均衡以及人才分化严重的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主义理念,要求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建设全民共享、共用监测成果,全民参与其中。

2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主要功能

2.1在污染治理过程中提供充分的信息数据

环保工作开展的前提需要精准有效的数据作为参考,例如,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都有其专有的数据。通过环境监测,可以有效地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根据不同时期数据的变化,再制定相应的污染治理方案,从而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信息数据的整理可以将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整合,这对于环保工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面对日益严重和变化复杂的环境问题,环境监测的处理方法也会相应进行调整,以确保真实性,这是环境保护工作长期、稳定进行的关键。任何项目的环境监测工作都离不开人员的参与。因此,需要对环境监测的人员进行必要培训提升,人员的专业性将直接决定信息数据收集的准确性。

2.2可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方向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说,环境监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环境保护部门通过环境监测,可及时有效掌握所处地区的气候环境、水体质量、空气质量、土壤状态等相关依据,进一步找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有效针对的改善措施,以此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除此之外,依托开展环境监测,还可开展对所处地区的重要污染物、生态污染实时发展状况进行及时反馈,为环境保护部门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新型环保方案、标准创造极大便利。

3构建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基本原则

系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不断强化安全意识,要切实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加精确、更加全面的数据依据,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与此同时,还要注重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确保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要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实现依法监测,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规范性。

4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发展措施

4.1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全方位实施监测

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涉及多个环境要素的数据分析,包括区域内的土壤、大气以及水资源等多个内容,因此,需要以系统化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监测,避免单一监测导致环境保护的失衡,引发相反的作用。而想要全方位实施监测,需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同时,还要明确重点污染源的监测责任。在严格落实排污单位规定的标准条例的同时,还要实行排污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标准。通过对重点污染物的监管,达到预警的效果,以更好地防止重点污染源对环境的破坏。此外,各级的环保部门也要根据国家发布的环境保护及卫生标准严格落实各项规定,建立起重点污染源监测与执法行动的联动机制,通过各部门间的通力合作,逐步开展公共卫生保护与环境监测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加强专业技术培训

现阶段,环境监测的工作量比较大,给予的薪资也比较低,造成了薪资与工作量不符合的情况,因此,会有大量的工作人员辞职,导致人才流失。因为环境监测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需要工作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都达到了标准,因此,相关部门要对技术人员加强培训,使其熟练的掌握有关技术,保证对新技术能够合理的操作。同时,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也要加强,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以此来满足工作的需求。

4.3推进环境监测的科技发展

首先,加大环境监测管理信息平台开发建设力度,打造大数据库,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持,并通过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及时准确反馈,以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服务。其次,不断提升环境监测科学技术,增强环境监测预警功能,提高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的监测重视度,不断将环境监测技术科研成果引入至环境监测实践中,全面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4城市生态环境单元监测系统的具体规划

首先是环境生态监测类,它能够实现传统环境监测技术,而主要监测的对象一般是大气、固废循环系统等。其次则是自然生态监测类,一般监测的对象是生态水体管理系统、生物栖息地保护等一些具有生态方面的基础设施状态。然后则是人文活动方面,会监测一些移动通信的基站。最后则是行为方面,通过防灾避难、可持续植物种植以及低碳慢性交通系统的状态。这些规划的结构都要根据这一社区单元内所呈现出来的生态活动进行具体的监测,然后要根据具体的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它们对于当地环境的实际影响数值,通过公式换算成单一的EF值,将其转化成可计算的碳排放总量,然后再进行总体上的生态评价。

5对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思考

5.1生态环境建设体系必须要完成现代化

它主要服从于环境管理,进而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会议明确指出,让加强统一组织领导,理清生态环境监测体制机制,明确生态环境监测的职责,界定市场监测职能以政府的职能,加强国家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在区域层面,打造国家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控制中心;在各地方设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切实管理,与国家目标统一,达到互联网共享的目的。

5.2统一制度规范

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使生态环境监测有章可循、有法律可依。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规章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标准技术规范,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提供统一的制度规范。要制定统一的监测与评价指标,逐步实现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储存的标准化,与此同时,要不断提升监测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以及科学性。

结束语

进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这是进行生态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对策,积极构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1]胡家忠.基层生态环境监测短板[N].中国环境报,2020-02-27(002).

[2]李伟娜,田建茹,邵蕊,徐琬莹,左华.青岛市生态空间遥感监测与评价[J/OL].中国环境监测:1-8[3]张晶.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城市环境监测规划研究[J].清洗世界,2019,35(12):48-49.

[4]青海省科学技术厅课题组.2018年青海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综述[J].青海科技,2019,26(06):4-9.

[5]李飞龙,杨江华,杨雅楠,张效伟.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水生态系统变化与健康状态[J].中国环境监测,2018,34(06):37-46.

论文作者:戴洪财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7

标签:;  ;  ;  ;  ;  ;  ;  ;  

关于构建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思考论文_戴洪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