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导向下的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论文_白程予

城市规划导向下的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论文_白程予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 要: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一些新的城镇大量涌现出来。建设城镇时,就会使用到大量的土地,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因此,做好现有城镇建设的用地调查,并将各块土地位置标记好,拟定出各块土地的使用性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科学化的手段,对需要二次开发的地块,做计算和分析,使其能在建设城镇,以及扩张城镇的过程中的使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更好地做好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工作。本文就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

关键词:城镇规划;建设用地;空间拓展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不合理的用地空间拓展,导致城镇用地的无规则蔓延,缩小了农耕土地面积,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矛盾问题。对此,城镇规划建设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科学统筹规划城镇建设,科学控制用地空间拓展,从而支持并带动城镇化健康建设与发展。

一、城镇建设使用土地的现状分析

调查分析当前城市规划工作活动,很多城镇都想要把高速发展城镇的机会牢牢抓住,以此,推动城镇发展,实现跨越大发展。这样的思想状态下,让城镇建设用地空间不断增加,成为了快速发展城镇的一个手段,甚至还有部分城镇的建设,要在短时间内,将建设使用土地的面积,扩大一倍,或者一倍以上。这样下去,农民可以耕种的土地面积,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减少,同时存在浪费土地资源的问题。为此,对城镇建设中当下使用土地的情况,展开详细的观察,促使当下土地使用更加有效,才能将以上问题解决。城镇发展不再是单一模式边界增长,这是在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下出现的后果,进而导致了城镇边界的扩大的无限制需求更加严重,最终将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城镇建设同样会面临更大的难题。

二、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的原则

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拓展并不是无目的和无原则的拓展,在建设城镇之初,就应该制定出适合该地区用地拓展的原则。确保城镇建设用地的拓展规划,能同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让二者存在一个有效的衔接,进而发挥出城镇规划导向下,对用地空间拓展的控制和指导作用。当前可持续发展是重要战略之一,为此,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成为了每一个城镇规划中,城镇建设用地拓展需要遵循的原则,将用地空间拓展同自然资源、环境因素,结合在一起考虑,提高拓展质量。另外,还应该遵循土地供给需求之间关系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弹性,实施规划要合理,进而使得拓展高度科学化和合理化。

三、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中面临的问题

1、盲目拓展,引发矛盾

在国家城镇化建设政策的引导下,个别地方政府与城市规划部门盲目开展城建拓建工作,试图凭借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增加城镇人口总数来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提高一个地域空间的城镇化水平。在不考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情况下,盲目地占用农耕土地,非法占用非建设用地,不科学的城建规划、毫无克制的用地空间拓展不仅损害了农业人口的利益,引发了社会矛盾,同时,也无法同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形成了诸多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个别城市周边地区出现了耕地被强制征收,可利用的农业土地在不断缩小,农民无地现象,社会矛盾十分突出。

2、城镇人口飞涨,环境问题突出

随着各地区城镇建设规模的不但扩大,用地空间的持续拓展,城镇人口也随之在不断上升。调查分析显示:城镇人口的飞速增长推动了建设用地的急剧拓展,刺激了用地空间的疯狂拓展,这其中必然要非法占用农业耕地、草地、牧地等,导致农用耕地面积在不断缩小,城镇工业文明正在不断侵蚀着农业文明,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生态环境恶化、污染严重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此,城镇规划引导下的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必须注重用地空间的保护,保护农业土地、保护耕地与林地等,维护农耕土地的面积等成为城镇化建设中的一大问题。

3、耕地减少,粮食危机

城镇建设用地空间的盲目拓展,使得大部分农耕土地被征占为城建用地,毫无规划、毫无节制的情形下,农耕土地面积会逐渐缩小,用于农业发展的土地空间将面临丧失的危险,然而,中国人口却在不断增长,使得人均农业土地面积占有率不断下降,将带来巨大的粮食危机,甚至会酿成更大的社会矛盾问题。

四、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策略

1、量化分析空间拓展

城镇规划下,一些地域的城镇发展,主要是想迎合城镇发展需要,然后就想在短时间内将城镇化水平提升,所以,规划城镇的工作中,将城镇发展寄托在城镇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上。但是却忽略了城市规模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否平衡这个方面,也忽视了保护耕地和非建设用地的重要性,出现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为此,量化分析城镇空间的拓展非常有必要,统计城镇建设用地的面积,并计算出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比例,将这些数据计算分析,以科学的依据,控制城镇建设土地使用数量,进而更好地保护林地、耕地、草地,更好地实现城镇规划。

2、科学应用未利用的土地

城镇规划工作中,在城镇建设方面,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土地的归属权不是非常明确,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监管城镇建设的力度还不是很高。比如,已经建好的城区中,还有一部分没有使用的土地,这就是浪费土地的表现,利用土地的效率不是很高,不利于城镇整体化发展。从这样的问题去看,科学应用已经完成建设区域内没有使用的土地资源,是提升使用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整理出建设完成区域内没有使用的土地资源,并分析该地周边的具体情况,让该片土地变得有价值,使其具有一定功能,不再是一块没有用处的土地,这样就不需要在建设城镇的过程,向外围拓展土地面积,而在内部实现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的目的。

3、再挖掘和再利用建设完成区域内土地资源

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利用价值更高,为此应该重视对已经建设完成区域内土地的再挖掘和再利用,这种二次利用,促使城镇建设的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也让此块区域的基础设施,以及其他设施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使用效率,边缘地区可以更好地发展经济,进而经济不断增长。再挖掘和再利用城区内的土地资源,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该城镇的人口,分布模式更加科学,防止出现人口过多拥挤在城镇中心生活的问题,也就能改善外围区域发展过于萧条的问题。

4、更好地保护非建设用地

单一模式下城镇规划,不能很有效地对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进行控制。想要让这样的问题得到解决,必须让城镇规划更具层次性和多角度性。除此之外,还要重视保护非建设用地的工作,是其在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中一个刻不容缓的工作。实际城镇建设的用地空间拓展上,必须要强化对耕地、林地、草地、非建设用地的保护,将这些地块的边界划分清楚,非建设用地有一定指标,严格控制这些指标,制定出相应的非建设用地保护制度。以土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做好保护非建设用地工作,这项工作可以当成为对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的一种技术措施。

结语: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需要城镇规划的科学引导,实际的城建空间拓展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城建概况、空间形态等,选择科学的拓展模式,重点保护农耕土地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形成科学的城镇建设与规划。

参考文献

[1]郎昱,叶剑平.国外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理念探讨与启示——以德国、美国和日本的一些城市为例[J].资源导刊,2018(2)

[2]廉永哲.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J].城市建筑,2016(8)

[3]余兵,丁中军.浅谈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3)

论文作者:白程予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城市规划导向下的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论文_白程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