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物理习题的设计论文_吴多星

吴多星(南京大厂高级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44)

习题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新课程背景下,习题教学不是淡化了,而是对其要求更高了,传统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是建立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的,在教师的支配下,学生进行被动的学习,过后布置几道相类似的习题再让学生模仿套用解析,使大部分学生积累的只是知识,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在新课程理念下,物理习题教学的功能应该是使学生掌握能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在运用物理知识与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创新意识与多种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设计高效的习题进行教学可以起到深化、活化知识,巩固概念、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应变能力、及时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效果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就以我在教学中的几则习题设计案例浅谈习题教学的设计。

一、巩固基础,扎实有效

在刚刚学习完新的物理概念、规律之后,对应基本的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应用基本概念和物理规律分析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例如学习功的概念这一节内容。

例1:如图1所示,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1=10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s=2m。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2=4.2N。

求:(1)F1、F2分别对物体做的功。(2)F1、F2对物体做的总功。

设计分析:本例题设计中涉及到分力及合力的功的计算,其中正功、负功及总功的计算均有体现,能很好帮助学生理解刚学习功的概念,深入理解课本中“几个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这一规律。

二、层层递进,逐步深入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在习题教学的设计中,利用相似的情景,改变条件,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巩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时的一个例题设置。

例2: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2N。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

拓展一:将例题中的“摩擦力是4.2N”改为“动摩擦因数是0.25”, 其他条件均不变,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g=10m/s2)

拓展二:将例题中的“水平拉力”改为“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7°角”,大小仍为6.4N,其他条件均不变,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已知cos37°=0.8,g=10m/s2。

设计分析:例题中摩擦力最初是直接给出,到要求学生去求,再到水平拉力变为斜向上拉摩擦力的再次变化,设置的问题一样,考察了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时必须先会受力,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可以节约时间,达到对问题的深层次的理解。

三、举一反三,提升效率

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如能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将某知识点的本质特征概括出来,并以此为依据去阐明别的相类似的事例,便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扩充。通过某一典型题目,来提炼一种规律,感悟一种技巧,最后沉淀一种能力。于是这个题就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一种沉淀,将来当类似的情景一旦出现的时候,沉淀被激活,所以这个题就找到思路。能力得到发展,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3:原题:如图2所示,一薄木板斜搁在高度一定的平台和水平地板上,其顶端与平台相平,末端位于地板的P处,并与地板平滑连接,将一可看成质点的滑块自木板顶端无初速度释放,滑块沿木板下滑,接着在地板上滑动,最终停在Q处。滑块和木板及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现将木板截短一半,仍按上述方式搁在该平台和水平地板上,再次将滑块自木板顶端无初速度释放,则滑块最终将停在( )。

A.P处B.P、Q之间

C.Q处D.Q的右侧

变式题:如图3所示,一小物块初速v1,开始由A点沿水平面滑至B点时速度为v2,若该物块仍以速度v1从A点沿两斜面滑动至B点时速度为v2’,已知斜面和水平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 ( )。

A.v2>v2’B.v2<v2’C.v2=v2’  

D.沿水平面到B点时间与沿斜面到达B点时间相等

设计分析:原题中巧将斜面受力的余弦值换为斜面长度的余弦值,而这一值正好等于斜面对应的水平长度的值,再利用动能定理轻松解决问题。变式题实则与原题是相同的,学会分析是将力的余弦巧换为位移的余弦,这样会对学生的思维提升有较大的帮助。

一节优秀的习题课教学,需要学生、老师的共同参与,而富有创造性的习题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师的优秀智慧,好的习题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通过多元的学习方式领会科学方法,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从而获得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新课程理念下,物理习题教学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论文作者:吴多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6月总第17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7

标签:;  ;  ;  ;  ;  ;  ;  ;  

例谈高中物理习题的设计论文_吴多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