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集约化发展的理论、类型和模式_粗放型经济论文

实现集约型发展的理论、类型与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类型论文,模式论文,集约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我国今后十多年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所在。迄今为止,理论界对粗放型与集约型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概括地说:耗用大量资源求得经济增长是粗放型;节约资源,以提高资源转化效率为主的经济增长是集约型。建国初期迫于形势,因陋就简没有更多地选择余地,顾不上效率。各地方、各单位热衷于要资金、上项目、铺摊子,即搞得是粗放型处延式扩大再生产。几十年来问题成堆,粗放型增长已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以效率为中心的集约型既是势之所迫,也是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问题是如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如何提高效率,首先要解决哪种资源的转化效率。对此,我们试图从区域生态经济角度进行解析。为了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应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1、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作为发展过程,应如何掌握与推动这个发展过程;2、要明确以什么资源效率为中心建立效率结构。3、依据什么,怎样确定发展模式。

一、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

(一)发展是结构、功能的变换过程。发展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目标的制定与实现的过程。发展的基本宗旨(目标)是要求社会更快、更多地提供商品和劳务,以提高人们的平均生活水平。因此,发展是使社会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创新过程,是要将落后、欠发达国家或区域创建成先进、发达的国家或区域。商品是由资源转化而来,所以资源是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要求提供更多的商品,但资源数量并非都是无限的,提出“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就是囿于资源不足,担心资源枯竭而影响后代人的发展。很多人也强调自然资源不足是“落后”、“欠发达”的原因。然而世界上也有许多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但经济却很发达;也有许多国家资源很丰富却是欠发达(如扎伊尔等)。因此应该说,“由于结构不合理,造成可利用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才是“落后”,“欠发达”的本质与根源(H·钱纳里)。由此, 我们可以把“发达”、“先进”理解为具有较为合理的结构,能取得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即高功能)。由落后变为先进的发展就是通过改善结构来提高资源转化、利用效率。概括地说:“发展是结构、功能成功的变换过程”,或者说,是由低效率的粗放型通过结构变换向高效率的集约型的转变。在结构变换过程中,解决了一个主要的限制因子,资源转化效率得到提高,又会有一个新的限制因子,于是再进行结构变换以提高资源效率。正是这样,我们强调:发展是在改善结构、功能的基础上对限制因子的不断解决与更替的过程。

(二)发展的主体与环境。一些地方领导人在考虑发展时,往往只看到区域的优势就盲目确定发展方向和措施,但由于忽略了对环境的了解和与其他区域的对比分析,结果事倍功半效率低下,甚至事与愿违造成亏损。农作物丰收既要主体作物本身是优良品种,还要求水、肥、气、热、养分等环境条件能够满足优良品种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与之相似,也有个与环境相适应的问题。

系统科学认为,“凡能作用于主体系统的其他系统称之为环境。区域发展要依靠市场占有率的竞争。环境包括主体外的市场,也包括其他区域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中国的发展必须从国情出发。要认识国情必须弄清世界的情态,只有在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对比分析中才能准确认识自己,提出适当的发展战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个道理,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在区域发展中却为很多人所忽视。一个优秀的县、市、省的领导人,不仅要研究自己的县情、市情、省情,同时也要研究世界,对比分析别的县、市、省的特点,从比较中建立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

(三)发展变换的主要结构。自然资源、人力、资金是生产的三类要素资源,发展的结构变换总趋势是三类要素由生产率较低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

1、劳动力(人力)结构的变换。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一个区域从贫因、温饱向小康、宽裕发展的最重要结构变换。在国际通用现代化10项标准中,规定现代化社会的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应小于30%。

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的产值都低于本国第二、三产业劳动力的产值。我国农业劳动力平均GDP为2893亿元,第二产业劳动力为16025元、第三产业为10474元。农业劳动力所占比例愈大全社会人均GDP值愈低。1994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53.2%,人均GDP3904元。广东、 辽宁等三省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33.4%,人均GDP为5657元。 而贵州等三省农业劳动力占64.6%,人均GDP仅为1999元。 这是因为劳动力结构此消彼长,农业劳动力比例愈大,生产出售农产品的人口比例愈大,同时购买农产品的人口比例愈小,非农人口可能付给农民的货币也愈少,农业劳动力产值也就愈少。

2、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结构变换。产品的竞争力由许多因素构成, 这里强调扩大经营规模和及时实现主导产品更替,促使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能够出口和替代进口是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表现。制成品出口所占比例是一个国家(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1980年中国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出口量占GDP总值的百分比都很少, 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数,仍是内向型经济,而1994年出口产品GDP总值已由1980年的8.98%增至23.19%,超过世界平均量6个百分点, 其中制成品出口占GDP18.78%(世界平均为13.03%),已开始进入外向型经济。产品竞争力的这种变化是通过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实现的,我国各省市在这方面差距极大,9个出口较高的省年总出口额为1256.3亿美元, 占全国出口总量的84.5%,其他有20多个省出口总计只占15.5%,潜力远未发挥。

3、自然资源在城乡布局上的变换。 伴随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变换,必须出现资源的重新配置,配置的原则应是保证社会总体发展和协调人类在代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区域)尤其重要。我国国家计划在2020——2030年的经济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大幅度增长显然不是直接依靠农业,而是第二、三产业的大幅度增长。在资源配置上第二、三产业必须要求占有更多的资源,目前二、三产业每年占用耕地已很惊人,须知不考虑农业发展的第三、三产业,或不考虑二、三产业发展需要的农业都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发展和资源配置要以当地资源经济特点为基础,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作统筹安排。

为解决城乡矛盾、许多人寄希望于发展小城镇。但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缺乏全面严格要求,或有要求而未能认真执行,因而目前小城镇多数是因陋就简,浪费资源的低效率粗放型生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资源在城乡整体布局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划分区域类型建立效率战略

增长方式集约型以提高资源转化效率为核心。但在众多资源中提高哪种资源转化效率为主,哪些为辅;在发展过程中生产要素资源应该如何配置;自然资源在城乡一体化安排时应如何规划?这些在确定发展战略和建立发展模式时必须解决的问题都因区域特点不同而异,都应以合理划分区域类型为基础。

从资源角度着眼,哪些资源因素决定一个区域的面貌特征,推动一个区域的发展,区域类型划分也就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一)决定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域面貌主要由三类有形的生产要素资源构成,考虑到进一步发展,还应包括两项无形因素。三类有形要素资源:1、以土地为中心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土地面积、 地貌土壤、气候、淡水、农田、森林等生物资源,能源和矿产等。2、 人力资源:也称劳动力,包括人力的数量、素质等。3、资金:或称资本, 是人们以往劳动成果的积累,它往往表现为某种人造资源(生产资料),如工具、机器、厂房、车船、化肥、农药、农膜等,也称资本物。两项无形因素:1、技术:是人类获取资源、加工利用资源的方式和手段。 2、管理:通过一定技术对三类生产要素资源进行组合, 设计与贯彻实施即是管理。

(二)区域的基本类型和发展战略。根据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人均产值和单位面积的劳动力这三项生产要素的组合,定性定量地可将世界各国的区域划分为四种基本的区域类型(参照G·P·柯尔改进),以世界平均值为100,大于100为丰富、发达;小于100为短缺、欠发达。 见表1(每种类型选取两个国家为代表)。

表1 四种基本区域类型的国家定性定量特点(1993—1994)

区域类型

代表国家 几种自然资源 单位国土的 经济水平

人均占有量

劳动力数量 人均GDP值

人均自然资源丰富, 美 国 240 78 564

经济发达类型加拿大 989 8 470

人均自然资源丰富, 俄罗斯 473 24

56

经济欠发达类型 巴 西 195 43

22

人均自然资源短缺, 日 本

21943 714

经济发达类型韩 国

15

1120 160

人均自然资源短缺, 中 国

313539*

经济欠发达类型 越 南

175816

*按购买力计算则为43。

日本人均自然资源仅为世界平均值的21%,而经济水平为世界平均值的714%,资源短缺但经济发达, 其发展战略是利用别国的自然资源和占领别国的市场,以往是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取得别国资源和市场,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日本改以教育、科技、管理为中心,通过贸易进出口别国资源,经过高科技的加工、制造,以质优商品去占领别国市场,因其提出科技水平即是取得效益水平。

中国同样是人均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 自然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31%,长期闭关自守,经济、科技基础都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持续、健康发展,分析原因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最突出:

1、对外开放走出国门,即邓小平提出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参与了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使中国由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 以出口产品值占GDP 总值的百分比计, 1980年为8.98%,低于世界平均9.64个百分点,1994年为23.18%, 高于世界平均值6.03个百分点。作为大国能在短短18年发生如此的变化是极其少见的,对世界影响是极为重大的。

2、推动人民自我发展的政策。中国人均自然资源短缺, 经济欠发达,相对优势是人力资源,但劳动力的平均素质差,改革开放政策激发人民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自我改造与提高。尤其是农民的自我发展和成长,使人口压力变为人口动力加速了各项建设。中国有8.6 亿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的第一国情。农民的一些变化对中国都有深远的影响,农民贫穷落后则中国整体必是贫穷落后,农民富了,进步了,中国整体才算富了,进步了。米袋子、菜篮子,乡镇企业、农民潮、下矿井、建房修路,小商贩、餐饮业、零星运输等,农民均为主力军。农民经济状况改善后其购买力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得以长期持续的重要原因。

3、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百分比10年来下降9.03个百分点,成为劳动力转移最快的国家,10年创造非农产业就业1.05亿个。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入第二、三产业形成中国廉价劳动力资源,因而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主要不是物美而是价廉,廉价劳动力也是能大量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

4、金融工作通过不断调整银根、汇率等控制了通货膨胀, 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在一些影响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中,最重要是教育与科技问题。中国作为人均自然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国家,发展的根本在于教育与科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将逐年减小,从依赖廉价劳动力转向依赖科技的时间已经很紧迫了。20—24岁人口中大学生所占比例中国仅为2.7%,世界平均则是18%(印度6%、印尼10%、泰国19%、韩国48%、美国81%),改善教育与科技刻不容缓。

(三)区域类型与效率类型。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差异极大。在探讨发展和建立集约型生产方式时,各地在参照整体国情的同时,还应针对本省、地、县的具体类型特点来确立。以中国人均值为100,同样可将中国各省、地、县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见表2)。为便于同世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表2也列出以世界人均为100的各项定量指标。

表2省、地(市)的四种区域类型定性定量特点(1994)

为了使生产者获利和提高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个国家(或区域)在生产过程中,会尽量节约使用当地最短缺(价格最昂贵)的资源,而充分利用当地数量最多(最廉价)的资源。这是“最小成本配合原理”,或者称“三要素最低费用组合原理”。不同地区其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经济)的组合不同,必然形成不同的效率类型与发展模式。以农业为例,浙江省耕地短缺,但他们努力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耕地粮油平均单产1432 斤/亩, 但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粮油仅2598斤,这表明浙江是以提高耕地效率为基础。黑龙江省耕地等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短缺,因此其农业不刻意追求单位耕地产量,粮油单产388斤/亩,但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粮油11035斤,居全国首位,这就说明黑龙江农业的效率体系是以单位劳动力效率为基础。

自然资源、人力、经济三项是生产要素,所以以其数量来划分区域类型,也就能反映出效率类型。从美国、日本等不同类型国家也可以看到效率类型的特点,仍以表1所列四种类型8个国家的农业效率为例(见表3)。

表3 四种区域类型国家的农业效率(1993、1994)

区域类型 代表国家农业产值 粮食产量

美元/公

美元/农 公斤/ 公斤/

顷农地业劳力

公顷 劳动力

人均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美 国 686 38180 1553

86408

加拿大 346 39483 980 111903

人均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俄罗斯 241 2708 6247446

巴 西 654 3499 6613512

人均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发达

日本 19386 20261 38914068

韩国 12446 8246 47663165

人均自然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 中国

1213

352 38971156

越南529

142 3168 853

按GDP值计算,中国每公顷农地产值1213美元,是美国的177%,是加拿大的350%,并非是美、加不会提高农地产值, 而是其耕地资源丰富、人力资源短缺,其农业效率以提高单位劳动力产值为基础。每个农业劳动力产值分别为38180美元和39483美元,超过中国(352 美元/农业劳动力)百倍以上,而人均自然资源短缺的日本、韩国因耕地少,其农业效率体系则以提高单位耕地产值为基础(日、韩分别为19386 美元和12446美元),通过提高耕地效率来实现提高单位劳动力产值。 美国、日本农业均为高效率型,但效率体系不同,美国并非因化肥、农药等短缺,无力提高单位公顷产量;也非缺乏有关技术,不会提高单位农地产值,而是这种提高需要投入更多劳动力,因而不利于提高单位劳动力的产值。可见,高产率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不是千篇一律的,要以区域类型为基础。采用合理的类型划分,可以使各地区明确其合理的效率类型和发展模式。

三、发展的模式及其阶段

(一)现实结构与理想结构。以自然资源、人力、经济水平三要素结构组合形成区域特征,在“最小成本配合原理”思想引导下,形成其效率类型,这是区域的现实结构。现实结构常常并非理想结构,因为现实结构往往不能满足更大范围的社会需求与长远发展。以现实结构为基础,向相应的理想结构的变换即是发展模式。一个区域的三要素组合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其效率结构也往往具有传统性质。现实结构任其自我发展也会接近于理想结构,但这将会是个极为缓慢的过程。而快速变换的发展模式只能在目标明确,阶段、措施恰当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二)发展模式的规律与阶段。建立发展模式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变换应该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规律。应以区域结构为基础,针对问题确定合理目标,以提高效率和产业结构优化为中心,通过结构功能变换实现增长。二是从现实结构变换为理想结构不能一步到位,不能期望将影响自身增长的各种限制因素一起解决,应该区分主次,逐个解决,也就是划分阶段逐步达到理想结构。

以江苏省无锡(包括所属的锡山、宜兴、江阴等县级市)为例,自然资源占有量少于韩国,人均GDP 按购买力计算已达到韩国水平(见表2),粮油自给有余(商品率达50%)。以无锡的效率为准, 全国各地的结构和效率均为低效率的大量浪费自然资源。以无锡作为资源短缺经济发达类型的理想结构,各地显然不可能一步到位达到无锡水平,只能对比无锡,针对自己现实特点,遵循经济规律,一步步分阶段进行改造与提高。

(三)贫困区域发展模式的一般特征。欠发达的贫困地区与经济发达富裕地区相比,最明显的差距是工业比重小和资金短缺。因此,其主观希望的发展模式是由国家给投资、给项目、建工厂。但囿于国家经济力量,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无偿拨款投资方式可能性很小。同时贫困地区技术落后、管理落后和劳动力素质较低,产品缺乏竞争力,这是大多数贫困地区长期发展迟缓的共同之点。

总结一些发展迅速地区的经验,其共同特点是对农业进行双重资金积累,分阶段推动区域全面结构变换的发展模式。大致有如下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业结构优化阶段。区域发展的启动资金基本上是依靠农业积累。在国家仍在进行农业积累的同时,由地区(县、市)再对农业进行资金积累,即双重资金积累。本阶段分两个侧面进行:一方面,针对当地农业特点和限制因素,从改善环境条件和生产条件入手改造农业。如改造中低产田、改善灌溉、增加肥料供应等,力争粮油产量明显增长。另一方面,伴随粮油单产的大幅度提高,在保证粮油总产略有增长的同时,适当减少粮油播种面积,扩大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面积(如大棚蔬菜、果品、某些养殖动物、某些中药、香料等经济价值高的当地名优特产品),以此大大提高农业产值。从表3中可见日本、 韩国单位农地产值比我国高10倍以上。而我国不论南方北方,东部西部均有高产值的典型,这说明我国农业提高产值的潜力还远远未能发挥。通过农业进行资金积累,以此建立当地农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是提高农业产值的有效途径。

第二阶段:劳动力结构优化阶段。生产出大量经济价值高有竞争力的名优特产品,常常需要建立相应的乡镇加工企业,也需要建立产品市场和运输流通渠道。从农业积累的资金为加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固定资产。当地名优特产品的加工技术往往是当地有传统最熟练的。随着名优特产品的生产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力更多转向第二、三产业,逐步实现劳动力结构的优化。

第三阶段:产品结构优化阶段。当一个地区的第二、三产业得以发展,资金、信息、科技水平等均会明显改进和提高。这时工业可不必局限于当地农产品的加工,而应根据更大范围的市场,选择需要更多资金、更为复杂技术、效益更高的产品,即进行主导产品更替,由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品更替为资金密集型或科技密集型产品,从而使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第四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要求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发展需求构成危害。它强调在人类代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以保证留给后代人所需资源为前提与约束来满足当代各部门和各区域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产可持续、经济可持续、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协调资源与人口、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使资源在城乡一体进行优化配置,而这关键在于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实现资源永续利用(本文对此不展开分析)。

标签:;  ;  ;  ;  ;  ;  ;  ;  ;  ;  

实现集约化发展的理论、类型和模式_粗放型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