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疾病预防机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论文_任燕1, 吴瑕1, 陈倩盈2

基层疾病预防机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论文_任燕1, 吴瑕1, 陈倩盈2

任燕1 吴瑕1 陈倩盈2

(1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 518109)

(2深圳市松岗预防保健所检验科 广东深圳 518105)

(3深圳市光明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 广东深圳 518106)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避免实验误差,确保实验结果及时准确和客观公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必须重视实验室质量控制, 包括室间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控制是不同实验室之间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方式,室间质控是建立在一个完善的室内质控基础上的, 做好室内质控直接关系到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质量。室内质控的重要控制因素有6大方面:专业技术过硬的实验人员、先进稳定的实验设备、及时更新准确的实验方法、合格优质的实验材料及试剂、规范安全的实验环境和对实验全过程的规范控制。结论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坚持进行微生物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按期参与实验室间比对、仪器校准、能力验证人员培训, 有效提升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各类检验样品能力, 以保证检测结果公证客观、准确可靠。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室 质量控制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056-03

基层疾控机构微生物实验室承担了食品、生活饮用水、消杀产品、公共场所、食物中毒等的监测检验工作,在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重要的技术环节,在卫生行政执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主要项目。但是基层疾控机构微生物实验室的现实情况是日常业务工作量大、人手紧缺、资金紧张、标准品来源困难和传统经验约束等,势必导致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活动方式单调、重结果轻过程,难以实现实验室全面室内质量控制活动开展。所以加强基层疾控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是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实验室全面的质量管理、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等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工作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性贯穿于检测工作的全过程,适用于从抽样(或委托送样)检测到出具检测报告及抱怨处理等全部质量活动,全方位控制与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室内质量控制是由检验人员对检验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由实验室外部的组织或机构对实验室检验能力进行的质量评价和能力验证来评估室间质量控制[2]。

1 材料与方法

根据ISO/IECl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3]、《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4]、《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2010]49号)[5]的要求,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单位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

2 结果

2.1建立全面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

为了更好地开展疾病控制微生物检验检测工作,根据国家对检测机构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的要求,根据机构实际情况,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将持续不断的对质量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使检测工作更加规范,检测质量不断提高。检验实验室各方面需要建立标准操作流程即SOP文件,如实验记录、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条件控制、前处理,试剂库存更新及保存、仪器校准及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条件、生物安全、签发报告流程、日常管理、相关人员培训等,按照本实验室管理的质量手册要求准确填写原始记录、及时发放检测结果,正确管理和使用实验设备和物料,具有有效的纠正措施,按国内外标准及时更新检测技术,提高实验人员技术和素养。

2.2室内质量控制

2.2.1人:合理的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和持续有效的专业技术培训

主观影响因素大需要微生物检验技术具备专业性强,因此要求检验人员需要系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随着检验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人员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科室人员进行伦理道德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是人才培养的点,达到检验人员理论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关注该检验领域的动向,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还可以促使本实验室更先进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检验人员必须加大以前沿信息为先导、现代高科技为基础的关键性知识在素质结构中的比重,持续提升实验室综合实力[6]。可以采取机构内部培训和外派培训等方式培训,培训应根据检测人员岗位的不同确定不同的专业知识内容,此外还应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标准化知识,质量控制与管理知识,计量理论知识,国家有关质量、认证、计量等法律、法规、条例知识,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等。新调进实验室的人员,在上岗前必须参加由上级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本所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并组织操作技能考核,考核合格者由上级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本所发给检测人员上岗证。重要仪器设备使用人由各科室组织考核,持证上岗。

2.2.2机:重视实验仪器设备的监控

基层疾控微生物实验室的主要仪器设备有培养箱、显微镜、恒温水浴箱、电冰箱、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移液器、生物安全柜、接种环/接种针等,对仪器设备要求功能正常,按周期检定和校准,有详细的技术档案,包括使用、保养、维修记录。计量仪器检定或校准后是否进行了确认。在使用仪器前对仪器的状态进行确认,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进行必要的进行期间核查和维护。我单位微生物检验主要仪器设备使用的主要注意点如下:

2.2.2.1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冰箱、水浴箱等设备,应有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每日完成温度记录。按实验室规定表格绘制温控图,避免失控状态,并在出现问题后能及时维修和纠正,满足实验要求。

2.2.2.2高压灭菌器、干热灭菌器:检验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后上岗。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每次使用前应检查主体内水位,避免电热管干热发生事故。在消毒液体时,应将液体灌装在硬质的耐热玻璃瓶中,以不超过3/4体积为好,瓶口用棉花塞塞好,并用纱绳缠扎在瓶颈上,在加热时使瓶内的空气自然泄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切勿使用未打孔的橡胶或软木塞。消毒完毕时,切勿立即释放蒸汽,应按冷却步骤操作,以免发生事故。对不同类型、不同消毒要求的物品,不要放在一起消毒,以免顾此失彼,造成损失。为了预防灭菌的不足,在每次使用时,应放入必要的监测指标。平时应将设备保持清洁和干燥。

2.2.2.3基因扩增检测仪:检验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后上岗。每周归档或备份SDS反应板文件,并使用不脱毛的布块擦拭仪器表面;每月应执行背景校正执行计算机硬盘碎片整理程序;每半年应执行纯荧光校正和执行目标区(ROI)校正;另外还应注意去除样本块中的污染物,更换卤素灯,更换仪器保险丝等;基因扩增检测仪校准工作需由专业工程师进行,每年校正一次。

2.2.3料:包括实验室需要的所有实验材料,如各类培养基、保存液,生化检测仪诊断卡,诊断血清、生化及免疫试剂、染色液、标准菌株、试管、移液器、一次性吸嘴等;

2.2.3.1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对于供应商必须有三证(许可证、注册证、经销证)资质证明,有服务质量保证能力。

2.2.3.2加强实验材料的验收和保存:有专人验收实验耗材,注意核对实验耗材的名称、批号、有效期、包装及其完整性等,保管人员应做好登记入库手续。对微生物培实验材料质量进行规范控制,确保质量满足实验要求,如沙门氏菌的标准血清应用标准菌株进行验证试验;并且在使用生化试剂和培养基应等已知特性的标准菌株时应保证相应性能试验。保存方面应严格按照供应商提供的贮存条件、有效期进行实验试剂的保存。

2.2.3.3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根据本实验室的试剂耗材使用情况制定采购计划,避免在保质期内未使用完所用试剂的情况,控制实验成本,以免造成不必要试剂耗材损失。

2.2.3.4质控物的选择、使用和保管:对于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菌株是非常重要的质控物,必须制定微生物标准菌种管理规定,把握好其来源如我国的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菌种保藏中心等;应根据每项试验的性质的不同和对标准菌株的生物学性状的要求,选择作为质量控制的标准菌株;所有菌种均由实验室专人保存于专用带锁冰箱。建立菌种保存记录表,详细记录菌种采集、保管、制备、使用、处置情况;每一种菌种一定要有本单位的菌种验收报告;并且使用菌种要详细登记,使用人要签字,并注明使用时间。

2.2.4法:在《资质认定评审准则》5.3.1中,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选择适合的方法和程序实施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疾控机构的卫生微生物学检测应优先选用现行有效的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中规定的检验方法。如无标准方法,应从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技文献、权威期刊公布的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定期进行技术查新,对实验状态进行确认,人员定期进行能力考核确认;对未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大部分按地方监测方案、防疫手册或试剂盒操作,制定相应实验操作规定和程序,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和能力按规定严格执行,同时关注行业法规,与本单位其他部门加强和上级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用最新的法规和检测方法。检测方法都有操作手册,及时进行培训适合本实验情况。

2.2.5环:实验室环境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实验室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和平面设计,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通风、空气净化、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排除实验环境的影响,在实验室固定场所以外进行抽样、检测时应排除影响因素。对有影响设施和环境的技术制定相应文件,避免影响实验质量。并且实验室的总体布局和各部位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减少潜在的对样本的污染和对人员的危害[7]。在微生物实验中(无菌间、超净工作台或层流洁净室)对卫生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影响较大,应定期监测其无菌效果以保证其符合样品检测所需的条件,监测方法如:实验室的无菌室空气细菌总数和工作台面的消毒效果测定和限值参照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洁净室的等级和超净工作台测试和判断采用GB/T16292~16294-2010等。环境监测在消毒处理后与开展检验活动之前期间采样[8]。

2.2.6实验过程:认真对待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的每一个环节,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2.2.6.1实验前质量控制:包括标本在采集过程、保存与运送的质量控制措施,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某些微生物标本受环境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实验结果。标本采集应遵循早期、无菌、针对性、适量和安全的原则;样品保存注意温度和湿度,严密防止污染;并尽快送往实验室;还必须在实验前详细核对收样单,做好样品交接工作,每种样品均要作详细收样记录,拒收不合格样本。

2.2.6.2实验中质量控制:微生物实验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涉及到人员能力、仪器校准、量值溯源、方法选择、试剂匹配等多方面因素。这些都需实验室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为基础的。实验前应详细核对收样单和样品,按受控SOP文件和生物安全要求,进行规范的实验,每次试验应做质量控制。按照文件分类管理不同样品的处理方法,食品、水质、涉水产品以及其他与健康有关的样本等,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9]。

2.2.6.3实验后的质量控制:实验后质量控制方面涉及到实验结果的再分析、再确认,保证发出合格的报告及保证实验结果及时发放。实验报告及时编制,在发出之前要经过复核,校核无误后报告。在签发检测结果报告时,应有报告单的审核制度,系统软件严密安全性,标准专人送达和严格签收流程,送检要求按标准规定,标本检测后的保存和时效,完成原始记录归档并定期保管,实验结果得到可溯源并为以后的资质认定或审查工作可以有效审查和评价。

2.3室间质量评价: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点,对实验室技术能力的综合评价,可以准确评价室内质量控制效果[10]。通过制定能力验证计划,确定实验室进行测量的能力,以及对实验室质量进行持续监控;鉴定实验室问题,有相应的补救措施;确定新的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新方法进行监控;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和确定检测方法的性能。微生物实验室需要尽能力所及参加更广和更高的室间质量控制评价活动,来不断提高人员技术能力,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准确性、可溯源性。

3讨论

微生物实验室的室内质控包括对细菌检验人员的要求;详细具体的操作手册;仪器设备的功能监测;培养基、试剂、染色液等的质量控制;以及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标准菌株的来源和保存及室内质量的全面控制等。本文讨论的“人、机、法、环、料、实验过程”这六方面室内质控内容是每个微生物实验室在质量控制工作中基且核心的要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自身各项质量控制工作的加强, 才能充分发挥本实验室微生物检验的作用, 为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各项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等提供关键信息。因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需要坚持加强实验室质量的控制,让实验结果不但客观公证,而且准确及时。

参考文献

[1] 杨瑞军,张建民.菌种质控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 26(2): 226-227.

[2] 谢达禄,王晓凤,肖秀珠.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J].中华全科医学.2011(02)

[3]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l7025:2005)[S].2005.

[4]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S].2006.

[5]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2010]49号)[S].2010.

[6] 王陇德.实验室建设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7] 薄志坚,邹梅,李晓柠.微生物实验室质量体系中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2):164-165.

[8] 陈欢.如何做好计量认证评审中微生物检测工作[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11):2694-2695.

[9] GB/T4789-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0] 李贻汉,蔡妙森,王琳,等.卫生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6):78-80.

论文作者:任燕1, 吴瑕1, 陈倩盈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4-4-4

标签:;  ;  ;  ;  ;  ;  ;  ;  

基层疾病预防机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论文_任燕1, 吴瑕1, 陈倩盈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