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也随着进步,其中,暖通空调的自控系统对于楼宇的自控与节能意义重大,当前我国暖通空调的自控系统发展与国外对比尚有距离。从设计与运行两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暖通和自控两个专业的协调与配合,研究结果对于改善暖通空调自控现状以及系统的运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暖通空调,自动控制,运行管理
引言
当前,对于智能建筑而言,有统计显示,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占总楼宇总能耗可达60%,其自控系统的监控点一般会占到总监控点的50%以上。由此可知,暖通空调的自控系统对于智能建筑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暖通空调自控系统,与照明、报警、电梯等智能化水平相比较差。虽然有些公共建筑安装了自控系统,但仍普遍存在着智能化水平低,往往只监不控,未能发挥系统的有效作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其中,暖通空调与自控专业配合不力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从设计和运行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给出解决策略。
1自控系统在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中的意义
1.1借助对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同参数的监视,能够对空调系统当中设备运行的状况进行全面的判断和监督。
1.2监视各个空调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非正常运行情况一定要进行提前报警,对空调设备要进行有效的保护。再次,能够有效的均衡不同空调设备运行的具体时间,从而使得空调设备的使用时间能够得到延长。
1.3按照空调运行的实际负荷,对不同空调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有效的调节,这样也就能够使得能耗大大降低,实现较好的节能效果。
2设计阶段
2.1暖通专业缺乏对自控的深度理解
目前,我国现有设计院暖通专业设计师自控专业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这和我国高校目前高校阶段暖通专业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我国暖通空调专业的本科名称经历了从“供热通风空调工程”到“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再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以至于今天的名称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简称“建环”。在名称改为“建环”的教学体系,即“98体系”之前,暖通专业是不讲授与自动控制有关的内容的。在“98体系”中,增加了一门必修课“自动控制原理”,开始在暖通中讲授与自控有关的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各个高校的教学人员基本为自控专业出身的,学生学到的自控的知识只是自控控制原理本身,与自身暖通专业缺乏深度的契合与贯通。很多设计师本科毕业就参加工作,到了设计第一线,在高校期间对自控专业学习的先天不足必然会影响到从事专业设计时对自控专业缺乏深度的理解。事实上,近年来,自控专业也经历了比较大的发展,从原有的模拟信号到现在的直接数字信号(DDC),到网络技术等等,都需要自控方面专业知识的更新与跟进。暖通专业对这一专业领域知识的相对匮乏使得两个专业之间不能顺利沟通与配合。
2.2控专业对暖通空调专业知识的缺失
因为自控专业人员而言,本科阶段不学习和“热工”、“流体”、“建筑环境”等热工基础课程,因此他们对暖通空调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对暖通空调系统缺少系统、整体的概念。另一方面,近年来暖通空调系统一直在不断发展,比如从冷水机组到氟机,从水源热泵到地源热动,末端也经历了多种发展,比如从普通的风机盘管到座椅送风,再到现在的辐射空调等。这些系统对于暖通专业人员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摸索、学习起来尚有一定难度,对自控专业来说,要想深刻理解并做好配合,其中的难度不小。这就从客观上导致暖通专业与自控专业沟通时带来了知识和能力上的不对等,从而带来障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运行阶段
3.1系统调试
暖通空调系统调试涉及专业较多,需要机电安装单位、自控以及智能化施工单位和设备商比如机组、阀、泵等设备生产厂家通力配合,最后由总承包监督各专业分包的调试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有时涉及工期问题造成前期工作的工期压缩,以至于暖通专业没有充分的时间来与自控专业沟通。此外,人员的经验也会对调试带来影响。有些施工单位的调试方案往往不够细致,可操作性不强,加上检测工具以及检测方法不恰当等问题,在系统调试阶段带来的调试质量会受到不利影响。
3.2系统运行管理
系统的运行管理除正常使用和操作使得设备和系统能达到使用要求之外,还应达到最优化控制,即达到该系统效率最高,节能效果最好。要达到这一点,需要有专业的、高水平的运行管理人员。目前我国的机电管理归于物业管理,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达不到设计时的理想效果。另一方面,要对系统运行的数据进行记录,暖通人员要做的事情很多,到现场长时间的收集资料不太可行。有的工程配备了计算机方面的管理人员,但是因为对暖通本身理解不足,也无法真正做到最优的管理和运行。目前,很多的项目没有形成数据监测、采集分析的完整流程,系统运行的数据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
4解决的策略
4.1暖通专业应从学校阶段加强自控专业的学习
各个暖通专业高校积极响应革新教学方式,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在暖通学科教学中补充自控部分的内容。在师资上最好配备具有暖通系统自控经验的教师,必要时可以聘请行业导师进校兼课,这样给学生带来第一手的内容和资料。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2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
暖通空调设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包括其专业技术水平及设计理念)往往决定着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质量,国家近年来也在大学中增加开设暖通空调设计的相关专业,致力于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但是在对暖通空调设计人员的培养中,不仅要重视其专业技术的培养,同时也要在其道德思想水平上进行提升,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只有这样我国的暖通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提升,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整体水平才可能有质的飞跃。
3.3暖通专业的职责
对于空调设计师而言,要明确自己的专业职责。首先,对自己专业学习应进一步加深,比如对空调系统设计时不应停留在“冬夏两季”的概念,应该用全年的运行思路来指导设计,这样对于自控系统才有可能在全年动态的前提下发挥最优的效果,从而达到最佳节能效果。其次,暖通专业应该在工作中补充相关自控方面的知识,虽然不要求全面掌握自控系统,但要对每一种自控系统、自控原理、监测部件种类的优劣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有可能在于自控专业沟通时取得良好效果。
结语
空调自控系统是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空调自控设备是智能建筑物中重要的自控设备,暖通空调自控系统的好坏对建筑人居环境和节能减排影响显著。现有的空调自控系统需要暖通和自控两个专业通力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暖通专业应该补充相关自控知识,自控专业应该更加清楚服务对象。而对于设计院,应该进一步优化考核和设计人员的搭配。只有暖通和自控两个专业通畅地在设计和运行阶段配合,才能整体提高我国暖通空调自控系统的水平,从而为节能减排做出良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洋.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控制与能量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华建设,2015(11).
[2]刘飞,张栋梁.对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的几点探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9-12.
[3]邓晓梅,付祥钊,郭永聪,等.关于暖通空调自控设计中配合问题的思考[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9,28(6):101-103.
[4]邓晓梅,付祥钊,郭永聪,等.关于暖通空调自控设计中配合问题的思考[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9,28(06):101-103.
论文作者:黄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自控论文; 暖通论文; 专业论文; 系统论文; 暖通空调论文; 空调系统论文; 空调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