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房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黄桂愿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中医院 537600)

【摘要】 目的 分析骨科病房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我院骨科病房收治的住院患者60 例,30 例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接受护理风险管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生活质量、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 评分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 %,对照组为80.00 %,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骨科病房护理服务质量,对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骨科病房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orthopedic wards. Methods a total of 60 in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s orthopedic wards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were collected, 30 of whom received routine care,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30 of whom received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an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complaint rate, quality of life, length of sta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complaint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Sf-36 scores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3.33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0.00 %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s in orthopedic wards. I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mproving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 risk management; Orthopedic ward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私家车的保有量逐年增加,造成骨科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随着大量先进的骨科辅助诊疗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骨科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1],同时也对骨科病房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成骨科病房护理工作难度较大,护理工作中意外率较高,因此如何提高骨科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是骨科护理工作重点。基于此,我院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骨科病房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我院骨科病房收治的住院患者60 例,30 例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接受护理风险管理,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5 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龄22~68 岁,平均年龄47.18±5.84 岁,骨折时间1 d~9 d,平均时间为4.69±2.88 d,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24~61 岁,平均年龄47.39±5.17 岁,骨折时间1 d~9 d,平均时间为4.55±2.76 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 患者年龄20~70 岁;② 患者术前未出现并发感染;③ 患者无严重肝、肾疾病,无恶性肿瘤疾病;④ 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无多器官衰竭;⑤ 患者无严重精神疾病,无认知障碍;⑥ 患者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按照骨科病房护理工作规程,给予患者规范化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风险管理干预,即 ① 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科室内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定期召开跨部门风险管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骨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以降低相应的风险,同时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严格落实,提升护理人员的团队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护理人员牢固树立“风险早发现、早处理”的护理意识;② 建立病房护理风险评估单 通过查阅文献、总结过往工作经验[2],在病房护理工作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护理风险评估单,评估单主要包括:基本状况、压疮风险、自理能力、坠床风险、病情变化等,患者入院后,及时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患者存在的风险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交由护士长审查、核对,保证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③ 科室内培训 科室内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骨科病房的专业培训,包括理论知识、诊疗器械的正确使用和护理操作等,拓宽护理人员的知识面、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参加法律法规讲座、培训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④ 强化沟通 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告知患者实际伤情情况、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有利于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促使家属主动配合患者的治疗;⑤ 加强病房的防护措施 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隔离,每天使用紫外线对病房进行杀菌消毒,厕所、床边等位置安装扶手护栏[3],避免发生摔伤、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应注意将日常用品放置在易获取的位置,加强患者的监护。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生活质量、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使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优。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SF-36、住院时间进行t检验,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进行χ2检验,护理满意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骨科作为护理风险较高的科室,其护理风险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① 护理管理 骨科护理日常工作繁杂,科室内通常没有护理风险管理制度;② 患者因素 骨科病房患者住院时间较差,长期的住院治疗易造成患者出现急躁、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治疗的依从性;③ 护理人员因素 部分护理人员无风险管理意识,对潜在的风险认识不足,缺少预见性,易造成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通过对患者治疗过程中个人和护理人员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风险因素的发生率,同时也可以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让护理人员主动在不安全事件发生前积极进行处理,最终达到护理人员和患者互利的一种模式。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风险护理通过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预防干预,有效降低了护理工作中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了患者的投诉;同时观察组SF-36 评分、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骨科病房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梁瑞芬. 骨科病房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0):1887-1888.

[2] 李丽莉,刘晓新.骨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5):153-155.

[3] 刘玉琴,欧会芝,吴彩勤,等.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2015,5(2):94-96.

论文作者:黄桂愿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骨科病房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黄桂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