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多发伤后MODS合并胎死宫内患者的护理论文_杨迎峰李雪婷宋敏张琦通讯作者

1例多发伤后MODS合并胎死宫内患者的护理论文_杨迎峰李雪婷宋敏张琦通讯作者

杨迎峰李雪婷宋敏张琦通讯作者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目的:介绍1例多发伤后MODS合并胎死宫内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本例患者实施急救配合、术前术后护理及病情观察。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脱呼吸机拔气管插管和引流管,生命体征平稳,转出ICU。结论:对于多发生的重症患者除给予有效治疗外,良好的护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多发伤;MODS;胎死宫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324-01

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其中至少有一处损伤危及生命[1]。多发伤是ICU科常见病,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病情危重,死亡率高。2012年11月我科收治1例多发伤后MODS合并胎死宫内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成功转出ICU,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女患,34岁,因“车祸致全身多发伤4小时”于2012年11月14日收入我科,该患者既往体健,现妊娠5个月。查体:心率.130次/分、血压.60/40mmHg、血氧饱和度50%,意识不清,腹膨隆,右下腹及右下肢多处擦皮伤,右侧小腿骨折夹板固定,腹肌稍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宫底脐下一横指,可触及不规律宫缩,阴道少量流血,流水量多。内诊:宫口未开。床旁超声检查:肝前区可见液性暗区,较深液面26mm,肝区实质回声分布均匀,脾周围可探及液性暗区较深35mm,腹腔平扫:上腹部可见液性暗区以肝肾间区及脾肾间区明显,较深42mm,第1、2、4腰椎左侧横突、第5腰椎两侧横突骨折。颅脑多排CT平扫:蛛网膜下腔出血。产科B超:子宫增大,胎头位于母体上方,双顶径45cm,股骨长32cm,未见羊水暗区,胎盘位于前壁,0级,胎盘下缘与子宫壁之间近宫口处见30×27cm液性暗区。目前诊断:多发伤、失血性休克、腹部闭合性损伤、腹腔积血、右小腿骨折、中期妊娠、死胎、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子宫浆膜层破裂、多发肋骨骨折、肾挫伤、腹膜后血肿、腰椎骨折(腰椎第1、2、4横突)、胸椎骨折、创伤性湿肺、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硬模下血肿。

2护理

21术前急救护理与配合

211现场急救:现场急救必须遵循抢救先于诊断和治疗,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的原则。采取边诊断边救治的措施,迅速评估伤情,监测生命体征,控制活动性出血。本病例伤情复杂而严重,必须在短时间内准确评估伤情,迅速有效地处理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通知普外科、创伤骨科、血管外科、妇产科医生急会诊。

21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立即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同时提取患者血液标本,做好交叉配血试验和血生化、血常规、凝血常规化验,多发伤患者的伤情复杂,出血量多,休克发生率高,而失血性休克患者容易发生ARDS[2]。遵医嘱给予血管活性药多巴胺静脉输入,并随时观察外周静脉血管有无药液外渗,监测血压心率变化以及尿量。

213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变化,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分析,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配合医生气管插管,备好呼吸机管路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214做好术前准备:短时间内做好手术前准备,剪开并脱掉衣物、备皮、配血、留置导尿、皮试等。急诊送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剖宫产术及子宫修复术。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处于麻醉未醒状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中。给予约束双上肢防止躁动非计划性拔管,上床挡防坠床,24小时专人守护。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2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接床边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以及瞳孔的变化。

223动脉置管护理:压力传感器的各个接头处要旋紧防止脱开或渗漏,并置于无菌巾内,校零时应保持传感器与心脏水平位置一致。以保证测量数值准确,更换病人体位时保持传感器与心脏水平一致。

224中心静脉置管护理:配合医生给予股静脉置管,并妥善固定,每班检查置管长度避免脱出。为防止导管堵塞每4小时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一次,尽量避免用中心静脉输注血制品,输注高浓度药液后彻底冲管。

225气道护理:建立人工气道后,正常的加温加湿功能丧失,气道湿化尤为重要,否则痰液易粘稠阻塞气道。应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2小时翻身叩背1次,及时按需吸痰,并遵医嘱给予振动排痰、雾化吸入,脱机后给予主动湿化,直至拔出气管插管。为减少呼吸肌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给予持续声门下吸引,并严格无菌操作。

226引流管护理:本例病人术后留置一枚胸腔闭式引流管和两枚腹腔引流管。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折叠,为病人更换体位时防止引流管脱出。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引流量,保持引流管周围敷料干燥,如有浸湿应立即更换。

227营养支持:多发伤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增加,营养摄入不足和蛋白质能量负平衡与发生营养不良及血源性感染有关,并直接影响患者预后。胃肠内营养是目前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经济安全有效地营养支持方法,术后早期采取积极的肠内营养可促进胃肠道功能及早恢复[3]。此例患者采用鼻胃管泵入肠内营养(百普力),应妥善固定胃管,每班检查长度,采取抬高床头30~45°避免返流,4h冲洗胃管一次并回抽胃液,若胃潴留超过150ml停止鼻饲。注意观察有无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泻的放生。

3小结

通过本例患者的护理,我们体会到:对于多发伤的危重患者除了进行有效积极的治疗外,良好的护理至关重要。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注重细节服务,给予患者最优质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正国.多发伤的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1-3

[2]顾玉英,张伟伟.严重肺挫伤42例的护理[J].中华误诊学杂志,2009,9(2):449-450

[3]董功航,郝俊,蔡菊芳,等.早期肠内营养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2):117-119

论文作者:杨迎峰李雪婷宋敏张琦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9

标签:;  ;  ;  ;  ;  ;  ;  ;  

1例多发伤后MODS合并胎死宫内患者的护理论文_杨迎峰李雪婷宋敏张琦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