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综合管廊侧墙支架预埋件施工技术论文_朱雨科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侧墙预埋件作为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极为关键的部分,只有做好综合管廊侧墙支架预埋件工作,才能保证管廊主体结构与管廊内管线处于高质量的水平。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虽然我国制定了相关的规范标准,但是,在实际地下综合管廊侧墙支架预埋件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针对某地区的实际案例,详细对其施工技术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综合管廊;预埋件;施工质量;施工工艺

引言:通过某园区现浇钢筋混凝土综合管廊侧墙支架预埋件施工实例,介绍了综合管廊侧墙支架预埋件施工技术。详细针对管理及技术措施进行分析。经过在后续施工中验证和改进,最终提高了预埋件的施工质量,减少了因预埋件质量问题导致后续支架安装的措施费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及参考。

1.工程概况

广东省清远市某园区综合管廊工程总长约3.12km。管廊主体结构采用单箱单室矩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标准断面内空6.4m×2.9m,顶板、底板及侧墙厚均为0.5m,大部分区域覆土厚度约3m,每隔30m设置一道变形缝,综合管廊侧墙支架预埋件采用镀锌钢板预埋件。根据园区总体建设规划,管廊内管线将分阶段进入管廊,管廊建设期间仅需做好预埋件,后续根据计划分批进行支架施工及管线入廊。

2.预埋件施工工艺

2.1预埋件检查验收

在预埋件施工前,应根据图集及工程设计要求核查预埋件的数量、品种及规格。并根据工艺要求抽查预埋件的焊缝质量,镀锌钢板和钢筋的焊接不应有质量缺陷,不合格的预埋件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2.2预埋件定位固定

根据设计图纸中预埋件的位置要求进行预埋件的定位。预埋件的定位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标高偏差不大于±10.0mm,中心线偏差不大于±10.0mm。在综合管廊侧墙钢筋绑扎完毕且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后,方可进行预埋件的定位安装。若预埋件布置比较规整,可采用拉线法形成网格以辅助定位。安装时,由技术人员根据控制中线和相对标高线引测出预埋件中心线,将预埋件按标示的位置放置好。管廊内侧模板施工完后,把预埋件上锚筋与管廊侧墙主体结构的钢筋进行焊接固定。确保焊接后的预埋件表面与侧墙内模板表面贴合紧密。

2.3混凝土浇筑前预埋件检查

支架预埋件埋设好以后,进行管廊侧墙主体结构剩余模板工程的施工。模板施工完后,在侧墙混凝土浇筑前应再次对预埋件的位置及紧固情况进行检查。

2.4混凝土浇筑

在预埋件检查完毕,履行必要的程序后,开始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及振捣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预埋件的影响,若发生预埋件偏位应及时更正。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要与预埋件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振捣预埋件周边的混凝土时应延长振捣时间,确保预埋件周边的混凝土密实性,避免出现漏浆及空鼓现象,影响预埋件的预埋质量。

2.5拆模及预埋件清理

在侧墙混凝土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模板并清理粘附在预埋件外表面上的混凝土,露出其表面。

2.6预埋件施工验收

采用激光经纬仪、水平仪、铅垂仪等仪器,按照设计图纸对预埋件的位置偏差进行检查,并按照合格标准进行检验记录。对检查出超过允许偏差的预埋件应做好现场标记和记录。若预埋件偏差较大,影响到后续支架施工,则应将结果及处理建议报告给监理、业主及设计单位。待各方同意后,再按经审批的处理方案进行施工。

3.预埋件施工质量建议

3.1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重点在于确保施工检验程序的执行力度和施工管理精细化的落实。在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应减少对预埋件的影响,质检人员和负责预埋件的施工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预埋件的核查,及时对缺失或偏位的预埋件进行修正。制定预埋件施工检查表并责任到人,每一次检查完成后签字,并由上一级主管不定时抽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责任人(施工员)需全程旁站,监督现场作业,对可能对预埋件造成碰撞偏位影响的操作及时指出改正。对于相关责任人制定预埋件施工质量奖罚制度。

3.2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的主要目标在于加强预埋件的定位、固定以及减轻或避免其他施工作业对预埋件的影响。为防止预埋钢板表面被混凝土浆覆盖,可在预埋件钢板四周贴海绵条,以确保钢板与模板紧密结合。当预埋件位于混凝土侧面时,可以将预埋钢板的锚筋与墙体内侧钢筋焊接并延长适当数量的锚筋,使锚筋长度加上板厚的尺寸与墙厚度一致,从而达到固定预埋件的效果。在局部不易采用管廊侧墙主体结构钢筋定位固定预埋件的位置,可在高度方向用钢筋将竖向范围内的预埋件串联焊接,并在合适位置将串联钢筋与侧墙主体钢筋焊接以固定[1]。

3.3工艺改进后的效果检查

通过对预埋件施工工艺进行改进,预埋件施工质量明显提高,在质量稳定后选取了两个标准节段978个预埋件进行质量检查统计,其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的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出,采用改进的管理及技术措施后,有效地减少了预埋件的施工质量问题,一次合格率达到了94.5%,未合格部分也大部分在120%的允许范围内。此外预埋件的凹陷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工艺改进前后现场典型照片如图1所示。

图1.预埋件施工完成后典型照片:

结论

简而言之,预埋件定位固定完成后,综合管廊侧墙剩余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振捣是造成预埋件偏位的主要原因。这个过程中应加强检查和监督,对不规范的操作应及时制止,对已偏位的预埋件及时更正。同时,技术措施虽然重要,但面对质量问题时管理的执行力度的保障往往更为重要,大多数的质量问题主要来源于管理执行不到位。在面对类似预埋件这种小而多的工序施工时,检查复核管理制度化、流程化的落实对于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2]。

参考文献:

[1]综合管廊管线敷设与安装标准设计图集:17GL60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9.

[2]张力,向尧贤,柳文明,等.槽式预埋件在城市综合管廊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7,46(21):13-17+36.

论文作者:朱雨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地下综合管廊侧墙支架预埋件施工技术论文_朱雨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