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金不足的弊端与改革思考_资本金论文

国有企业资金不足的弊端与改革思考_资本金论文

国有企业资金不足的弊端和改革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弊端论文,国有企业论文,资金不足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关系明晰为主要特征的。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在于理顺产权关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国有企业则应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产权关系,从财务角度看,主要反映在资本金上。目前国有企业资本金制度存在不少问题:法人财产权方面,资本金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终极所有权方面,资本金不实即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很严重;此外,在推行股份制试点过程中,对如何划分各方产权,合理界定国有企业资本金,也有一些新的情况值得研究。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资本金配置不到位,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商业企业都存在着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大企业小资本”,或以银行贷款代替资本金的情况十分普遍。以嘉兴市本级国有商业企业为例,国家资本金仅占企业总资产的14%左右,有的企业甚至更少,企业营运所需资金的80%,有的甚至90%以上依赖负债,这种基本上依赖银行信贷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吃银行“大锅饭”的资金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特点之一,如从国家对国有商业采取“拨改贷”政策后,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只能有求于银行,国家几乎没有拨过资本金,而企业实现利润也全部上缴国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统收统支的资金管理制度作了一些大的改革,特别是1984年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后,企业有了留利基金;1988年开始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超承包标的部分,允许企业多留,对某些特殊企业还采取减免税、税前还贷、提高折旧率等多种途径,使国有企业逐年积累了一些资本金,但数额毕竟有限,加之某些企业存在行为短期化及企业资金占用量逐年高速度增长,所以资本金占总资产的比例仍然很低,有的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要使企业彻底摆脱对行政机关的依赖和国家解除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是难以做到的;要企业实行“自主经营”也将是徒有其求而无其实。

然国有企业资本金不足的弊端尚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或者只是看作一般银企关系问题。实际上,由于企业资本金不足,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已产生极大的影响,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一)由于资本金不足,企业不能自立,是助长企业由吃财政的“大锅饭”转向吃银行的“大锅饭”的主要原因。在现行由银行统管流动资金的体制下,国有企业绝不可能逃避银行的制约,生产经营需要资金找银行,几乎是理所当然;而银行由于在实际上控制着企业资金这种特殊地位,自然更无理由拒绝或视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不顾,以致流动资金贷款总量日趋膨胀,可以说,企业与银行各有自己的苦衷。事实证明,“供给制”和“大锅饭”的资金管理体制,既不利提高信贷资金效益,也不利于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积累机制的建立。

(二)由于资本金不足,企业从事生产经营要素尚不具备,那么,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要求解决长期困扰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政企不分,活力不足等问题,只不过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按照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企业法人虽然拥有这样那样的自主权,但由于营运资金主要仍依赖或受制于人的条件下,要真正实现“自主经营”是不可能的,而要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则更困难。

(三)由于资本金不足,企业承担风险能力非常有限,本该由企业承担的风险无异嫁祸于银行,或大部分风险由银行来承担。一旦企业破产,实则破的是银行的产,是国家的产。

(四)资本金不足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既是“三角债”形成的主要原因,又是“债务链”难以解开的结症所在。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为解决全国性的“三角债”下了很大决心,并投入了大量起动资金,但仍然是“前清后欠,前解后结”,有的已是“屡解屡结”。产生这种情况尽管原因很多,但绝不可忽视由于企业资金不足,偿还能力有限所造成的影响。现在令人担忧的是,面对沉重的“债务链”,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心态、思想观念并无大的改变,在一些人看来,“欠人、人欠”则理解为“银行欠、欠银行”,真正的债务人和债权人缺乏应有的危机感、责任感。

(五)由于资本金不足,负债率过高,企业利息负担沉重,企业盈利大部分转化为利息,资本利润率指标受歪曲,给客观评价企业带来困难。

(六)由于资本金配置不到位,在现行“大企业小资本”的条件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如联营、合资、转让、出售等,势必造成国家权益的大量流失。

上述种种弊端足以说明,“供给制”和“大锅饭”的资金管理体制,是困扰和制约企业正常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悖的。改革的思路,除在完善资本金管理制度,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应加快银行企业化的改革步伐,重塑银企关系,变银行职能统管企业资金为金融监督、资金融通,将资金管理还权于企业,让企业自主管理资金,这就有利于企业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

(一)要完善资本金管理制度。《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企业申请开业,必须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最低限度并与生产经营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本数额”。从实际分析,企业申请开业必备资本金的“最低限度”虽有量化标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资本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如数到位;而具备“与生产经营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本数额”,实际执行中很难掌握运用。据此,有关部门应作出量化规定。以笔者之管见,按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的大小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区别对待,参照外资企业情况,国有企业自有资本金占总资产的比例,以35-70%为妥。如能这样,就有利于增强企业生产经营的独立地位,有利于应付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也有利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建立起文明健康的经济关系。

(二)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来负责补充资本金。鉴于目前国家财政有困难,可采取渐进或逐步到位的变通办法。具体设想: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统一向银行贷款,然后配置给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本金,使企业资本金逐步到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支付银行利息,国有企业承担资本金保值增值责任,并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缴纳一定资本金占用费。这样国家整体信贷规模不增不减,而各方面的责、权、利清晰,方法切实可行。

(三)加快银行企业化改革步伐。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采取的步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其中资金市场尤其重要。因为在市场经济中社会资源配置的最基本的方式,是通过资金这一特殊商品灵活的分散聚合而实现的。所以随着资金商品化的实现,作为从事资金经营的专业银行实现企业化管理是不容分辩的。鉴于当前金融体制改革尚在探索中,建议先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一些实质性的实践:一是将现有银行贷款划出一部分给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本金,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活力;二是与金融体制改革相配套,在专业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后,将部分贷款转化为资本金,所有权归银行,银行是资本金法人,使银行成为企业股东之一。由此变放贷款为投资,变收贷款利息为投资分红,把银行同企业的风险机制、利益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以重建新型的银企关系;三是采取上述途径,国有企业资本金仍不到位的,可由银行以长期贷款的办法解决,或由国家采取其它筹资途径来解决。

(四)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多方位筹措资本金。设想:(1)部分小型企业和一些经营性亏损扭亏无望的,可实行产权出售,以收回这部分企业的资本金去充实国有企业资本金;(2)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广泛吸收包括法人、个人及外国资本金,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3)对一些资本金严重短缺,或资不抵债的企业,可采取破产或兼并的途径,将国家难以承受的沉重包袱卸去一块,以提高国有企业的风险能力和资信声誉,重振“国家队”的雄风。

(五)尽快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资本金增补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要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资本金增补列入承包指标体系,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以保证国家资本金的不断增加,从而增强企业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对某些经济比较发达和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在确保缴足国家任务的前提下,继续实行优惠政策,允许在税前提留一部分增补或补足资本金数额。

标签:;  ;  ;  ;  

国有企业资金不足的弊端与改革思考_资本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