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_陈伦龙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_陈伦龙

陈伦龙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第三中学 353500

音乐这门艺术,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种娱乐的方式,还具有别一种崇高的使命,那就是从精神情操上陶冶人,提高人,帮助人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培养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个性的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对社会、对生活的正确看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然而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由于种种的主客观因素,普遍没有能够形成规范有效教学,发挥音乐的应有的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社会功效。

一、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产生的原因

形成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1.客观因素。一是教师配备不全,特别是乡镇中学,普遍缺少专职音乐教师,教师质量良莠不齐,导致音乐课,包括音乐欣赏教学,不能正常开设;二是由于经济原因,学校无法配备齐全,教学设备,如钢琴、具一定质量的音响设备,或者专用多媒的教室。音乐作品无法以听觉或视觉呈现,导致音乐欣赏教学无法正常进行;三是学生的知识包括音乐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听懂音乐语言,无法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更谈不上音乐实践、音乐创作;四是学生的阅历尚浅对音乐所反应的生活情感、社会生活,缺少经验,无法参透,对音乐难以产生应有的共鸣。存在着难以俞越的鸿沟;五是音乐教材的时代性不足,学生日常接触的音乐与教材音乐,存在较大的时间距离,学生觉得教材音乐,与他们生活相去甚远,失去学习和欣赏的愿望;六是考试制度,音乐作为艺术学科,它在入学考试中存在标准化的难题,并不作为升学必考科目,直接导致音乐学科的边缘化。

2.主观因素。一是人们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足;二是由于上述主观原因,音乐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被边缘化,同时也直接导致音乐教师地位,在学校中被边缘化,教师失去教学动力。导致教学质量的普遍低劣;三是由于教材内容的时代性缺失,没能与时俱进,导致教材缺失吸引力,学生从主观上失去了对音乐,包括音乐欣赏的兴趣,不愿意花费更的时间与精力去提高音乐的知识与技能。导致音乐教育质量,长期停滞不前。

二、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对策

1.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教育改革口号喊得人人觉得已经是老僧禅谈了,课改也实施了若干年了,虽然有所改善,可收效甚微,至今还是一张试卷定终身。对于弱势学科的音乐教育,更像是《雷鸣波而卡》窗外雷电交加,门内跳舞节奏纹丝不乱,依然正酣。应试教育还是那个应试教育,音乐教育还是属于那个小三门,只有把教育真正转入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上来,艺术教育纳入素质教育重要途径上来,音乐教育,包括音乐欣赏教学才会有起码的教师配备、音乐课程设置。教室和教具的齐全,学生才可能在规范的音乐教学中学到系统的音乐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音乐的教材的编选应具时代特性

打开现在的音乐教材,很容易发现所有内容都打上编者那一代人喜好的烙印。然而,编者成长时代与现代儿童成长时代存在天壤之别,相应的时代背景、文化品元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如此形成的艺术种类、艺术风格,与今日学生所接触到的音乐品种与风格就大相径庭了。总让学生去唱那些旋律与现代音乐相去甚远、去欣赏跟他们毫无关系的时代作品,去体验他们毫无经验的情感,能产生共鸣吗?今天的你我怎样跟他们重复那昨天的故事呢?看来我们的怀旧情结,也应该适可而止。因此教材也应该与时俱进。虽然这方面现在有所改观,但还是滞后较为严重。

3.教材选用,应不拘一格

广开材路,才有材源滚滚,材品多元,方能遴选优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音乐欣赏内容而言,古今中外,可以自由选择,教材内外,择优录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音乐欣赏教学的普及目标。音乐课时本身就非常有限,音乐欣赏的机会就更加有限,所以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名曲佳作,就可了了屈指,并且隔时间又很长,因此根本无法保证学生掌握音乐的知识技能、掌握方法、培养兴趣、朔造人格的所需数量,这就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把教学教材选用扩展到教材内外、生活时空。首先要授学生以“渔”。让学生学会如何在音乐海洋中去猎取他们成长所需要的“鱼”,这样他们能接触的的音乐作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说都要远远多于我们所能给予的。如广播、电视、网络、市场音像光蝶等等。这样学生能接触的音乐,从形式到数量,从风格到品种实现多元化。以便学生在听、唱、赏的活动中学会 比较,在比较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学会摒弃与汲取。

4.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学能力

认真学习新的音乐教学大纲。形成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努力提高专业业务水平,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和教育管理技巧,熟练运用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的策略,超越课堂传统组织形态,成为一个一专多能、全新型的音乐教育者。

5.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每节课都必须常规化地进行系统化的音乐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如乐理知识、视唱练耳、发声练习等;其次,教师不要做火车司机,要做飞船指挥员,火车司机总是接固定的轨迹,把学生安全地送到既定的目的地,在这途中学生既使睡着了也能到达,然而这旅途一路风景,他却在睡梦中错过了,当他醒来跟没有这一段旅程一样,记忆中只有下车后的茫然。而飞船指挥员却对要宇航员在航天时所收集的信息加以分析判断,并适时发出正确的指令,帮助宇航员完成科学研究。

我听过不少音乐欣赏公开教学,大多是教师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找资料,写教案,又是做课件排游戏,做道具画场地甚至还做服装。在上公开课时,场面热闹,气氛活跃,“效果”良好,上完之后,有个教师却这样说道:“我结婚时都没这么累。”这种课,我个人认为不值得提倡,因为在现实教学中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推广的价值。

为什么不分一部分工作让学生来做呢,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探究,提高实践能力呢?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曾尝试一种简约的方法:教师的工作只是当个指挥员。

(1)分配任务。

全班分八个小组,每组六人,并由他们自己推选一个作代表发言或展示他们工作成果。组长轮流担任,并担任评委。

第一组负责查找欣赏曲目的作者,并对作者做个简介,如他还有哪些代表作。

第二组负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如果是国外的,要说明相当于我国历史的哪个朝代,并说明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这首作品的。

第三组负责说明作品的结构分析,调式说明,拍号说明。

第四组负责作品主题的教唱(有困难的可由老师帮助)。

第五组负责作品的各乐章的解说(小组中可一个人说也可各个说一段)。

第六组负责查找并播放音乐(大部分学生都能从网络上查找,下载到U盘)。

第七组负责主持教学流程(实际上就是负责控制时间,每组展示3到5分钟)。

第八组负责颁奖。

(2)现场技术指导。

①在教学的现场中随时掌控活动,使之有序、有效。

②适时点拨、提示,使活动环节流动顺畅。

③及时鼓励学生,使学生在活动保持足够的自信,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化的工作成果。

(3)做好活动的评价。

对各组的活动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适时恰当、鼓励性的评价,肯定学生进步或有创新的闪光点,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4)布置下一课的具体内容及各组工作分工。

这样教学,通过对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每个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责任分工,给每个学生明确主题,并有自主探索的空间,把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有机结合,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他们不成为旁观者,通过相互评价过程中,甄别课堂信息的虚实,在求得真知,把合作学习进行得活而有序,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技能技巧,在鼓励性的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的积极性,使之形成一种终身受益、学习与交流的方法与习惯。

论文作者:陈伦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5月总第17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  ;  ;  ;  ;  ;  ;  ;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_陈伦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