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对策研究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对策研究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对策研究

苏晓明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 130000)

[关键词] 高等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

一、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馆的相关概述

从原则上讲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场馆属于半公开的体育场地,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在校师生与周边居民,因而也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质。虽然各地区及各院校在具体政策上存在细微差异,但总体上来讲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馆大多具有以下两点特征。其一,受寒暑假期的影响,大部分体育场馆属于不定期的开放状态。其二,高校体育场馆大致分为两种经营模式。一为自主支配制度,即场馆的收支都由专人管理;二为部分支配制度,即部分场馆收入留存并主要用于器械维护、水电费支出以及人员薪资等常规开销,剩余部分则由校方进行统一管理。

式中:σ为黑体辐射常数;εeff为腔体有效发射率;Tcav为吸收腔内表面温度;Ta为周围环境温度;εw为腔体内壁材料的热发射率。

二、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一)资源匮乏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馆作为区域内的主要运动场地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资源相对匮乏是高校体育场馆运营中的首要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高校内部对于体育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由此便直接拖延了体育场馆的进一步完善与升级。②受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原有的校园规划已难以满足现有的师生需求,但受制于规划而难以新建其他体育场馆。③若高校与居民区相距较近,则还需满足校外人员的运动需求,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人均场地及器械使用率。

(二)模式单一

通过相关的实践调研可以看到,由于高校体育场馆在兴建伊始便以服务体育教学为主要目标,因而其场地规模往往较小且功能较为单一,并且大部分的高校体育场馆都隶属于学校管理中的某一部门,不仅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也无法在运营过程中保持协调一致。除此之外,缺乏营收能力也是现有管理模式中的突出问题,深究其因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①从校方角度出发,并未将校内体育场馆作为可利用的开放性资源,导致其大多处于闲置状态;②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高校体育场馆中的设施大多较为陈旧,若采用收费模式则难以与专业运动场馆展开竞争。

一水平中央泵房排水系统核定能力为16.41万t/a,二水平中央泵房排水系统核定能力为342.97万t/a,三水平中央泵房排水系统核定能力为173.01万t/a,矿井排水能力核定为532万 t/a。

(三)缺乏专业人才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了各级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而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自然就成为了其中的重要内容。近两年政府牵头举办的各类体育赛事越来越多,高校可借此机会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申请成为相关赛事的承办场馆,既能增加校园内部的体育氛围,又避免了资源的闲置浪费。

(四)综合利用率较低

经过实践调研可以看到,导致高校体育场馆利用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①在高校内组织任何活动的宗旨都是更好地提升在校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因而导致体育场馆的功能大多仅限于满足教学所需。②虽然在高校内部大多设有体育专项资金,但具体金额往往较小,为了避免设备的损坏以及减少维护的成本,一部分高校对于体育场馆进行封闭式管理。③即使是对外开放的高校体育场馆,受寒暑假的影响,也会出现阶段性的关闭停运,从而使得综合利用率大多处于较低水平。

三、提升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馆运营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与政府联合运营

若想在最大程度上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应用价值,就必须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当前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工作绝大部分由教职人员担任,虽然降低了人力成本,但却存在着两点突出问题:①教职人员身兼数职,难以投入充分的精力到体育场馆管理中来;②教职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因而难以解决场馆运营中所出现的问题。

5.地方建设与油田生产的冲突。随着中央加快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地方城镇建设及村镇道路建设的步伐明显提速。地方城镇化建设(如道路修建、扩建等)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油田临近城区的井站、管网、油水井等设施的迁移。个别地方政府部门定下方案就要求油田执行,甚至不通气就进行施工作业,迫使油田改变原定施工井位或迁移井站、改建管网,打乱了油田原油生产布局,影响了原油开发生产的顺利进行,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与社会联合运营

随着民间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无论是足球、篮球以及排球等集体性运动项目,还是网球羽毛球等个体性运动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与此同时,企业或民间机构之间自发组织地体育比赛也越来越多,其对于体育场馆的需求也相对较大,而高校体育场馆不仅符合民间赛事的举办要求,也具有着一些显著优势。例如,高校体育场馆并非以盈利为主要目标,因而其场馆费用相对较少;高校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可作为赛事的志愿者或服务者,既减少了人力成本又增加了学生的社会实践;高校中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丰富,能够胜任比赛中包括裁判在内的多个岗位。

(三)扩展功能范围

从高校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要在综合多方因素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对现有场馆进行设备升级与扩建,使其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运动需求。而另一方面也要扩展自身的运营思路,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模式,避免思维模式的固定僵化。例如,可利用场馆承接各类形式的展销活动,在增加运营收入的同时,也有闲余资金可用于升级更新。

结 语

本文在开篇即从多个角度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叙述,并在结合调研实践的基础上,从资源匮乏、模式单一、缺乏专业人才以及综合利用率较低四个方面指明了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馆在运营管理中的现有问题。与此同时,更以改变运营模式为切入点对如何提升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馆运营水平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策略。除此之外,作为高等院校的管理人员也应重视对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加强系统化管理的同时,也让高校体育场馆发挥出其应有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文娟.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以滨江高教园区为例[J]. 浙江体育科学,2013, 35(4):57-59.

[2]陈平. 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透视与对策研究——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0(3):82-83.

[3]刘倩. 高职院校体育场馆开发利用的对策研究——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为例[J]. 科技信息, 2013(26):325-326.

课题来源: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 年度课题。课题编号:GH180813

标签:;  ;  ;  ;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