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_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_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健康发展论文,经济持续论文,国民论文,人力资源论文,稳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通过挖掘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不论对完成“九五”计划,还是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统计,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与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8年间, 我国在业人口从52150万人增加到64724万人,增长24.11%, 高于同期人口增长11.25%的幅度,就业人口比重增加;6岁以上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人由2.84亿人减少到2.05亿人,减少了8000万左右,平均每年减少1000万人,占人口的比重由28.26%下降到18.12%,下降了10.1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27个百分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由604 万人增加到1576万人,增加了97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0多万人,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平均每个就业人口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1元,提高到1990年的3880元,提高了2.3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倍以上。1995年进一步提高到8366元,人力资源的潜力得到较好的发挥。总的来看,我国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取得明显的成绩。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着以下四个问题。

(一)劳动力就业的压力增加

就业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如果劳动者没有参加工作,充分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人力资源就谈不上开发和利用。因此,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首先应解决好就业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就业是通过“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的办法解决的。在城镇,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就业政策,劳动力的就业完全由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包起来,不能推到社会上。在农村,农民全部从事农业和其它方面的农村经济活动,不允许农村剩劳动力流入城镇。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大量转入乡镇企业时,实行了“离土不离乡”的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办法。这些就业安置办法,从表面上看,社会劳动力资源都得到了就业机会,但由此造成的低水平的劳动生产率,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原有的就业主渠道的安置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同时在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中,有相当一部分职工下岗,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长幅度减缓,使原来不严重的就业问题变得突出起来。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2年至1996年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2.3%、2.6%、 2.8%、2.9%、3.0%,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分别为363.9万人、420.1万人、476.4万人、520.1万人、570万人,呈增长趋势。 除公开发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以外,据我国统计、劳动、计划、体改等部门调查研究推测,城镇隐型失业率大约在10%-25%之间,如果按20%的中间值计算,实际上目前已就业的城镇劳动力中有五分之一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中的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据各方面推算,相当于现有劳动力的30%左右。城乡合计,目前我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劳动力大约占总劳动力的25%左右,约2亿多人。“九五”期间, 就业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据劳动部课题组预测,“九五”末期,城镇登记失业率将达到 7.4%,就业压力比“八五”期末明显增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资源开发中的最突出的问题。

(二)劳动者素质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与生产发展的需要相比有较大差距。例如,我国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流行的标准对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表明,具备理解科学知识水平的中国公众的比例为30.1%,与美国的35.7%相差不多;具备理解科学过程水平的公众,中国为2.6%,美国为13.3%, 中国为美国的五分之一;具备理解科技对社会影响的水平的公众,中国为1.9%,美国为26.4%,中国仅为美国的十四分之一; 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中国为0.3%,美国为6.9%,中国仅为美国的二十三分之一。据联合国科技文组织的统计数据,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60-1985年期间,日本为9.30%,香港为5.52%,韩国为6.55%,台湾为6.6%,新加坡为2.17%, 这种教育水平是保证这些国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而我国1990年才只有1.38%,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不适应。另据有关资料,在高级经理人员中拥有学位的人员所占比重,美国、日本大体相当,占85%,法国为63%,德国为62%,而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11.2年,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更谈不上有学位。这种情况,在乡镇企业中更加突出。作为我国教育最发达和乡镇企业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的江苏省,乡镇企业管理干部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只占25%左右,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占近50%,与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近年来我国城镇劳动力未经培训就上岗的情况虽有所改观,但总体形势没有根本的变化。1995年我国职业中学在校生人数达448.3 万人,是1980年的20倍,但只相当于同期普通中学在校生的8.35%,即使加上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人数,占中学在校生人员比重也只有15%左右。大批劳动力未经职业培训就进入工作岗位。农民经过培训后务农的更是少数,乡镇企业职工中,经过技术培训的也不多,例如在江苏省的乡镇企业的职工中,技术工人占职工总数的25%,而高中级技工仅占技术工人的25%。如果考虑到名义技术等级和实际技术等级的差距,职工技术水平低的状况更为严重。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科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技术开发从实验到应用的周期明显缩短,因此,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最近公布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国情咨文明确提出美国人8岁要能读、能写,12岁要能上计算机互联网操作,18 岁要能读懂大学课本,成年人要接受终生教育。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已达到很高的程度。今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将会逐渐失去。而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原有基础薄弱,随着经济、科技发展的加快,我国人力资源素质低的问题将会变得更加突出,成为近期以及将来经济社会发展中,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突出问题。

(三)人力资源结构不适应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表现为结构的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些传统产业的作用逐步减弱,比重下降;而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影响增大,比重上升。与此相适应,人力资源在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也需要在知识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不适应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至少会出现结构性就业不足的问题。如果人力资源结构调整过度超前,也会发生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一般来讲,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周期长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周期。因此出现结构性就业不足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这种情况表明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应从长计议,提前做出适当的安排。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变化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在三次产业中劳动力分布不合理。1995年全国6.24亿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为3.30亿人,占52.9%;从事第二产业的为1.43亿人,占23%;从事第三产业的为1.51亿人,占24.1%。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发展中国家相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过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明显偏低。

2.在第三产业中,为农业服务的技术咨询、购销、贮藏、运输、信息及各种服务业发展得不够,增加了农民根据市场变化安排生产的难度。一些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金融、法律、外贸、信息等产业所需人才难以满足需要,有的单位不得不降低用人标准。例如,1995年全国共有律师9.06万人,其中专职律师只有4.5万人, 聘请担任常年法律顾问的单位只有23.4万个。公证人员1.7万人,而全年办理了经济公证337万件、民事法律关系公证305万件,还有大量需要办而没有办的公证业务。 法律人员明显不足造成法律业务的质量难以保证,直接影响了法制建设。

3.人力资源地区分布上,高级人才呈现出东部地区集中,而中西部地区明显不足的状况。

4.在农村,有些地区青壮年和有文化的劳动力都流到外地打工,农业生产只能靠妇女、老年人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与乡镇企业的发展。

5.城市中,由于行业间的收入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差距扩大的现象,使一些国家需要加强的部门、行业、单位中的大批优秀人员流到高收入单位,给国家发展战略、政策的实施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争取实现“人尽其才”的改革措施,例如适当扩大收入差距,鼓励劳动致富,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开辟人才市场,鼓励有专长的人才到可以发挥作用的单位工作,对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给予适当照顾,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制度,等等。这些措施对培养人才、多出人才,用好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各项改革措施不配套,相当一部分单位内部管理机制处于从传统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受国家及单位财力限制,有些方面的条件暂时还满足不了人才开发利用的需要;我国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较低,对某些高技术、高投入科研项目的需求还有限,不利于这方面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一个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在许多单位、许多方面还存在现有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的问题。加快这方面的改革成为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迫切要求。

二、近期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难

(一)转变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扩大就业的矛盾

近十年,我国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1978-1987年为0.4618,1988-1993年为0.2132,1994-1996年进一步下降到0.2以下。 按“九五”计划规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6.2%测算,如果经济维持3%以下的低速度,则每年将净减少3000万以上的就业机会, 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 %, 每年新增就业也只有1000多万个,难以满足新增劳动力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需要。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在数量上影响就业,而且在质量上也将对劳动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相当一部分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在45岁左右的劳动者中,虽然在体能、精力上正处于旺盛阶段,但由于受“文化革命”的冲击,没有经过系统的文化知识培训,相当一部分人难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水平提高的需要,成为现时下岗人员的主要部分,给社会就业与再就业增大压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最需加大转变力度的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而这两个产业也正是富余劳动力最集中的产业。随着这两大产业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下降,近期将会出现富余人员进一步增加的情况。近几年我国第一产业劳动者人数占社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已出现下降的情况, 1990年为60%,1992年为58.5 %,1995年进一步下降到52.9%, 绝对数也从1991 年的34876 万人下降到1995年的33018万人。 第二产业劳动者人数占全社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基本稳定,1990年占21.4%,1992年占21.7%,1995年占23%,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增加缓慢。而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由1990年的18.6%上升到1995年的24.1%,更多的劳动力需要在第三产业中就业或再就业。近几年第三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些急需发展的产业往往是新兴产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一些传统第三产业虽然仍有发展余地,但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在水平、质量、结构上进行调整,经营上也需要更丰富的经验。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已不同于80年代,也正在经历增长方式的变化,对人力资源同样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国家财力不足与增加教育投入的矛盾

目前我国是以有限的投入维持庞大的教育。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1年《世界教育报告》的1988年统计数据,我国是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着占世界总数18.45%的学生, 其中我国基础教育经费占世界教育经费的0.78%,培养着占世界中小学生总数19.81 %的中小学生。这种状况,一方面使人们难以批评我国教育投资效益不高,另一方面表明我国对教育的投入水平十分有限。据有关资料,世界各国用于教育方面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 3.6%, 其中发达国家为5.7%,与我国同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平均为4%,而我国长期低于3%。

目前我国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近7万亿元,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需要增加近700亿元的投入, 相当于现有每年教育投入的将近一半,数量可观。现有的教育投入,主要部分是由政府承担的,国家财政的教育事业费支出仍是最重的投入渠道。1995年财政的教育事业费支出达1081亿元,大大多于企业的教育支出56亿元和社会捐助(希望工程支出2.3亿元)的数额。近年来, 各级政府在增加教育投入上是下了很大努力的。国家财政支出中,1995年的教育事业费支出是1990年352.6亿元的2倍多,增幅高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虽然教育经费与教育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但应该看到教育经费的增加是在财政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十分不易的。我国财政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78年为30.9%,1985年为20.8%,1990年为17.9%,1994 年为11.2 %, 1995年为10.7%。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后,能否进一步大幅度增加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主要看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能否提高。 而我国财政收入的60%以上来自国有经济。目前我国国有经济的增长速度连年下降,例如国有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自1980年以来,连续16年始终低于全社会工业增长速度,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76%下降到30.9%。在这种情况下,靠国有经济支撑的财政收入如何增加,如何改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局面是个艰难的问题。 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对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调整税收结构,适当增加非国有经济的税赋,另一方面要实现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而要实现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是降低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1994年为83.3%,1995年上升到86%,按国有资产总额41379 亿元计算(1995年),则国有企业实际负债总额为35578亿元。 按国际上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最高警戒50%计算,需解除的债务总额达14893亿元。 目前提出的降低国有企业负债率的各种方案中,比较可行的方案是上海实行的多方面分别消化一点的方案。而财政补助一点是不可少的渠道。但由于需要补充的数额很大,财政收入增长慢,支出增长压力大,财政用于解除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投入或减免税数额,即使每年只相当于银行用于这方面的呆帐准备金300亿元的水平, 也会影响到其它方面的支出,包括教育的支出。如果不增加解除债务负担的投入,实现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又难以保持教育支出的长期增长。这一矛盾在近几年将会比较突出。

(三)人力资源流动与配套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

1.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镇与户藉管理、就业管理制度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人口的70%以上居住在农村,城市化水平比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这种状况不仅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而且制约了其它产业的发展,影响了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镇和从事非农产业是必然趋势。另外,目前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还很低,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还不强。这种状况形成了一个矛盾的局面。一方面需要农村劳动力进城,加快城镇建设,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另一方面又担心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2.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与人力资源流动的矛盾。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的水平和能力还比较低。例如,参加基本养老保障的企业仅占全部企业的80%,相当一部分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的职工没有加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也主要是自愿参加的大病统筹。失业保险的覆盖面更窄,经济不发达地区失业保险费征集非常困难。近几年的失业保险费的收缴率只有80%左右。另一方面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失业周期从前几年的4个月增加到半年以上, 享受失业救济金的职工不断增加,失业保险支出经费困难正在一些地区显现出来。社会保障体系脆弱的问题突出出来。

3.有关人力资源流动的法律不健全。例如近几年陆续发生多起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动给原来所在企业的技术和经营方面造成困难的法律纠纷。人员流动中档案管理方面也缺少必要的法律规定等等。

此外,思想观念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住房制度改革的滞后,也是近期影响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障碍和矛盾。

三、近期我国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

要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最根本的措施是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实际上就是要大幅度地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发挥我国人力资源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中的巨大潜力。

(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经济增长速度太低,不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不利于增加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也会增加人力资源开发的难度。因此,需要保持国民经济适度增长,实现“九五”计划确定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 %的目标。实践也证明,传统的以扩大外延为主,依靠高投入,大量消耗资源维持的经济的快速增长,虽然在短期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但由此造成的经济增长波动很容易导致周期性失业,不利于长期稳定的缓解就业压力。

(三)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

1.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具有安置就业成本低的特点。例如,1995年我国第二产业的投资3547亿元,净增就业人员354万人, 第三产业投资3779亿元,净增就业人员932万人, 在投资大体相当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大约是第二产业的3倍。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低,发展潜力很大。特别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行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等行业的需求旺盛,有比较多的发展机会,政府应采取引导措施,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2.继续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是“九五”计划期间的重要战略决策。但并不能因此而放松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据有关资料,“九五”期间,乡镇企业可以增加3000万个就业机会。

3.多层次、多渠道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据有关资料,到2000年,我国通过流入城镇这一渠道,只能消化2600万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于现已存在的1.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来说, 只是一小部分。因此必须多层次、多渠道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开发荒山、荒丘、荒沟、荒滩,发展农产品加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鼓励异地开发等方式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空间。

(四)大力发展教育,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

进一步加大教育的投入。“九五”计划期间应采取切实措施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时争取教育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5%,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应高于这个比例。此外,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开辟教育经费的来源:一是适当提高教育费附加的征收比例,从目前的2%逐步提高到3%,有条件的地区应更高一些。同时要加强征管工作,保证教育费附加每年足额征收。二是适当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其增长幅度应根据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幅度来确定,同时要为生活困难的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资助。三是继续鼓励和支持学校兴办企业和第三产业,将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弥补教育经费。目前全国90%以上的学校都有校办企业,如果每年将校办企业收入的一半用于教育,可增加几十亿元的投入。四是继续动员社会、集体、个人集资、捐资助学,搞好“希望工程”。五是明确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将收益或经费的一部分用于职工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以使劳动力素质能够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失业保险收入中,也应将其一部分用于再就业教育,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和适应新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强化素质教育。

(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潜力的机制

积极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实行“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就业”方针,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各种所有制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九五”期间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健全劳动力市场,使企业真正拥有用工自主权。要通过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使劳动者拥有充分的择业自主权,实现公平的竞争就业。进一步改善劳动力供求关系,理顺分配关系,实现“国家宏观调控、城乡协调发展、企业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供求、社会提供服务”的新的就业格局,以促进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近期要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要实行统一的制度,保险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要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探索安全有效的基金保值增值的办法。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险为主,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完善失业保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覆盖全部职工,费用由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合理负担,失业救济与再就业紧密结合,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失业保险制度。根据失业状况,适时调整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标准,足额收缴失业保险金,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再就业。医疗保险,要逐步建立城镇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因地制宜地发展和完善不同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在自愿的前提下发展医疗健康方面的商业保险。

(六)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立法工作

除了已公布实施的《教育法》、《劳动法》等法律以外,需尽快制定与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法律,用法律手段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以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潜力,使人力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文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标签:;  ;  ;  ;  ;  ;  ;  ;  ;  ;  ;  ;  ;  ;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_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