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与双氯芬酸利多卡因联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的镇痛疗效对比分析论文_张良运 赵得志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广西 柳州545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地佐辛与双氯芬酸利多卡因联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的镇痛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路径,对照组应用地佐辛联合黄体酮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双氯芬酸利多卡因联合黄体酮治疗法。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药物镇痛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6.7%,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9%,对照组为35.6%,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地佐辛联合黄体酮治疗路径来说,双氯芬酸利多卡因联合黄体酮治疗法的药物镇痛效果更为显著,有效缩短起效时间,降低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地佐辛;双氯芬酸利多卡因;黄体酮;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镇痛疗效

输尿管结石主要并发症就是急性肾绞痛,肾绞痛最大的特点就是发生起病急,患者会出现显著的大汗、呕吐、疼痛等表现,急诊科治疗的重点就是消除、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主要实施药物止痛。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在肾绞痛镇痛的治疗中大力的应用了地佐辛联合阿托品以及双氯芬酸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但针对该方案效果对比的报道不多[1]。为明确阿片类镇痛药地佐辛、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利多卡因联合黄体酮对消除输尿管结石造成急性肾绞痛的不同效果,本文主要选取的是我院接收治疗的90例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地佐辛与双氯芬酸利多卡因联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的镇痛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实验组中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5.2±3.4)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4.5±3.5)岁。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在治疗干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肉眼能够观察到血尿或镜下可看到血尿;通过诊断确认为重度疼痛,也就是数字评分法( NRS)为7-10分[2];通过B型超声或者CT影像可以表明患者的输尿管存在结石;存在有典型的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

1.3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排除在入院前肾绞痛发作时已经服用过镇痛药物;排除严重感染或者哺乳期妇女、妊娠期者;排除严重双肾积水以及孤立肾以及肾功能严重损害者;排除存在造血系统疾病、心脏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对治疗所用药物过敏患者;排除极易对研究结果引发影响(糖尿病、严重高血压同时需药物治疗)者[3]。

1.4方法

所有患者在通过检查确诊后,对照组立即提供黄体酮注射液(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0806 )20mg,展开肌内注射;并且提供地佐辛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081521)5mg,展开静脉注射。实验组提供黄体酮注射液,用量和用法对照组一致,并且提供双氯芬酸利多卡因粉针(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082008)1支,借助灭菌注射用水2ml溶解后,展开肌内注射。

1.5判定标准

疼痛缓解情况的判定借助NRS评分法对病人疼痛展开评分:0分为不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同时按照患者提供止痛治疗后疼痛消除的程度展开评判。无效:疼痛程度没有任何变化;显效:转为轻度疼痛或者不疼痛;有效;能够入睡或者通过重度疼痛向中度疼痛转变[4]。

1.6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PSS 1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结果

2.1两组药物镇痛效果对比

实验组的药物镇痛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6.7%,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3讨论

急性肾绞痛主要由于结石,一般出现在夜间,患者通常急诊就医,就医时若是出现剧烈疼痛表现,需要及时的实施镇痛治疗[5]。作为急诊科医师来说,治疗此病的首要工作是快速而高效地缓解及消除疼痛,在止痛药物使用环节上,正是因为患者的个体差异致使现如今还没有一致的模式。鉴于此,镇痛药物具备一定的成效、低廉、起效快、安全高等优点[6]。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治疗中,主要是以镇痛药以哌替啶居多,强效阿片类药物,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呼吸抑制、镇静过度、恶心呕叶等不良的情况。地佐辛作为一类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存在作用持续时间长、成瘾性小等优势,中重度镇痛效果明显,在剂量加大的情况下,其镇静效果也在逐渐的增强,然而监护不优的情况下会大大的制约着实际的镇痛效果[7]。阿托品作用阻断M胆碱受体最终抑制腺体分泌,阿托品可以松弛较多内脏平滑肌,尤其是针对痉挛的或者过度活动内脏滑肌,松弛作用明显。由于阿托品可以有效的松弛输尿管平滑肌,最大程度上发挥令人满意的镇痛作用。双氯芬酸钠作为一类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够高效的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利多卡因作为一类局部麻醉药物,存在明显的快速止痛效果。二者的有机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提高实际的镇痛效果,明显降低注射部位损伤以及注射点的疼痛感。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药物镇痛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6.7%,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9%,对照组为35.6%,两组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的研究报道数据吻合。说明在安全性、有效性方面对比,双氯芬酸利多卡因联合黄体酮优于地佐辛联合黄体酮治疗法,具有一定的急诊科实施价值。

综上所述,在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地佐辛联合黄体酮治疗路径来说,双氯芬酸利多卡因联合黄体酮治疗法的药物镇痛效果更为显著,有效缩短起效时间,降低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绎原. 地佐辛肌肉注射治疗输尿管结石肾绞痛386例疗效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6):125.

[2]朱捷, 徐毅, 诸震波,等. 赖氨匹林联合低剂量地佐辛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 45(5):56-58.

[3]林锦明, 朱徇荣, 李志刚,等. 地佐辛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75例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 2016, 27(24):4089-4090.

[4]杨雍, 吕汝琦, 刘纪宁,等. 地佐辛注射液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 2017(12).

[5]姚昆, 姚慧娟, 康健. 三种止痛药在治疗肾绞痛时镇痛效果比较[J]. 临床急诊杂志, 2015(10):790-791.

[6]安海水, 王颖. 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复合盐酸利多卡因用于会阴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比较[J]. 中国医师杂志, 2011, 02(s2):130-131.

[7]刘礼胜, 钱伟民, 李荣,等. 地佐辛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 中国药房, 2014(36):3426-3428.

论文作者:张良运 赵得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地佐辛与双氯芬酸利多卡因联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的镇痛疗效对比分析论文_张良运 赵得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