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论文_胡阿妮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36)

【摘要】目的: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优质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半年后,记录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优质组患者HAMD评分(8.2±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3)分,且优质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229-02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因神经生物学因素、家族遗传、社会心理学引起的慢性精神病变,好发于青壮年。患者有人格改变、头晕、情绪异常等症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病程漫长,容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治疗,在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优化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适应性,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本文就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选自本院精神科2016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优质组各35例。优质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为20~66岁,病程1~8年;对照组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为21~63岁,病程1~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1)均符合ICD-10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药物成瘾或酒精引起的精神障碍患者;(2)全身性疾病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卫生的病房环境,发放精神病知识宣传手册,告诉患者医院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家属探视。

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1)健康教育 为患者建立病历档案,给患者讲解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用药作用、并发症等相关知识。每周安排心理咨询师进行两次宣讲活动,现场为患者解答疑问。(2)规范护理行为 对患者进行分级管理,依据患者的病程、病情、年龄由重到轻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主管护士负责一级、二级患者,分管护士负责三级患者,保证能够为给患者提供全面、无间断的护理服务。严格按照护理操作流程操作,对药品实行“三查七对”制度,保证用药安全。学会运用沟通技巧,加强沟通,提高配合度。(3)家属支持 告知患者家属负面情绪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明确引起患者症状波动的主要原因,进行对症处理。合理安排家属探视,告知家属患者的治疗进展,让家属安慰、鼓励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心,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安心接受治疗。(4)生活护理 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告知患者营养不良的危害,为患者提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高营养的食物,提高机体的营养水平。告知患者运动训练的重要性,并将运动内容、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室、文娱活动室,鼓励患者坚持运动、参加娱乐活动,让病友之间相互交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记HAMD评分、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总体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得分越高,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处理数据,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优质组HAMD、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P<0.05),见表1。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类型,患者有思维联想障碍、幻觉、思维内容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情感障碍、自知力降低症状,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护理理念,也是目前格机卫生机构大力提倡的护理模式。以“优质、舒适、高效、低耗”为基本护理原则,以患者的实际需要为护理出发点,使患者在身体、心理上将痛苦降至最低,从而提升护理效率,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实现良性循环,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拉近医患关系。在进行护理时,对护理人员弹性排班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避免疲劳护理的现象发生,保证了护理人员能精力充沛的进行护理工作。分级管理实现了能级对应,保证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方法能力,体现了护理管理的科学性。学习掌握沟通技巧,让患者乐于接受护理人员的建议,缓解负性情绪,拉近护患关系。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消除负面情绪。给予患者人文关怀,鼓励患者适量运动,提高患者的沟通能力,缓解人际关系紧张现象,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结合娴熟的护理技巧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活动能力,让患者尽早康复。

本文中优质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P<0.05),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同时注重患者自身价值、自由的实现,鼓励患者正确发泄负性情绪,消除压力,增强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值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祁恩秀,柯丽,汪艳等.优质护理服务与常规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比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0):2815-2816,2836.

[2]梅丽.优质护理服务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293.

[3]石云.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3):225-226,227.

论文作者:胡阿妮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论文_胡阿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