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截面钢筋混凝土方桩在基础加固中的应用论文_石金军

小截面钢筋混凝土方桩在基础加固中的应用论文_石金军

两到三层厂房一般在地基条件好的情况下都采用天然地基承载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结构形式,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厂房上部的机械工作产生的震动往往会造成独立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在对基础进行结构纠偏能满足厂房强度刚度稳定性的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往往会采用对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来改造厂房的不均匀沉降,而且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应。以下简述在施工中遇到的工程案例单个承台沉降超过4CM对其进行纠偏的后置小截面桩工艺与同行一起分享。

 按图纸及业主要求,按如下步骤完基础的加固:使用锚杆静压桩纠正基础沉降→使用压密注浆加固基础下部地基→恢复建筑物原状

二 、锚杆静压桩

(一)、锚杆静压桩工艺介绍及选用

①介绍:锚杆静压桩是后装种植锚杆和静力压桩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施工方法,即先在建筑物基础开凿或预留压桩孔和锚杆孔,用粘接剂(一般为硫磺胶泥)锚固种植锚杆,然后安装压桩架,利用建筑物自重作反力,用千斤顶将预制桩逐段压入土中。当压桩力或压入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基础标高顶升到设计高度后,将桩与基础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控制建筑物沉降的目的,接下采用压力注水泥浆工艺对独立基础周边对土体补强工艺达到预期目的。②选用:1)压桩力对粘性土宜大于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1.2倍,对其他土则宜大于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2)锚杆静压桩的中心距大于桩身长的3倍,当穿越饱和土时总的布桩平面系数不宜大于5%,穿越非饱和土时,不宜大于6.5%。3)本工程选用200mm×200mm预制方桩,2米一节每根桩三节。4)锚杆静压桩桩段连接采用焊接接头。5)压桩顺序:对称压桩,及时纠偏;

(二)、静压桩施工方法及控制

 承台及锚杆静压桩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 独立基础位置一层墙体拆除 基础土方开挖人工清理 预埋锚杆地脚螺栓和开凿锚杆桩及洞口(桩孔开凿应该上小下大) 桩机就位 压桩接桩 用膨胀混凝土封桩

①施工前应设置测量基线与水准点,基线应设置在不受施工影响处。②桩混凝土需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运输进场,起吊时捆绑牢固,起吊点符合力学原理要求,在距桩顶端0.2米处设置吊点,吊索与桩之间要加衬垫,起吊时平衡起升,避免碰撞和震动。桩堆放时要按长度分类堆放,堆放场地坚实平整,且承重点设置在吊点附近距端部0.2米处,堆高不超过2层,两端桩错落长度不大于10厘米。③桩的吊点定位,利用桩架附设的起重钩吊桩就位。④采用静压法施工,桩架挺杆和桩帽将方桩嵌固,在桩架的两滑道中间,桩位置及垂直度经校正后开始沉桩,桩就位要仔细检查桩身质量。送桩时,应采用钢制送桩器放于桩头上将桩送入。施工时注意送桩器和工程桩对齐,以轴线重合为准则。当工程桩送到设计深度时,可将送桩器拔起,起拔送桩器采用桩架上导向滑轮钢绳上钩子挂好,启动卷扬机,慢慢拔起。⑤当第一节桩施压到离地面1米时,起吊第二节桩,与底节桩对好并复核垂直度无误后,开始施焊。焊接符合要求后,再施压沉桩,桩顶离地面1米再起吊第三节桩,续施工就位。复核焊接垂直施焊沉桩,直到施工完毕。施焊前先检查上下桩接触面。再复核垂直和上下节桩的同心度,确认无误差或误差很小时再全面焊接。焊缝分两次满焊,焊缝应连续、饱满。焊后应清除焊渣。接桩动作应迅速尽量保证连续施工。⑥建筑纠偏:桩均2根对称同时施压,当桩身进入持力层,将基础抬起达到设计要求时,用两台经纬仪、夹角90度方向进行监测。当上部结构两个方向的垂直度满足要求时,即纠偏结束。

(三)、静压桩质量控制要点

(Ⅰ)预控:①建立质量管理网络,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技术交底,制定质量评定制、质量奖罚制度、质量例会制度、质量问题处理制度。②责任制:分工明确,贯彻执行质量责任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做到奖罚分明,责任到人。③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桩机司机、电工、焊工等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④查看有勘察资质的单位出具的正式地质勘察报告,供静压桩施工时参考。⑤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施工方案必须具有针对性,措施具体,施工流程清楚,顺序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⑥工程质量检验制度,包括原材料设备进场检验制度;施工过程的检验;施工结束后的抽样检测。

(Ⅱ)过程质量控制:①方桩质量,对方桩进行外观检查,尺寸偏差和抗裂性检验。施工现场着重检查砼抗压强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方桩有否明显的纵向、环向裂缝、端部平面是否倾斜、尺寸、桩身弯曲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要求,产品质保书、合格证、检测报告是否符合要求和齐全。不合格产品不得用于工程。②压桩机传感设备是否完好,桩机配重与设计承载力是否相适应。③现场方桩堆放整齐,布局合理。打桩顺序按预定方案进行。④桩端部焊接很重要,要检查焊条质量及设备检验合格。焊完后必须保证一定暂停时间,间歇时间超过3分钟为好。⑤垂直度通常用两台经纬仪、夹角90度方向进行监测。须注意第一节桩桩尖导向必须垂直;地基表面有坚硬石块必须清除,使桩身达到垂直度要求。⑥压桩过程碰到硬土层,不能加压过快,方桩抗弯能力不强容易折断,抬架时也要轻抬轻放。否则一是造成桩身开裂;二是易发生桩架倾斜倒塌事故。

(四)、出现问题与事故处理

①桩身断裂: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桩身出现回弹现象,即可能桩身断裂。主要原因:桩身在施工中出现较大弯曲,在集中荷载作用下,桩身不能承受抗弯度;桩身在压应力大于混凝土抗压强度时,混凝土发生破碎;制作桩的水泥标号不符合要求,砂、石中含泥量大,石子中有大量碎屑,使桩身局部强度不够,施工时在该处断裂;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裂纹或断裂。预防措施:施工前,应清除地下障碍物。每节桩的细长比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30;在初沉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打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动桩架来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或操作规程执行;普通预制桩经蒸压达到要求强度后,宜在自然条件下再养护一个半月,以提高桩的后期强度。治理方法:当施工中出现断裂桩,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研究处理办法。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荷载及所处的结构部位,可以采取补桩的方法。②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桩设计时是以最终贯入度和最终标高作为施工的最终控制。一般情况下,以一种控制标准为主,与另一种控制标准为参考,有时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最终控制要求。主要原因:勘探点不够或勘探资料粗略,勘探工作以点带面。致使设计考虑持力层或选择桩尖标高有误,有时因为设计要求过严,超过施工机械能力或桩身砼强度;桩机及配重太小或太大,使桩沉不到或沉过设计要求的控制标高;桩身打断致使桩不能继续打入。预防措施: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作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防止桩身断裂,打桩时注意桩身变化情况。③桩顶位移:沉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上升现象。主要原因:桩数较多,土层饱和密实、桩间距较小。在沉桩时土被挤到极限密实度而向上隆起,相邻的桩一起被涌起。在软土地施工时,由于沉桩引起的空隙压力把相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涌起;桩位放线不准;偏差过大;施工中桩位标志丢失或挤压偏离,施工人员随意定位;桩位标志与墙、柱轴线标志混淆搞错等,造成桩位错位较大;选择的行车路线不合理;土方开挖方法及顺序不正确。预防措施:沉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需待沉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一般宜两周左右;基坑开挖注意有一定排水措施,留置边坡。基坑边不得堆放土方,基坑较深应分层开挖;认真按设计图纸放好桩位,设置明显标志,并做好复查工作,选择合理桩机行车路线。④桩身倾斜:桩身垂直偏差过大。原因分析:场地不平、有较大坡度。桩机本身倾斜,则桩在沉入过程中会产生倾斜;稳桩时桩不垂直,送桩器、桩帽及桩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预防措施:场地要平整,如场地不平,施工时应在打桩机行走路线加垫木等物,使打桩机底盘保持水平。⑤接桩处开裂:接桩处出现开裂现象。原因分析:采用焊接连接时,连接处表面未清理干净,桩端不平整;焊接质量不好,焊缝不连续、不饱满、焊肉中夹有焊渣等杂物;焊接好停顿时间较短,焊缝遇地下水出现脆裂;两节桩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接桩处产生曲折,压桩过程中接桩处局部产生集中应力而破坏连接。预防措施:接桩前,保证连接部件清洁;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焊接预埋件应平整服贴。

结束语:现场文明施工必须满足地方相关部门标准,对于独立基础加固注浆工艺下篇文章继续交流。待续!

论文作者:石金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  ;  ;  ;  ;  ;  ;  ;  

小截面钢筋混凝土方桩在基础加固中的应用论文_石金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