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目标和战略选择_小康社会论文

迈向全面小康社会起点、目标与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康社会论文,起点论文,目标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际比较

(一)初步小康的国际比较:起点与差距

世界银行将世界各个国家/地区按人均收入水平分为4个组别:低收入国家(人均GDP少于756美元),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均756-2995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2996-9265美元),高收入国家(人均高于9265美元)。中国目前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2002年约980美元),如果顺利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再考虑到人口增长和汇率变化的因素,到2020年,中国将进入上中等收入的国家组别。因此,我们主要使用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两个组别与中国进行比较。在与现状进行比较时,主要用下中等收入国家;在展望20年后时,也就是到2020年完成再翻两番的任务、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主要用上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

(二)全面小康的参照指标:趋势外推与国际比较

到目前为止,国家统计局或其它政府权威机构,尚没有提出衡量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指标体系。在此,我们将尝试用“趋势外推法”和“国际比较法”,描述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时可能具有的经济结构和生活质量水平。我们用过去20年的增长率进行外推,求出2020年我国的这些指标应该达到的水平。表1是趋势外推预测得到的结果。

表1:全面小康生活标准的外推预测

注:1.*表示使用了固定增长率外推方法;**表示使用了线性外推方法;非表示使用两种方法预测结果相差很小,因此使用了固定增长率外推方法。

2.2000年的人均GDP、人均收入水平等3项指标使用的都是1980年的人民币币值,我们预测的2020年的这些指标也使用1980年的币值,括号内的数字使用的是2000年的人民币币值。

3.表中的成人识字率、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以及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比等3项指标都存在100%的上限,而按照两种外推方法这些指标都会在2020年超过100%,因此,这里没有对这些指标进行预测。电视机普及率是个例外,因为一个家庭完全可以拥有多台电视机。

根据比较,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和难点在于提高人均GDP、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控制收入差距的扩大、发展信息技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总之,未来20年,我们不仅要关心收入水平这些数量指标,更要关心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等结构性和公平性方面的指标,才能顺利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中国的全面小康

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保证。我们使用含有外生技术并包含人力资本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分别对资本存量、劳动力、人力资本等变量进行分析测算,最后将数据代入到模型之中,得到中国未来18年的经济增长率,说明从人均GDP数量方面看,中国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没有问题。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中国的全面小康

与工业相比较,我国的服务业在数额和比重两个方面,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

从我国国情出发,服务业发展应该得到特别重视,这是因为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行业。对就业的贡献突出。按照增长能力、吸纳就业的能力、产业带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衡量和测度了服务业的一些主要部门,研究表明,服务业中的一些行业如房地产业,物流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都是吸纳就业比重较高的行业,也是具有高速增长潜力的产业,这些产业较快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服务业的发展和水平提升,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工业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即使我国的工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如果在流通领域中缺乏效率,其竞争力就要大打折扣。制造业要继续提升竞争力,就需要有达到国际水平的各种服务业的高效服务,包括高效的物流系统、良好的金融服务、国际标准的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等,

四、扩大消费需求与中国的全面小康

实现全面小康消费的条件:(1)收入条件。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消费增长的首要因素,提高收入增长速度是实现全面小康消费的重要前提。收入分配两极化的存在直接影响消费率的提高。因此,增加农村和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2)心理与文化条件。消费文化和消费心理影响消费动机和消费行为,中国储蓄先行、量入为出的消费文化根深蒂固,加上消费收入预期下降,消费支出预期上升,居民有钱不敢花。(3)市场条件:产业结构调整,即从供给方面着手,创造出新的供给方式和供给制度,为消费需求的增长创造条件,使居民的潜在消费需求变成现实消费需求。(4)制度条件:市场制度决定了消费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消费的成本取决于市场制度决定的价格。国家的消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引导消费、培育消费热点的作用。我国抑制消费的制度环境仍然存在。

实现全面小康消费水平,需要进一步改革消费制度,降低消费成本;改善市场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文化,转变消费观念;以及强化消费的“示范效应”,带动大众消费。

五、信息技术产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是,跨越数字鸿沟、实现普遍接入到普遍服务的飞跃。

我们认为,在2005年将实现普遍接入;在未来的时期,将是实现从普遍接入向普遍服务的飞跃。为了实现这一飞跃:(1)正视数字鸿沟在我国的存在。在警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数字鸿沟的同时,也要防止数字鸿沟在我国城乡之间、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之间的扩大。(2)清除互联互通的障碍,尽快实现“三网合一”;(3)加大研发投入和IT专业人才的培养。(4)加快电信立法,整体规划,协调各方关系,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5)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装备自给率,提高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扩大重点关键产品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微电子、软件、新型元器件、个人计算机、数字视频产品、移动通信、网络产品和信息家电,带动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6)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

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地区差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地区差距是影响全面小康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的全面小康建设问题,既是难中之难,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1)西部大开发要在立足于市场的基础上,发挥好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调节的双重作用。在开发主体上,要有广泛的经济主体参与,充分调动西部地区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开发的积极性,在开发的调节机制上,不能用简单的命令手段和行政控制,而是市场机制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2)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实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适当提高资源税税率并扩大征收范围,继续推进企业所得税分享改革,通过转移支付支持和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使我国经济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合理调整。

(3)加大国家财政直接投资和财政补贴的力度。在西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实现西部大开发的目标,有3个方面的工作是重中之重: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以及电网、通讯、广播大使的建设和水资源开发等;二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造;三是加强教育与提高劳动力素质。上述内容不仅是西部大开发的瓶颈,且大多带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性质,绝大部分需要政府投资介入或政府引导民间投资介入,所以政府加大财政直接投资的力度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4)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中央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从近期看,可对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做出如下调整:简化转移支付形式,加大过渡期转移支付力度,明确过渡期转移支付的规模,将加快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与解决当前财政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保证地方政权的顺利运转。

七、扩大对外开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球化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使我国经济受外部影响和冲击的风险加大。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同时有效地规避和控制风险,我们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可能产生的风险包括:(1)全球经济的变化有可能引起国内经济波动。(2)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有可能受到影响。(3)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面对开放型经济可能产生的风险我们要尽早和充分作好应对准备。一是要有反波动的政策准备,当出现因出口下降、外资流入减少而引起的波动时,能够及时通过国内政策调整,阻断其影响的扩散,以免陷入恶性循环。二是要有必要的物质准备,重要战略性产品的储备需要抓紧做好,以增强我们对国际市场重大变化的承受能力。三是要增强重要领域中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在这些关键领域中形成自主技术创新和制造能力为目标,尽快制定国家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

八、城市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参考有关标准,结合中国各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我们估计2001-202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和目标如表2。

表2 2001-202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和目标

我们认为:在城市化体系布局上。通过发展大都市区或城市群,带动大城市和小城镇的一同发展,并使之相互促进,实现双赢。大城市应作为区域经济体系的龙头加以发展。服务部门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只有大城市服务业才可以获得充分发展。中小城市集中发展突出的产业或产品,加入大城市现代化产业的循环,成为其一部分。重新定位开发区,诱导产业依次向开发区集中。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促进地方中小企业适度集中于小城镇发展。

在城市化区域布局上。东部地区大力发展经济基础好、观念制度新、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的沿海地区的城镇化。应该给这些地区现存的城镇优先增长的权利,新兴的城镇也应该主要安置在这些地区。同时应鼓励和引导中西部人口通过梯次流动方式向这一区域转移和集中。

九、扩大劳动就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城镇的失业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正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瓶颈和严峻挑战。

因此,必须构建以就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体系,努力扩大劳动就业。具体措施包括:把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方面;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适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劳动就业的结构转换(包括: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继续提升非国有经济对就业的贡献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支持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产业发展,特别要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就业者素质,降低失业率;建立适度的失业保障制度,发挥它在反失业中的“稳定器”作用:失业保障水平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力求缩小所有制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

十、调控居民收入差距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是惠及最大多数人的小康。调控居民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加强和完善政府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控,主要措施有两个:(1)分配起点的调控。包括大力加强教育;逐步打破垄断,尽可能让各行业公平竞争,并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调节和监督;(2)分配结果的调控: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建立税收综合调控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防止城镇和农村贫困人群的大面积产生;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资金来源,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保障;加大税式支出力度,扶持和鼓励再就业,从而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包括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积极的税收扶持,税收扶持还应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增强税收的再分配调节功效,促进地区平等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十一、实现全面小康的财政支持体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改革主要表现在中央地方间收入划分和税制改革方面,政府支出改革相对滞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投入难点在于农村。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不仅关系到总体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地区差距的缩小。

R&D投入是国际通行的用于反映一国科技投入的指标。中国90年代中期以来,政府对R&D投入比例逐年递减。在中国现在所处的阶段,过多地依赖企业的R&D投入进行技术创新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必须承担更多的R&D投入,才能有助于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国的健康不平等主要存在于城乡之间;同时具有地域性,富裕省份的平均健康结果较好。公共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一般在5%-7%,中国只有2%。如同政府教育投入一样,中国要通过管理级次的提高,来实现全国医疗卫生的起码的公平性。

十二、实现全面小康的金融支持体系

国际比较发现,中国的金融深化程度仅仅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等稍偏上水平。但在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结构、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机制等方面部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宏观调控面临着金融监管效率趋于弱化、调控手段仍显落后等挑战。

发挥金融对工业化的支持作用,不应该着眼于金融总量的供给和扩张,而应该考虑从金融结构的调整方面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为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结构性的金融工具和服务,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效运作的金融市场等。

金融在农村经济和城镇化的支持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1)乡镇企业长期得不到现有金融体系的足够信贷支持。(2)现有金融组织体系长期以来以大中城市为主,忽视农村地区金融组织体系的建设,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数量和规模偏少。(3)政府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提供的政策扶植力度不够。

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中西部经济的腾飞,直接关系着全面小康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第一,无论政府主导的金融支持体系,还是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在中西部经济发展中都不可能单方面地的发挥作用,而只能是相互补充、拾遗补阙的关系。第二,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不同时期,金融支持体系的作用范围是不同的。在短期内应该以政府主导的金融支持体系发挥较大作用,从长期看,应该由市场金融支持体系发挥更大作用,市场化的金融改革应该是西部金融发展的趋势。

在发达国家和大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对就业和国民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相比之下,我国在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主要是因为长期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要贷款对象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为主导的金融组织体系仍没有根本的改变。另外,国内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仍有一些制度上的障碍。

构建全面小康社会金融支持体系,关键在于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一是加快银行体制改革,完善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二是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促进直接融资的资本形成质量的提高;三是加快发展风险基金、创业基金,为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提供高效的融资支持体系。四是加快养老金、保险市场的规范和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构建社会稳定发展的支持体系。五是建立适应全面小康社会需要的金融调控体系,包括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银行业监管,保障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建立和健全现代化的支付结算体系等。

标签:;  ;  ;  ;  ;  ;  ;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目标和战略选择_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